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衔接的研究

时间:2022-07-01 05:22:54

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衔接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衔接越加的重视,本文主要是对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衔接进行了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衔接;问题;对策

0 前言

目前,社会对于计算机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但是目前来看,在哦我国的中职院校中,由于很多学生底子差基础薄弱,因此其技术水平比较差,而只有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够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提升实力,这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进入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实力。所以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做好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衔接。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课程体系的衔接的问题

课程体系衔接中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明确,课程设置的递进性不强。缺少必要的基础文化课程的支撑。其初步建立的职业概念不明显;其次,主要是对于相关计算机通讯课程的设置问题,对于一些高职招生来说,主要是为了以普通生源为主,但是这对于三校生来说却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学生数量不足往往无法进行开课,最终使普通生源与一些三校生进行混合编班,这导致了在班级中学生素质不同,在技能课时,一些三校生对于技能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导致学习起来缺乏趣味,促使课程无法有效的做到衔接。最后,由于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对日升学模式成才出日较窄。目前中高职计算机通讯设置上也没有完全衔接,成才出日较窄,即使学生有升学愿望也无法实现,路径被堵死。部分普职学生成才路径错位。由于受社会传统因素影响,初中毕业生升学时普高是首选,但据统计普高升学中有近50%的考生,最终还是升人了高职学校深造。

1.2 课程内容的衔接的问题

在计算机通讯课程内容衔接中,中高职制定的衔接课程内容有所差异,其合理的教学顺序与实施中有所偏差,本应该中职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的目标,因为没有与企事业单位的衔接,其实践应用就大打折扣[1]。

1.3 企事业单位的衔接问题

企事业单位对于用人方面多数采取高学历的聘用方式,好的企事业单位更是以工作经验与学历来要求用人条件,这对于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来说是一种挤压,造成很多的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没有办法进入社会中进行实习与工作。同时,在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学校、社会、学生之间的教育信息脱离使得优秀的毕业生因为学历的原因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空间。

2 解决对策

2.1 课程体系的衔接

对于中高职院校教育衔接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核心一体化,并且对于中高职一体化院校课程设计的关键必须要根据产业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要能够对相应的岗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发现各大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企业职业的分类以及一些职业标准研究技能型人才来说,其中要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以及相应的层次机构,以此来构建出一个整体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对中高级人才进行明确的划分[2]。明确的区分出中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差异性,从而来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对于中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来说,其中目标衔接属于前提,专业建设衔接是基础,课程体系衔接是核心。建设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应从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出发,并且能够利用中高职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为中高职毕业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并且能够明确的规定中高职教育的重点方向,中职院校主要是能够培养一些中等的计算机人通讯人才,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中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一些计算机通讯行业的高端人才,以此来促进行业的稳定进步。课程体系的构建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

2.2 课程内容的衔接

对于课程模块化来说,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选择一些的模块进行相应的课程组合,简单地说,若是中职院校学生以毕业为主,那么可以去学习一些简单的基础课程,并且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核心课程,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只需要达到相应的中职员工的标准即可。但是若是以升学为主,那么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核心的基础课程模块,使自己达到相应初级工的要求,并且要选择一些文化基础课程中的提高模块,使自身能够达到相应的入学标准。若是学生想要获取两个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可以选择相关的专门化方向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中的两个不同职业课程。

2.3 企事业单位的衔接

中高职院校要能够与企业进行合作,从而来建立相应计算机通讯实训基地,能够为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些实训的机会,能够充分的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在进行日常的教学中,主要是以实践为主,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利用项目教学法以及团队学习法来提升,从而来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文化,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另外,也要建立一个以中高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培训团体与教育机构为主的职业教育集团,以此来促进对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的培养。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通讯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而中职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则是培养计算机通讯人才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中高职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的衔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相关院校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改革,以此来做好中高职院校计算机通讯人才培养的衔接,从而来促进对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敏,王芳.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科技广场,2011,1(02):15-16.

[2]王敏,张文娟.探究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2(16):20-25.

作者简介:王磊,男,重庆邮电大学毕业,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上一篇: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业务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秩序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