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思品课教学师生角色转换

时间:2022-07-01 04:44:40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思品课教学师生角色转换

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我的做法是:

一、 还学生以学习主动权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主宰”或“驾驭”课堂,学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有自觉的意识反应,并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自主学习”应具有以下表征。

1. 挖掘学生内动力

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家长的嘱咐、教师的督察、同学的竞争,以及由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都是外在的动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在的动力只是促成学习的条件,内在动力才是学习的关键。一般说来,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要求他们用人生价值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是不现实的。最好的内在动力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是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是教师预设,而在自主学习中,根据课堂中实际情况而生成的。目标的制订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

3.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老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例如,当学生为学习的内容或方法发生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教师要做适当的集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不解时,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当学生的知识尚未巩固、能力尚未形成时,要设计精当的练习等。

二、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学生之间的争论、交流、协商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使学生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构建,达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想方设法使之有效合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下面一些做法也许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1. 学生有效组合

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有效组合。① 在小组构建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合作冲动。② 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小组成员分好工。如:四人小组中设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等,分工明确,人人有责。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以上角色并积极参与交流。③ 对研究内容和方式都要进行有效安排和选择,使之合理和最佳。学习任务从不同角度切分,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一项,完成任务后相互交流。

2. 师生有效互动

讨论和对话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生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广泛的对话。但讨论和对话不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三、 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在思想品德学科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尝试体验实践阶段和表达交流小结阶段。表达交流小结阶段要师生共享成果,还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一般过程是:

1. 提出疑问

在师生通读课文后,学生对文中有些地方提出疑问。这些问题的提出,就使得学生对内容兴趣增强,在相互讨论、辩论的过程中,也许又有新的问题产生,这样,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解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为将来的终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合作探讨

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小组内的合作探讨会使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远远大于老师的讲解。因为老师讲课的语速、语调、神态、动作等,久而久之都会让学生产生平淡乏味之感。而学生之间时常采取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一是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二是有的学生因性格内向,羞于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发言,而小组发言,消除了这些学生的紧张心理,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动脑、动口能力得到培养,许多疑难问题也就随着讨论的深入迎刃而解了。

3. 展示结果

这一过程是学生在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将本小组讨论结果展示给其他小组和老师的过程。如果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在讨论中的价值,那么,这一过程将精彩纷呈,小组间有时竟会出现对问题截然不同的看法,发展到课堂辩论的地步。这时学生会充分开启大脑,运用自己的智慧,展示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如果有意见分歧他们据理力争,维护本小组结论的正确性,从而达到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学生动脑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上一篇:听前活动的实效性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关键 下一篇:班主任:给学生“提个醒”的谈话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