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初探

时间:2022-06-30 07:12:19

养老金“并轨”初探

摘 要:2015年初,国务院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标志着存在了近二十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全国近4 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由吃财政饭转变为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由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

关键词:养老金;并轨;初探

中图分类号:F84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48-02

一、我国养老保险历史及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从职工到居民、从城市到农村,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然而,在职业人群方面,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一直执行着完全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个人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而企业职工一直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运转,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养老保险缴纳费率,单位缴纳的20%养老保险纳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纳的8%纳入个人账户。在这一制度下,形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的“双轨制”。企业职工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只是退休前工资的50%~60%;而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则直接由国家负担,退休收入也相对优厚,可达到其退休前工资的80%甚至更高的比例。这两个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形成的落差状况,出现了社会养老不公平现象,也成了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早在1992年,我国各地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有些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相应建立了单位的养老保险账户和个人账户,但二十多年来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特别是2008年国家部署开展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五省市试点也一直处于搁浅状态。

二、养老保险改革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双轨制”的现状使养老保险的改革迫在眉睫。2015年初,国务院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实现“双轨制”的并轨。这是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双轨制”的并轨,这是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双轨制”所导致的养老保险待遇不公平问题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但是,这次养老金改革要求之高、难度之大、涉及之广、力度之深、影响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项全新的、动真格的改革方案的出台,堪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的重要突破,在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这项社会保障重大改革决策并非只是制定一项有关养老保险的社会政策,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决策,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和谐稳定。

三、养老保险并轨的改革与挑战

养老金“并轨”意味着中国700多万公务员、3 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都将缴纳8%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将从工资里扣除。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决策及实施方案出台之后,如何妥善解决“中人”退休后,特别是在过渡期结束之后的养老待遇水平不下降的问题,是这次改革的一大挑战。

随着养老保险“并轨”的改革,在后续的改革过程中,将确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发展方向和调整措施;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加快发展职业年金、商业保险,从而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根据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随着社会保障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还将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金的全国统筹,制定基本养老保险金投资运营办法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认为,当前养老金改革的争论中一直存在悖论:“不公平”论者一方面认为双轨制不公平,另一方面认为要通过职业年金将改革对象的损失补回来,其解决方案仍是将目前的退休金制度一分为二,即基本养老保险外加职业年金。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双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比较普遍地建立的职业年金与极少数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之间形成极大的反差,导致在补充养老保险领域出现新的失衡现象。这也是这次改革的一大挑战,这需要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2015年4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金办法》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年金制度。这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多层次、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年金的强制建立,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适用范围和缴费基数均与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规定一致,切实维护了制度的统一性。

四、“职业年金”的施行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险的补充和辅助。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是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职业年金是公务员养老金并轨后待遇不降低的“第二保险”。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也承担着因实施职业年金计划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今年1月公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特别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文件也于2015年4月6日正式。办法指出: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同步的,今年就会缴纳。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机关事业单位缴费基数可能会高,但假如严格按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来算,退休金的替代率会比之前要低。出于平稳过渡考虑,职业年金就得出马,弥补降低的那部分,而职业年金的标准就是按照这其中的差额设定,使得养老金的替代率仍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80%~90%。华南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张开云认为,可以预见,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后退休金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社保局领取的养老金;另一部分就是职业年金,最终大家领取的养老金不会很低。按照现在的规定,不管是企业缴纳的,还是个人缴纳的职业年金,全部纳入个人账户。按照现在的制度,2014年10月1日前入职的公务员到退休时,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为8%(单位缴纳20%纳入社会统筹账户),职业养老金个人账号至少有12%(单位8%,个人4%,含投资运营);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采取的是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仅从个人账户数额上来讲,退休后个人账户中职业年金总额,比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还要多。

职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早在1889年,就以立法形式确立了国家老年年金制度;美国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美国政府和和一些公司还建有各自的退休金制度,即为美国版本的“职业年金”;瑞典的养老金制度分为国民退休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自愿养老金三个部分,三者共同组成国家养老体系金字塔,其中职业养老金是金字塔的中间部分;在荷兰,职业年金计划覆盖了荷兰的绝大多数雇员,甚至包括兼职员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鼓励职业年金和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因为公共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职业年金通常占据了退休者收入的最大份额。

五、结束语

国际养老保障的发展经验表明,养老保险是个百年工程,世界上没有最优制度模式,各国都是依据国情做出制度安排。我国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在本次改革中不断完善,统筹建立机关事业、企业基本统一的正常调整机制,使企事业职工都能公平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确保养老金的实际水平不降低。

参考文献:

[1]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EB/OL].人民网,2015-01-14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2015]18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5-

上一篇:移动式全自动节水装备在农业科技中的应用 下一篇:推陈出新: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