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与对策探究

时间:2022-06-30 06:04:25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与对策探究

摘 要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是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议。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高校在校贫困生人数也逐年增多,贫困生问题也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和学校关心的重要问题。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高校和中等职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财政部、教育部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立体式的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各高校基本上形成了“政府、学校、社会”全方位助学体系。设立奖助学金,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困难补助和采取学费减免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学生获得资助,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稳定和社会和谐,而且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1 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意义

1.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在当今时代,要想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实施对国民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能够有效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素质,直接提高人才竞争力。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核心所在就是培养掌握先进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才,人才水平的高低,关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关乎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要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实现国家的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切实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和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高校是人才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中有20%左右的贫困生,沉重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困扰这一人群主要问题。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是推动人才培育体系有效运转的题中之意。进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体现。和谐社会是一个整体概念,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整体和谐,也包含各领域各阶层各行业的内部和谐,也包含个体的和谐发展,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把高校的和谐建设好。因此,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高校和谐发展,有利于创建更为优秀的育人环境,高校的和谐稳定,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帮扶贫困生对于高校的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资助工作的效果。当前我国高校还没有一套统一、科学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使贫困生评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存在偏差。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主要基于学生入学提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表》、生源地政府出具的贫困证明、学生个人的贫困生申请表,缺乏对材料真实性的监控。没有把班级评议、公示审批、跟踪调查、违规监控等串联起来实施,使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和贫困程度的划分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在这一现状下,不同生源地的贫困证明所体现的贫困程度就没有区分出来;很多贫困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如实说明,一些生活并不困难的学生却拿着贫困证明申请助学金,并将资助奢侈消费,造成负面影响。这就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没有得到帮助,而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国家的资助,使得国家的资助的真正意义没有能体现出来。

2.2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不足

勤工助学岗位是指高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情况下,有组织地为贫困生在校内提供的兼职或假期工作而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目前各高校都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相关文件要求,每年从学生学费中计提10%的资金,作为专项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投入。着高校的扩招,勤工助学岗位的提供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的层次较低,大多设立的岗位是劳务型,不能和学生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对学习专业知识帮助不大。

2.3 经济资助对贫困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助学的出发点在于为贫困学生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日常基础经济生活有所保障,以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经济上的资助也会给贫困学生精神、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一,助学金的发放可能加重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贫困生在心理素质上相对为敏感、自卑。当接受外界经济资助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的困难感到压力。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而且各高校心理咨询较为短缺,对学生心理健康疏导不到位,这样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帮助。贫困生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他们感觉自己是学校里的弱势群体,自我封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第二,可能造成部分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现行国家助学体系中的助学金、学费减免都属于无偿帮扶。在无偿帮扶帮助贫困生的同时,也让一小部分人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他们得到国家的资助后,放弃了通过个人努力去改变贫困的现状,遇到困难时,不是想办法去克服,只想等、靠国家的无偿资助,对需要付出劳动的勤工助学形式不太乐于接受。

2.4 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

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机会,掌握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没有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成绩不佳,有的则是没有把助学金用到实处。因此,尽管这些学生是贫困生,但是如果放任他们其浪费宝贵的国家资助金,就达不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了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得到资助后的管理,导致贫困生资助体系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3 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3.1 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做到资助工作的科学公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资助资金的准确投放也成为整个工作的重点。这些都离不开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目前没有具体的标准,这给贫困生的评定划分工作造成了干扰,因此要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确立贫困生评定制度,使这项工作科学合理,有据可查。首先,完善贫困生评定制度,制定切合各高校实际的措施和方法;其次,在贫困生认定程序上,将已有的传统的认定方法与评定制度相结合。建立动态化的贫困生档案库,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深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了解贫困生的消费情况,掌握贫困生的真实家庭经济情况。

3.2 开拓勤工助学渠道,加大勤工助学岗位开发的力度

勤工助学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等。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的资助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勤工助学工作,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和特色特点,增设各类有助于贫困生获取适当的报酬,又能发挥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勤工助学岗位,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还应结合本院系专业特点,适当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渠道,做到“以工促学”,切实从实际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短缺的问题。

3.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对贫困生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首先,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排查和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并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化解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其次,高校应做好贫困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尤其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自我教育和挫折教育,加强对贫困生的引导,化解他们心中的自卑,培养他们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并教会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3.4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贫困生的社会能力与责任意识

为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了高校和谐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要主动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一方面是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并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诚信主题班会、诚信演讲等等,让诚信教育深入人心。同时,要将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培养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另一方面,要完善信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诚信行为,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监督检查学生的行为,保障诚信守纪学生的利益,惩处对弄虚作假的学生,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3.5 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贫困生获得资助时,得到的不仅是物质的资助,更是国家的关怀和关爱,在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缺乏感恩意识的不和谐现象,如部分大学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还不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行动上的感恩更是少之又少。如何教育贫困生感恩并传递这份关怀和情谊,如何走上社会后能为党、国家和人民奉献智慧和才干,这对贫困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在开展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要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使贫困生常怀感恩之心,自觉树立知恩图报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上一篇:战略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