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参与度

时间:2022-06-30 01:53:45

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参与度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语言的功能在于运用,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是每个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是学生热爱学习的真实表现。我认为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让全员参与,而不只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而不是暂时的参与,如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幽默;提问层次感;师生平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70-02

一、创设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形式上形成一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服从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做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新形势下,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需求,只要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环节,就一定不要老师代替完成。课堂发言要轻松没有压力,学生可以不用站起来回答问题,气氛越活跃越轻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二、充分利用语言的风趣和幽默性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应体现出风趣和幽默。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教学语言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我在讲“be married to sb.”与“marry sb.”的含义区别时,前者表示状态,可以与表示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后者表示动作,不能与表示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教师让大家造的句子是“他们十年前结的婚,他们已经结婚十年了。”很多同学造的句子是:They married ten years ago,and they have married for ten years.很显然后半句是有误的,老师问大家:“这是什么样的婚啊?怎么结得这么艰难呢?法律上承认的结婚就是男女双方领一张结婚证,领证半天都用不了,怎么还领了十年?”讲到这里大家哄堂大笑,写错这个句子的同学们赶紧把它改成“they have been married for ten years.”通过这个笑话我相信大家对这两个句型会印象很深刻。

三、教学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要体现出层次感,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的难易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参与度。同一个班里的学生英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师设定的问题必须要有层次感,否则太简单的问题会让程度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听的必要,太难的问题又会让程度差的学生失去兴趣。例如有这样一道题:The machine I have ______works now.A.had it repairedB.to repairC.repaired其答案是A。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两个问题:(1)主语不是动作的执行者,“让人做某事怎么说”。(2)本句中的定语从句中缺少什么成分。前者答案是have sth done,后者答案是缺少宾语sth,其实只要把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很好地理解,再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它就迎刃而解了,这两个问题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来提问,只要认真听的同学都会听明白的。

四、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自己去探究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在讲非谓语动词中的不定式的时候,给出学生to do sth.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出它的被动式to be done,完成时to have done,以及它的进行时to be doing,然后再根据以往一个动词的不同时态让学生试着猜测这几个时态什么情况下用,最后教师给学生们总结一下,再出些对应的题给学生们练习,这样大家就会在边练边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印象还会很深刻。

五、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教师应该从知识、情感、意念三个方面塑造学生。语言本身就具备表情达意的工具性特征,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有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有情感的沟通。对学生出现的与教师所提问题无关的回答或者想法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的情况,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独立性。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每一个反应都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譬如一次在评讲练习题时,有学生举手提出“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trip.”是不是还可以用“I hope you to enjoy your trip.”来表达。其他同学听到之后哈哈大笑,我注意到举手提问的学生脸涨得通红。看到这个情景,我首先对他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我告诉学生们,一个提不出问题的人,他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然后我不点名地对嘲笑他的学生提出中肯的批评,最后我把有关hope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了一番。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能大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1).

[2]蒋国和.课改呼唤发展性教师评价[J].特色教育探索,2003,(1):12-16.

[3]张圣华.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什么样?[N].中国教育报,2002-11-28.

上一篇:走近童心 12期 下一篇:浅谈在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