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养成训练的研究

时间:2022-06-30 12:24:38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养成训练的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行为素养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道德行为不规范。为此,本文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道德规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职;道德行为;规范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合,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应聘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可以熟练地进行各项职业活动,而且还要求其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在学生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学生道德行为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职学校在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思想道德课程教学的设置欠缺,导致很多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不规范,甚至出现很多价值取向上的错误,责任意识、敬业意识、集体意识不强。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各界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思想道德课程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甚至只是一种形式。比如:很多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对职业价值取向存在实用化和功利性的倾向,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缺乏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工作上一旦遇到困难,便要申请辞职,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其次,在高职院校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高职教师队伍中道德行为状况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也不及时解决。诸如此类的行为会对高职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学质量也会下降。

再次,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中所表现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德意识较差,在教室、图书馆、宿舍内大声喧哗,在墙壁上乱写乱画,破坏学校的公有财产;其二,很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由散漫,集体意识缺失,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甚至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睡觉,自我约束意识淡薄。所有这些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行为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必须从教学上完善学校的思想道德教学体系,更新教学理念,将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高职教学的重点,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增强高职学校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高职学校学生的道德行为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学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首先,高职学校应该在学校内制订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加以要求,并纳入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联系。在学校的管理中,通过强化监督、检查执行等方式,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到学校针对道德行为规范问题谈体会,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去感化在校生,让每个学生都理解道德行为规范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严格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道德行为典范。教师在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中,要尤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家庭美德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在以后的职业从业中,一定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而不是好高骛远,投机取巧,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专业技能,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再次,为了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行为素养,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障碍进行积极的疏导。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自立能力不强,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价值观取向不正确的问题。为此,学校应该定期在学校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挖掘学生潜能,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技能和良好道德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在教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让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敬业精神,使他们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成为受社会各界欢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德华.我国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分析[J].才智,2011,(26).

[2]周明.高职高专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施教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3]甘泉,胡俊英.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上一篇:效率并不重要,效果才重要 下一篇: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