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闻的力量

时间:2022-06-30 12:09:14

发现新闻的力量

好新闻一定具有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于新闻报道的事件本身,也来自于记者的发现。相比两会中的热点议题,几位人大代表的笔记本微不足道。但当这些笔记本刻画出人大代表自觉履行职责的前行脚步,摹写出人大代表与其所代表的人民间的深情,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时,还会有谁能对它的分量加以怀疑?对它的价值视而不见?

新华社记者吴晶的作品《“这些字句,价值不亚于国家宝藏”―难忘几位人大代表的笔记本》(发表于2007年3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就发现且传递了这种力量。

笔记背后的人

笔记本是静止的物,在吴晶笔下,人大代表的笔记里却充满了活力张扬的“人”。

这些人是代表笔记里记录的对象:人大代表周丽珍为调查基础教育经费的落实情况走了不少乡镇,记事本上写满了字,还夹了各种各样的纸片“稍不留神,本子里夹着的小纸片就会散落。这些纸片,有的已经发黄,有的背面用过,有的是一小条剪报,有的是一个学生的字条,还有的是群众写给她的希望。它们就像书签,标识着周丽珍到过的不同的地方……”

这些人是代表们最牵挂的亲人:“周丽珍告诉记者,在总理宣布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的那一刻,她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不知道农村孩子上学苦的人,可能不会因为喜悦而落泪”。周丽珍的笔记本里记录的来京工作中有一项没有完成,“县里一位老大爷因为享受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让周丽珍代他给中央领导叩三个头……”

这些人甚至就是代表们自己:人大代表王有德是个治沙劳模。他在笔记本中写到,“有些人不理解我的这种感情,他们奇怪人和沙漠能有什么感情?可是我只要看到一棵树、一棵苗,我就觉得治沙的决心还大得不得了。一听到每年造林工程还要推进,我这个老头子就兴奋得不得了”。

笔记本还体现着不同代表的不同性格,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履行职责的方式。周丽珍珍惜作为人大代表的荣誉和责任,她的笔记本放在“书桌的正中央”,封面上有着“全国人大”的金色字样。周丽珍说,“用这个本子写,我就得特别认真”。为履行职责,周丽珍带着笔记本走遍她所在的省份;王有德更多与风沙泥土打交道,他的笔记本有着牛皮纸封面,“没有周丽珍保存得那么好”,但他执著坚韧,对他来说,当人大代表与治沙没有什么根本不同,“干这个职业就得扎根一辈子,当人大代表也得盯住一件事。”在这种思想下,他所有的议案都是关于自己最为了解的治沙造林。

笔记本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甚至私密化的载体,通过笔记本,我们不但了解上面所记录的事,所记录的人,更重要的,我们认识并直接感受到了笔记本的主人们―那些虽然具有鲜明个性特征,但同样与群众紧密相连,同样忠实履行职责的人大代表。

不开会的354天

写两会,写两会中的代表委员可以有几个层面:一是代表委员们关注什么、讨论什么、呼吁什么,记录并展现他们的声音;二是代表委员们做了什么,他们如何为了某项建议或提案、议案调研、游说和奔走;三是代表委员们得以发挥作用的制度本身。

《“这些字句,价值不亚于国家宝藏”》并没有引述代表们的具体建议和议案,在媒体中大段大段的某某代表、某某委员说什么的喧哗下,这篇新闻显得安静和深沉。它把目光投向两会之外的354天,它让人们看到代表在日常如何履行他们的职责,支撑这些热闹的议案和建议的,是人大代表在闭会的时间里严肃认真、尽职尽责的工作。

在重点展现了周丽珍和王有德两位人大代表的笔记之后,作者拉远一步,描述了几位同样来自基层代表的笔记本,他们各自记载着不同群体的人们的愿望和需求。然而,对于全国为数众多的人大代表来说,这些都难免只是沧海一粟。作者写到,“过去4年来全国共有1874名代表参加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83篇。无法设想,在这183篇报告的背后,像周丽珍、王有德这样的代表,究竟走过了多少路,用完了多少个笔记本。”

前面的描写和铺垫使生硬的统计数字充满了沉甸甸的重量,也赋予了人们更多的想像空间。

随后,作者似乎自然随意地说出全文最关键、最有分量的一句话“这些笔记本里的字句若可以收藏,其价值不亚于一个国家的宝藏”。

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些字句倒底记录了什么?它记录的可能是一个国家重大法案最初的几条建议,可能是一项制度得以改进的最初几声呼喊,也可能是一位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一长串脚印,还可能是一个国家民主进步最详实的记载,更可能是一个展现人民代表大会这种政治制度的生命力、展现其优势的最有力的证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不仅“不亚于”,它完全就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宝藏”。

这个宝藏不仅是文字,更是文字中透露的人大代表与人民间的血肉情,人大代表对自身责任的执著与忠诚,正是这些使人民代表大会这种政治制度的优势得以不彰自显。

让金子闪光

如果说文章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么,在笔者看来,这个遗憾就是它的结尾。在“这些笔记本里的字句若可以收藏,其价值不亚于一个国家的宝藏”这句话之后,作者写到,“临别之际,记者将自己未用的一本笔记本送给周丽珍留念,希望她在未来即使不当全国人大代表的日子里,继续记录着真事、真话。”

这个结尾似乎是为了使文章更为完整,并且和前文形成呼应,但在这里却显得多余和刻意。不如将其删去,以“宝藏”一句收住全文,文章的重点落于此,读者的阅读止于此,则显得干净利落,简洁有力。

“作品评析”栏目约稿要求

“作品评析”刊发对单件或系列新闻作品的评论性、赏析性稿件。本栏目致力于发掘优秀的新闻作品,讨论分析新闻写作的技巧、方法,提高人们对新闻的欣赏及写作能力。

欢迎给本刊介绍、推荐优秀新闻作品,提供对作品的评析观点,同时,也欢迎自荐作品,写出自己的写作心得、体会和作品特点。推荐作品时请注明您的推荐理由。评析稿件要求简洁明了,一般以2500字以内为宜。

栏目主持:

张垒电话:010-63073780

邮件:

流程的转变需要机制保障

中国记者:流程改变以后,如何在各环节确保落实,提高效率和执行力?

周跃敏:流程的转变需要机制作保障。以前报社每天早上8点半开策划会,记者自愿参加,没有刚性要求。由于开会的时间比较早,报不出线索又有压力,不少记者觉得参加策划会是一种负担,能躲则躲,效果越来越差,有时候甚至出现三个老总和一个记者谈选题的尴尬场面。总编辑直接面对记者,好处是可以从他们那儿了解到更多来自一线的新鲜材料,而不需要中间环节的传递,避免传递过程中信息衰减甚至失真。但是,由于参加策划会的记者太少,而且总是几个老面孔,线索单一琐碎的弊端逐步显现。总编直接指挥记者,也不利于调动发挥部门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部主任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新闻策划能力有不断退化的危险。

借鉴兄弟报纸的成功经验,我们从去年下半年起在运作机制上作了适当的调整,把每天8点半的策划会和9点钟的部主任会“合二为一”,每天上午11:00召开采前会,编委会成员和部门主任参加。采前会的内容有四项:一是部门主任汇报本部门的新闻线索和初步设想,大家群策群力出主意定选题;二是新闻研究所介绍同城媒体和省外媒体的重点报道,看看人家报了什么,我们漏了什么,能得到哪些启发;三是网站介绍网上热门话题,供总编辑和各部主任参考;四是评报。采前会开始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部门线索很少,甚至没有线索,后来我们进一步改进做法,以月为单位,每天统计各部门线索并排名,会前用投影仪公布进度,月底与部主任考核挂钩。运作机制调整后,部主任的责任心大大增强,报道线索源源不断,新闻策划长流水不断线,部主任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国记者:考核在流程运行中起到控制质量的作用。流程变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有没有转变?

周跃敏:考核对流程运行很重要。流程改变后,我们考核及评好稿的办法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以前对新闻的考核是先设定一个标准,比如:社论多少分,“本报观察家”多少分,“深度报道”多少分,会议消息多少分,一般稿件多少分,简讯多少分,然后对号入座,操作很简单,打分统计只有一个人。考核同评好稿是分离的,每天评一次创新奖,每月评一次好稿,年终再评年度好稿。从今年开始,我们把考评和评好稿“合二为一”。报社成立专门的考评小组,每天给见报稿打等,共分四等12档,拉开分值差距。除了文字稿以外,图片和版面也列入考评,同样打等。考评结果经值班总编和总编辑确认后隔天公布上墙,质量与奖金挂钩。同时,取消日评创新奖、月评好稿,考评获A-以上等级的稿件、图片和版面,视为月度好稿。在此基础上,年终评出年度好稿。虽然不能保证每件作品的打等都十分准确,但大家承认,考核方法改变以后,对稿件、图片、版面质量的评判,总体是合理的公正的,较前也更准确,进一步强化了倡导记者多写稿、写好稿、编辑多编稿编好稿的导向意义和示范作用。

上一篇: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下一篇:新年献辞的特色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