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投资膨胀的制度基础

时间:2022-06-30 07:05:08

消除投资膨胀的制度基础

投资过快增长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一是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投资过快增长,必然加大对原材料的需求,引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必然传导到消费价格的上涨。

二是加大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近几年,我国投资快速增长,使得能源需求进一步扩大,能源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

三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长期看,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而不是单纯的投资,投资增长过快,势必进一步扭曲投资消费关系,既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不利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不少投资项目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特别是国有银行贷款,投资效益偏低,一旦经济形势有变,可能导致大量不良贷款,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对于当前的投资形势,既要高度重视,充分估计任其发展下去的危害性,切实加强监测,及时出台相应的调控政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加快,但也不能惊慌失措,要看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应的调控部门对此早就洞若观火,并已经采取了措施,随着政策措施的到位,整体投资形势可望运行在比较正常的轨道上。

首先要统一思想,把各部门、各地区的思想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既要认识到,当前的投资形势是复杂的,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仍必须依靠投资的增长,不能因为投资增长偏快就否定一切,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好、发展好投资增长中的积极和合理因素;也要认识到,当前的投资增长速度确实偏快,对于其持续过快增长的危害必须高度警惕。

要充分利用近几年来积累起来的宏观调控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统一各级政府的思想,加强对投资运行及其相关领域的监测,适时适度出台相应的调控措施,优化投资结构,有效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防止投资增长进一步加快。

其次,加快影响投资增长体制性因素的改革。一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加快改革,规范政府行为,让政府的功能回归到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等属于政府本身的功能上来,逐步减少、最终取消政府对非公共产品直接投资的功能。眼下要特别制止政府变相为企业投资担保的问题,消除投资膨胀的制度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使投资走上健康增长轨道。

二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促使商业银行行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既考虑盈利也考虑风险,既考虑短期也考虑长远。

三是切实改变干部政绩考核方式,改变以“GDP论英雄”现象。建立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要求的、全面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本文是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与新华社记者的访谈)

(摘自8月30日《中国信息报》记者赵承刘铮)

上一篇: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形势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外汇储备接近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