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细挖

时间:2022-06-29 09:42:24

【摘 要】 作为阅读课,这里的“磨”与“炼”肯定少不了对文本细细品、慢慢挖。文本是教材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功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如何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利用文本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关 键 词】 阅读;小学语文;文本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十年整了,经过大量的课改实验,广大语文教师深刻地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是最根本的,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教师品出文本的味道之后,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维互动的对话,在这过程中,方能绽放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彩。其中,教师对文本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对小学语文文本资源挖掘与利用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商榷。

一、把握学段目标,解读文本

古今中外,不乏情文并茂的文章,不同版本的教材编者都会把这些作品编入教科书。如《月光曲》,在人教版课标本,它安排在第十一册;而在北师大版,则被安排在第七册。类似的文章还有:《老北京的春节》《钓鱼的启示》《落花生》《飞夺泸定桥》等。

同样是解读《月光曲》,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教师文本解读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便截然不同。本人觉得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把握相应学段的学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见,两个学段对阅读的要求是有鲜明层次差别的,唯有把握学段目标解读文本,才不会出现解读过深或过浅的问题。

二、把握单元训练重点,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定义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论何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材里的文本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解读文本时,应明确文本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目的地进行文本解读。

三、走近作者,解读文本

大多数教师认为,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然,不同的阅读个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环境,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肯定是有差异的。但笔者认为,文本的解读再多元,也需要遵循文本的价值取向,即作者写作的立意。

《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上世纪20年代初的作品。许地山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作家,本文是其代表作之一,影响了几代读者。文中,作者父亲把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进行对比,传达的是“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价值取向。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传达给学生的价值取向变成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或者“只要是有用的人,伟大、体面也很好”。

走近作者许地山,我们可以发现,以上的文本解读是有失偏颇的。从许地山的性格、为人及他的作品看,其人格特点的确像落花生,“有用”而不是“伟大、体面”。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允许人们有不同的人生追求,有人想成为伟人、英雄、名人,有人愿意不显山露水,关键是应当“有用”。如果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我们可以持中立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把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四、走进编者,解读文本

作为教师,还应该走近教材编者,明确相应文本在编者的眼中处于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解读,才能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重点,明确文本的教学重、难点。

如《炮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以“奉献”为主题。文本记叙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中的一名普通炮手,为了祖国,亲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感人故事。全文以人物的神态描写以及对话形式贯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炮手”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可以抓住炮手的神态、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炮手的内心世界,进而感受到炮手无私奉献的精神。

有一位教师在解读该文本时,把主题定为“战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笔者认为,这样的文本解读与教材编者的意图是相去甚远的。

五、走进学生,解读文本

全国小语会理事、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先生指出:“小学语文还姓‘小’。”因此,教师应弯下腰来解读文本,依据文本特点,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角度出发,找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奋点,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一枚金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个格鲁吉亚的民间童话,记叙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通过劳动终于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能不劳而获;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学生阅读此文本的兴奋点在哪里呢?我紧扣文中的两个“受不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先感受父亲因为儿子好吃懒做“受不了”;接着抓住父亲三次扔金币,儿子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走进儿子内心,“儿子在这一个星期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对一个平时好吃懒做,什么活都不干的人来说,突然干了那么多活,会有什么反应?”“儿子这么辛苦,用课文中的两个词概括,是什么?”通过课文留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推进,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感受儿子的“受不了”,使学生受到教育。

六、走进教师,解读文本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需要“透过纸背读文章”的能力,教师只有对文本有着独到的理解,才能带着学生去潜心会文,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下雪的早晨》是诗人艾青看到雪花的洁白和整个世界的宁静,想到一个孩子夏日早晨在树林中玩耍的情境,惦念着这个孩子现在在干什么。这首诗一如艾青诗歌的特点,朴素、凝练、意象独特,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思绪。教学这首诗时,适逢我去农村支教的最后一学期,这首诗又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这首诗描写的情境与此时的我是多么的相似啊。教学时,在诗中营造的静谧、温馨的氛围里,我与学生慢慢地、静静地朗读。在这节话别的课上,我与学生都没流泪,但是,我与学生都能感受到艾青心里对小男孩的淡淡的思念。“同学们,我们就要分别了,蔡老师感谢你们和我一起渡过的愉快时光。或许在某个早晨,或许在某个午后,我会想起你们,只是那时你们一定不知道,有个人在想着你们。只要你们偶尔也能像艾青想起那个小男孩一样,想起我,就行了。”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磨’课千遍也不厌倦。”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好课是‘炼’出来的。”作为阅读课,这里的“磨”与“炼”肯定少不了对文本的细细品、慢慢挖。文本是教材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功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如何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利用文本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高颖. 挖掘教学资源 提升文本价值[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3).

[2] 钱扬珍. 用好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J].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4(4).

[3] 许秋霞. 充分利用文本 挖掘阅读资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

上一篇:从闰土的悲伤成长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