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策略

时间:2022-06-29 07:47:38

浅析提升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策略

作者简介:庞霓辉,女, 1970年10月,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初等教育教研室。

摘 要:对于人文素养的传递、培植,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流的教育,要求一流的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首先语文教师自己也应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的人。高职语文学科要落实教育的“人本”理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善学生健康,为学生今后跨入职业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观念陈旧,不重视自己人文素养的提高,则很难说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加强师资建设,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策略

一、人格力量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这是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部分。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人格,才能赋予知识,追求活的灵魂。表现在以下及个方面:一、爱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孩子。”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起决定作用的品质”。高职学生原本文化基础差,在中学阶段一直是不受人注意的“丑小鸭”,因而许多学生有自卑、自我封闭的倾向,这时,语文教师更应该施展全身的“解数”,施予这些学生以情感影响,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人文关怀,“丑小鸭”自然也能变成“小天鹅”。试想,教育如果没有爱,没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就犹如池塘中没有水,这池塘又怎能生机盎然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如果经常和学生平等地交流,试着去理解学生的处境和心情,走进他们的心中,学生也是非常能够接受你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真诚对待学生,给予学生满腔的爱。二、爱事业。人们都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艰辛苦楚,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很多时候教书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尤其是在职业学校教书,学生大都是升学失败以后不得已才踏进校门的,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其尴尬境遇可想而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奉献,要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教师的潜能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思想擦出火花,产生共鸣,收到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 981年版第1页理想的教学效果。三、爱语言。即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每一个学生在掌握祖国语言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千万代祖先思想和情感的成果。对于文化基础极其薄弱、缺乏学习热情的高职学生,语文教师应该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首先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语言文字。“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旦爱上了这些语言,语文教师就能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处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也受到无形的影响。

二、知识贮备

知识贮备是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以一定的知识贮备为基础的。笔者认为,作为当代高职教育的语文教师,既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与语文学科相关的其它人文学科的知识。不难想象,如果一名语文教师没有~定的知识贮备,在教学上是做不出什么成绩来的。也许一些人会认为,高职学生基础很差,给他们上课,随便应付就可以了,用不着费很多心思。高职学生基础差是事实,但如果语文教师以这样的理由放任自己,不加强知识贮备,其结果是不仅自己的人文素养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也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师对本学科知识“宜为研究者,并为熟习者。”蔡元培先生早在上世纪

20年代就曾指出:“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之某种”。阮庄何阶段的语文教育,其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因此,现代社会对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语文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当我们赞叹一批批语文教师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等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我们更应该赞叹是他们常年累月的知识积累,使他们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知识内涵。高职学生在高校学生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职语文教师的任务任重道远,更应该博览群书,兼容并蓄,不断积累

三、人文理念

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地认识到,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集中表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对人的生命的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入的存在,入的价值,入的意义,尤其是入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不同于一般的“物”,他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语文教学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发展。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学生的情感。高职语文学科教育可以定位于情感教育。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感的人,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应该认识到“生活是~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从而关注生活,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一些高职学生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感到漠然、不热心,自我意识严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联系自己对生活的情感体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他们的心灵上,产生一种“抚摸”和“触动,’,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拓宽自身知识面的同时,还要加深文学原理、批评等理论知识。套用王国维的“三境界说”,要想让学生进入第一境界,则语文教师得先进入第二境界、甚至第三境界,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充满人文情感和入文理念的人。人文教育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学生素质的提高要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建立一支离素质、高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各高职院校也要扭转观念,重视语文教师的培养,如送教师出去进修、深造,在校内举办专题人文讲座,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999

[2] 黄蓉生青年学研究 2001

[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000

上一篇:关于“幽默”的语用研究 下一篇:教学中如何采用科学方法改变后进生的学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