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早用智能电子产品,是好还是坏?

时间:2022-06-29 03:43:52

孩子过早用智能电子产品,是好还是坏?

如今,以iPad为代表的智能电子产品,正从婴儿时期改变着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正如一名网友评论:“技术正在代码化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自身的‘操作系统’。”

新闻背景

硅谷精英将孩子送进“零科技”学校

2011年,上海一些小学开始试验“电子书包”:孩子们在数学、英语和科学课上用学校发的iPad和笔记本电脑来回答问题、做课堂练习。

当中国部分大城市的学校开始用iPad代替书本,用投影仪代替黑板,甚至把课堂搬到网上时,美国硅谷的精英们却将孩子送进“零科技”学校。在“零科技”学校里,看不到任何高科技产品的踪影,只有黑板、粉笔、白纸和铅笔,有时还会有泥土。在硅谷精英们看来,过早接触高科技产品,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一团泥巴,一张白纸,比iPad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一个iPad宝宝的视频曾在各大视频网站走红:一本纸质杂志在一个玩惯iPad的1岁宝宝眼中,成了一个坏掉的iPad。宝宝不断地用手指在杂志上点击、滑页,可杂志上的图案毫无反应,宝宝抓狂的样子非常逗乐。视频在搞笑之余也让人深思,如今,以iPad为代表的智能电子产品,正从婴儿时期改变着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正如一名网友评论:“技术正在代码化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自身的‘操作系统’。”

最近笔者在对部分小学生进行“最想要的礼物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五花八门的玩具、零食,iPad等电子产品更受学生欢迎。而之前在山东某家幼儿园进行的“防拐骗演练”中,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和遥控小汽车都无法“诱骗”孩子,而iPad一登场,孩子们就“hold不住”了,共有5个孩子被iPad骗走。

笔者了解到,孩子对智能电子产品喜爱有加,家长是最大的“助推器”。不少家长发现,智能电子产品似乎有一种“魔力”,在孩子闹情绪或不服管束时,家长只要将电子产品递过去,就能用游戏来稳住孩子。这样的“电子保姆”对家长来说非常省事,且成本较低。

究竟该不该过早给孩子使用智能电子产品?

向铭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目前从事的是幼教工作。

向铭认为,网络、智能电子产品是这个时代特定的烙印,每个成长在这个时代的孩子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逃避、恐惧或否认,都是没用也不必要的。

“孩子不可能活在家长创造出来的‘真空’世界中,即使家长不主动让他们接触智能电子产品,他们也会接触到运用这些产品的伙伴,当孩子发现别的小朋友都会操作那些电子产品,而自己不会时,也许带给他们的困惑更大。”向铭说,她在日常生活中就发现,没有接触过智能电子产品的孩子更容易被“边缘化”。

关键在于如何用

陈宁是某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10岁孩子的母亲。

陈宁常常这样教育她的女儿和学生:“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只是现代高科技海洋中的一部分。在这片辽阔的海洋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为我所用的东西。你们现在还小,没有获得打渔的技能,就要坐在大船上,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航海;而如果你们独自坐着小船,又不幸去到危险的海域,很有可能会翻船。”

陈宁认为,智能电子产品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它本身并无利害之分,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

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巫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自从他的儿子6岁时学会操作iPad后,巫先生时常将一些学习拼音、汉字的应用下载到iPad里供儿子学习。两年下来,儿子的词汇量和识字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更浓了。巫先生认为,类似iPad这样的电子产品及其应用软件,具有开发智力、开阔视野的教育功能,让孩子多接触并没有太大坏处。

从事IT行业的高先生,每天与众多智能电子产品打交道,却不太愿意让孩子从小接触太多的智能电子产品。

“孩子长大以后有的是时间去接触这些电子产品,现在的学习重点在于认识现实世界,融入大自然。”高先生表示,家长根本不必担心孩子现在不使用智能电子产品以后会“落伍”,“现在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都很简单,孩子两分钟就能学会。”

会减少与人接触的机会

“在现在的城市生活中,提供给孩子的社交空间与娱乐场所本来就非常有限,如果孩子过分依赖智能电子产品来排解寂寞,那么他们参与公共活动,与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从事媒体行业的郑女士认为,现在的很多父母都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如果孩子在智能电子产品与虚拟世界的“包围”中成长,很容易导致自我封闭,降低人际交往的能力。郑女士就常见到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才互相玩闹了一会儿,就开始各自拿出电子产品自顾自玩起来,这让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家长感到担忧。

可导致孩子机械化

某文化教育培训学校的首席讲师李铮认为,过多使用电子产品的孩子,生活容易简单化、标准化,说话容易书面化。李铮就见过这样一个孩子,她从2岁开始接触电子产品,用来学画画、学说话、学英语,但几年过去了,这个孩子现在说话非常机械化,就像一台机器。当看到别的小朋友有漂亮的玩具时,她会用电子产品中的语调一字一顿地说:“请问这个玩具是在哪里买的呢?请问它的价格是多少?”这让孩子的家长很无奈。

李铮表示,多让孩子接触实物,亲近大自然,可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考能力和探索真实世界的热情,这些是智能电子产品所不能提供的。

上一篇:青少年的“心有千千结” 下一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创建中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