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的统计机制综述

时间:2022-06-29 02:09:12

高新技术的统计机制综述

作者:刘宝刚 单位: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想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是多少,必须认清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它与社会总产值有何区别这些定性问题,由此可见,统计的数量性是在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中被明显突出的。定性研究是基础,定量研究是目标,体现了统计工作中质与量关系的统一。总体性。统计工作研究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非个体数量表现。只有把大量的个体数量资料经过汇总、综合,才能表现出总体数量特征。统计的大数法则认为,大量的个体数量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但是它们也有其内在的共性能够表明总体的规律性。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是通过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开展的。具体性。统计工作研究的总体数量是一个有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限定下的数量。如果说有总产值500万元,在统计看来,它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抽象数量。如果说2000年2月份某冰箱厂总产值为500万元,这就是统计中所说的具体数量了。由此可见,具体性就是指在时间、地点、条件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规定性。统计工作固然是研究具体的数量,但为了进行复杂的定量分析,还需要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还要求遵循数学规则。因此说,统计工作具体的数量研究需要密切联系抽象的数学方法。以抽象方法为手段,以具体数量为目的,体现统计工作中具体和抽象的辩证关系。变异性。统计工作研究总体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内部具体数量也存在种种差异,这种变化和差异称为变异性。例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年不同,各省之间在同一年国内生产总值也不同,统称为变异。大量具体数量的变异是普遍现象,在普遍现象中又体现了一般的统计规律。只有在变异的数量中才有必要探索数量的一般性。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外在前提一般性是统计研究的内在结果,体现了变异性和一般性的辨证关系。

企业统计。企业统计是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去收集、整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情况,编制成表格或编写分析材料。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统计信息的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我国,企业的统计工作,既是政府宏观统计的基础,更是企业开发市场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统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制度。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制度。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向认定办公室报送上年度企业研究开、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统计信息。北京经过广大科技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提供了大量高新技术方面的统计数据,引起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纳入统计范围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企业总收入5000万元以上、2009年总收入达到一定增长比例并获得区县财政补贴的,中关村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制度。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向认定办公室报送上年度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统计信息。201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年度信息备案工作已经市统计局批准,企业应据实填报《高新技术企业年度信息备案表》的各项内容,加盖企业公章后,将纸质材料及电子版文件交送到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区县科委或中关村各所在园区管委会(园区内企业送交给各所在园区管委会,园区外企业送交给区县科委),由各区县科委和所在园区管委会统一报送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小组办公室。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保增长、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研究协调重大事项,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各园、共建基地管理机构要在区县政府及区县统计部门的领导下做好将本地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纳入统计范围的工作和产业调研、经济形势分析、企业服务及专项资金补贴等工作。

综上所述,企业统计是指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在这里,我们不是具体阐述企业统计的技术和方法,而主要是就企业经营管理中可应用的统计制度及高新企业统计制度做一个简单探讨,并以北京为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统计的发展和制度的建立做了一个简单分析。参考文献:[1]刘毅,蔡昌文

上一篇:模块化对技术的影响探索 下一篇: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实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