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对技术的影响探索

时间:2022-06-21 08:31:49

模块化对技术的影响探索

作者:闫禹 于涧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模块化及其分工效率

模块化模块化从字面上理解是“将事物分解为模块、分工”的意思。按照青木昌彦的定义,“模块”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模块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近似自治的子系统的过程[3]。“模块化系统”设计者通过区分“看得见(明确规定)的设计规则”和“隐藏的设计规则”来实现“模块化”[4]。在信息产业中,这些大大小小的规则是形成行业标准的重要依据。模块化分工方式在新型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推广与信息技术特征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的数字信号特征使“明确的设计规则”更容易实现,缓解和降低了模块化成本,使模块化成为新型产业基本的生产方式。模块化促进了IT产业标准化生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IBM/360型电脑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各种不同的电脑变成了相同模块的组合,使系统具有了兼容性。1981年IBM公司决定在新推出的个人电脑部件上采用微软和英特尔的产品,1991年微电子和软件两大行业支配性企业微软公司与Intel公司达成协议,形成了所谓的“温特尔联盟”。由微软公司的Windows平台与Intel公司“CPU”相结合共同确立的个人计算机标准平台导致了IT产业的标准化生产,也改变了IT产业的发展路径。同时,从IBM设计出第一台计算机的模块化标准之后,系统的运行规则逐渐公开和透明起来,IBM能设计、制造与系统兼容的模块,其它企业也可以设计出来,新型企业开始制造与IBM机器兼容并且可以外接的模块,从打印机、终端机一直到存储器、软件,封闭和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数以百计的隐模块设计师离开了IBM,他们转而为越来越多的设计、生产隐模块的小企业工作,这样,形成了无数小型的模块生产企业与大企业竞争的局面。由此,整个计算机产业迅速从垂直型结构走向水平型结构,每个水平分工的参与者都专业经营原来产业链条中的一个价值节点,即模块化生产。模块化的分工效率模块化的分工效率体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按照斯密的古典分工理论,模块化在将复杂事务分割、生产的同时产生了专业化的分工效率,促进了分工的深化。由于各模块能够专门从事局部的设计与活动,因此得以发挥它的专业化优势,促进了知识的增长;模块化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成本,采用模块化原则大大降低了子模块之间的知识关联性[5]。由标准与界面的应用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知识的交流,使得不同模块之间需要沟通的知识量大大减少,由此减少了分工协调所需要的信息,而分工协调成本的降低促进了分工的演进。模块化的作用也体现在超越古典分工意义的竞争效率中。“模块化创造了选择权”,促进了技术创新。通俗地说,一个模块产品由若干家公司分别在竞争性开发,使得集成商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模块化的组织结构由于以更灵活的方式整合来自低层的竞争而产生创新和效率[4],模块化生产尤其是模块化带来的分工效率深刻变革了高新产业标准竞争的博弈格局。

模块化对高新产业技术标准博弈格局的影响

简化而不失一般性,博弈模型假设某高新产业产品市场上只有两个竞争企业,有两种互不兼容的技术标准可供企业自由选择,二企业收益矩阵如(图略)。表格中每对数值表示相应选择下公司收益,前者是A企业收益,后者是B企业收益。最终哪种情况下的策略选择可以到达均衡,取决于兼容情况下企业的互利程度和竞争时的得益比较。一个公司在行业技术标准竞争中面临的策略选择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情况是两个企业实力相当,都希望采用与对手不兼容的产品标准并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另一种情况是两竞争企业实力相差悬殊,小企业希望采用尾随策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标准兼容,而大企业则要尽力防止小企业分割自己的市场,两个企业在一个标准内展开竞争与合作。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每种情况均先给出非模块型生产行业的博弈格局,再进一步分析模块化带来的博弈格局的转变。(1)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希望通过竞争来决定行业标准,为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益展开互不兼容的标准竞争。基本得益矩阵仍如图1所示。当偏于对角线上企业(即二企业采用不兼容标准)的收益都大于对角线上企业收益时,如:a12、a21分别大于a11或a22(此时的市场表现为二企业标准之争暂时没有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在一个比较大的市场中双方各霸一方的局面),双方可以选择互不兼容的技术标准去生产,两个企业势均力敌,都希望采用与对手不兼容的产品标准,竞相通过产品研发和推广尽力扩大自己技术标准的势力范围,努力使自己的标准成为业内标准。但长期来看,这种不兼容标准下的行业内竞争由于损耗巨大而不利于行业市场的长期发展。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逐渐成熟与饱和,可以预期当消费者在未来购买不同技术标准的产品时往往会面临升级与选择的困境,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进而消耗行业利润,为了共同的利益双方往往不得不进行尝试某种程度的合作。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明确的设计规则使得竞争企业的协作和标准兼容变得有章可寻。在兼容标准下生产,各个企业可以着眼于自己的优势领域展开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企业专门从事相对局部的设计与研发,也得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人才优势;同时,模块化还降低合作企业之间的知识关联,减少了分工协调所需要的信息,进而降低企业间的分工协调成本。当竞争企业预期到了这种兼容标准下的合作收益,会主动倾向于寻求合作与分工的效率。改进了的博弈格局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见,由于各企业采用兼容标准而带来的模块化的分工效率(用e表示)改变了标准之争的博弈格局,使均衡结果发生变动。当e足够大,使得对角线企业收益大于非对角线企业收益时,标准的兼容与合作分工就会发生。(2)两个企业生产、研发的实力相差悬殊。A企业技术雄厚,具有先发优势及良好声誉;B企业技术实力相对较弱,希望通过对A企业技术标准的追随来分享一定市场份额。从博弈矩阵中的收益情况看,大企业A的收益都远远大于小企业B的收益,同时大企业A的非对角线上的收益a12和a21分别大于对角线上的a11或a22,而小企业B非对角线收益b12和b21分别小于对角线上的b11或b22,此时,博弈均衡很难长久建立,表现为A企业倾向于甩开小企业B,而B企业倾向于尽力尾随。传统模式下,由于A企业担心B企业的进入而市场受到瓜分,自然不愿意B企业从技术标准上进行追随或模仿,企业间的竞争是冲突性的,为此大企业可能采用压价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甚至是频繁改变技术标准的方式来阻止小企业对标准的兼容模仿,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对行业的长久发展十分不利[6]。大企业的优势地位一般都来自于长久的累积,标准的变更代价无疑是巨大的。模块化分工方式促进了高新产业外包的发展,进而提供了有效化解大小企业标准冲突矛盾的途径。生产外包已成为高新产业中重要的分工特征和国际转移的主流方式。大型跨国公司具有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转移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中小企业,然后通过外购获得这些产品。模块化设计是模块化生产的价值核心,也是企业的最大价值所在。将制造与设计分离,大企业即实现了模块化设计的价值,而又避免了增加企业的制造成本。外包使大小企业互惠互利,达到双赢。模块化生产更关注产品的兼容性和质量,而不是生产过程[7],只要是符合设计规则的模块,就能实现与系统的兼容,就是有价值的模块。模块化生产保证了模块之间较低的知识关联性,而模块部件衔接界面的标准化降低了外包的协调成本,降低了企业寻求交易对象、讨价还价的交易成本[8]。发包企业出于战略和效率的考虑可以很容易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接包对象,反过来说,接包企业也可以更容易地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以全球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为例,在wintel联盟的强势标准下,英特尔公司控制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生产和技术,而微软则垄断了视窗操作系统软件全球的绝大部分市场。跨国公司占据核心技术优势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资源组合,通过外包方式将价值链生产的低端部分逐渐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模块化生产下的大小企业标准选择的博弈格局。图中由于外包降低的协调成本及带来的专业化分工效率用f表示。当分工效率f足够大,使得对角线上A、B企业收益都分别大于非对角线收益,博弈倾向于收敛于对角线上的某个共同标准下的均衡,且具有较长期的稳定性。

结论

模块化改变了高新技术产业标准竞争的博弈格局。模块化生产企业通过共享的设计标准降低了相互间的协调成本,各企业能够发挥专业化优势而专门从事局部的设计与活动,这种模块化的分工效率使竞争企业得以更多寻求利益共同点。势力均衡的竞争企业可以着眼于自己的优势领域展开相互间的合作与分工;对于研发、生产力量相差悬殊的企业间标准的竞争,模块化降低了企业寻求交易对象、讨价还价的交易成本,优势企业可以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转移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外部供应商,然后通过外购获得这些产品,增进行业整体的分工效率。模块化改进了产业标准竞争的博弈格局,相比于传统产业行业标准竞争耗费大量行业利润,模块化生产方式可以使竞争企业更容易以折中方式互惠互利地解决标准之争,最终增进了社会的总体福利。

上一篇:地方高新技术对经济辐射探索 下一篇:对改善国内保险监管策划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