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的视觉形式美

时间:2022-06-29 10:30:17

浅析中国画的视觉形式美

摘 要:中国画作为中国的国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古至今的风格延续,使中国画具有神形兼备的审美特点,通过独特的笔法造型,深刻的表达作品内涵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中国画的基本特征是“以形写神”,“形具神生”之神,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本文就从中国画的构图、笔法和感观三方面来探讨中国画中的视觉形式美。

关键词:中国画;视觉;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77-02

中国画以其自身的特点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以以构图、笔法和意境之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在很多方面和西洋画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更是别具风味,将艺术家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及所处的年代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在纸上,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写意画在视觉上的形式感给人的一种美的感受。 吴冠中先生对形式美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美术作品的唯一手段就是形式,一切思想情感的表达只能依靠形式来体现。形式,它主宰了美术。”“纯形式美是存在的,被大量利用到建筑、家具、服饰及一切工艺品种,但对于绘画,我个人绝不满足于纯形式的视觉舒适感,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美之中,首先必须通过形式才能体现。”①

一、中国画的构图形式美

中国画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常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这点和西洋画有很大的区别,正如我国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言:“中西绘画里一个顶触目的差别,就是画面上的空间表现。”在我看来,造成画面空间表现不同的原因正是由于构图处理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科学观念的影响,自文艺复兴以来,其画面空间主要运用:“焦点透视”法(也称为中心透视法),画家力求通过借助科学手段创造一种可触摸的立体感和真实空间。由于“焦点透视”法的局限,西方绘画画面就有了一定的限制,多表现生活中的暂时瞬间,画面具有集中、固定、凝练等特点。在中国画中,空间的布局则根据画家的需要而进行,例如齐白石先生的写意画虾(图1),在画面上没有近大远小的区别,每个虾都独自动态,大小几乎相同的布局在画面上,犹如在一潭清水中欢快的畅游,将动态的画面用平面的方式来呈现,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动态的形式美。

中国画在构图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犹如一组运动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图2),更是以散点透视法将汴河两岸数十里的繁华景象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画面,通过这种全景式的构图展现北宋首都汴京从城郊农村到城内街市的热闹情景。中国画在构图方式上的这一特点,植根于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和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在山水画中可以“以大观小”,在花鸟画中可以“以小观大”,用简略的笔墨去描绘丰富的内容。

此外,在构图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大量的留空白。在视觉生理原理上,空白可以幻觉视觉疲劳,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中国画中,大量的空白不但使视觉得到缓解,还能起到给观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同时借以表达作者博大的胸怀。中国画这些构图特点无疑给观者以无穷无尽的形式美。

二、中国画笔法的形式美

中国画的作画工具是毛笔,和西洋画使用的排笔不一样,毛笔具有软硬兼施的特点,而且中国画在作画的时候是用水墨来作画,画面润泽如水在流动,和油画不一样,它更加清透,给人一种轻松感。“美术中所谓形式,如数量的比例,形线的排列(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节奏,都是点、线、面、体或声音的交织结构,为了集中的提高和深入的反映现实的形相及心情诸感,使人在摇曳荡漾的律动与协和中窥见真理,引发无穷的意趣,绵渺的思想。”②点线面体是不带任何感彩的,但是经过画家精心的构造,使其具有了丰富的感彩,因此就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形式美感。中国画就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德国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的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的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主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在于形似.还要上升至神似的高度,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乞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中国的传统山水、花卉、人物画和书法、诗词、戏曲艺术一样,从形式到发展,走的都是一条程式化道路。所谓程式化,就是将已获得成功的艺术表现方法和程序固定成一种形式,程式化即形式化。”③中国画中对点线面的普遍运用,形成了各种的笔法特点及各种形式、风格和流派。在这些方面也有着精湛的研究和提炼:

点——大混点、小混点、胡椒点、攒三聚五点、破笔点、鼠足点、介子点、点、梅花点、松叶点、垂藤点……

线——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兰叶描、混描、撅头描、折芦描、柳叶描、蚯蚓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

面——没骨法、大斧劈法、减笔法……

这些笔法体现在画面上,唯美的表现了大自然,每笔都能生动的呈现出作者作画时的心情,在视觉上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国画的笔法和设计上对点线面的运用同样能产生韵味和律动感,所以中国画的笔法也能很好的产生视觉形式美。

三、中国画感观形式美

中国画给观者最大的触动就是它本身所产生的意境,中国画“以形写神”可不是虚无缥缈的。中国画给观者的感受并不是作者在作画时所能体现出来的,而是作品完成之后给人的一种感观,中国画自古就讲究“六法”,六法之首就是“气韵生动”,中国画虽然不是写实画,但给人的却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正是中国画意境的真实写照。狄德罗说:“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于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的悟性借助我们的感官而觉察到的。然而,我认为,不论是怎样的关系,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不是指与好看相对的狭义美,而是指另一层意义,敢说那种意义更具有哲理性,更符合一般的美的概念以及语言和事物的本质。”④这就是说,我们对中国画的欣赏,如果仅仅从简单粗略的笔法构图中得到最大的精神感受,而是画面给我们所产生的精气神三方面的感观。例如吴冠中后期的画《母韵》(图3)等作品,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相结合,将点线面体运用的淋漓尽致,笔法用笔都是贯穿了吴老一生对绘画研究的精髓,看了之后无论从视觉上,感观上都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这种给人的形式美是双重的。

中国画给人的感观,实际上就是艺术想象的问题,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在运用中,想象一方面为意境所统摄,一方面控制着笔墨,不断调节着意与法之间的主从关系,从而使有与无、实与虚、象与象外、形与神趋于辩证的统一。

四、结语

中国画历史悠久,创作和技法的经验都十分丰富,这笔遗产给艺术形式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中国画在心师于物,借物写心、因物立意,笔法上有时犹如中国的武术那样苍劲有力,有时像中国的舞蹈一样柔软唯美,水墨交融,色彩缤纷,唯美绝伦。正如宗白华所说“它(中国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的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挥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体现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动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合二为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⑤中国画无论从构图上,还是从笔法和感观上都是给人美的享受,美从何来,美就是从中国画的形式上来,我们可以从形式中找到内容,即找到作者所处的年代的相关信息,中国画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精神享受,所以它的视觉形式美是真实存在的。

注释:

①吴冠中文集.四传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29、33页.

②宗白华.美学与意境.第149页:论中国画的渊源与基础.

③中国绘画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形式美新论》第154页.

④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31页.

⑤宗白华.美学与意境.第99页:并论中国的绘画.

参考文献:

[1]吴冠中.吴冠中文集.四传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03月出版.

[3]《中国绘画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

[4]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

[5]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上一篇:浅谈周长赋剧作人物关系设置 下一篇:小议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