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6-29 10:26:54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观察习惯;改进实验;补充实验;家庭小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85—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课程,并按照教学需要适当开发实验内容,增强实验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观察习惯,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只要注意观察,随时会发现各种有趣的化学现象。比如,崭新的铝壶烧过水后会出现黑色斑痕,墓地附近夜间会出现“鬼火”,在食醋中滴入几滴白酒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雷阵雨多发地带的庄稼往往长势很好等。通过对诸如此类奇妙现象的观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其主动探索研究,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化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找一个铝制的易拉罐,用CO2气体将罐充满,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将罐口密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开始易拉罐“逐渐变瘪”,接着“瘪了的易拉罐又鼓了起来”。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原来,易拉罐“变瘪”是由于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如下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而易拉罐“又鼓了起来”则让学生难以理解,经过一番紧张的争论和探讨后,有人提出:“这一现象是由于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而引起的”,这位同学随即在黑板上写出了正确的反应方程式: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终于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源。

二、合理改进实验,使之更易操作或现象更为明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对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适当改进,使其更易于操作,或者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例如,在加热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氧气时,木条本应该复燃。然而我们有时却观察不到木条复燃的现象,甚至火星不仅不会变旺反而会熄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够的原因,也可能是生成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水蒸气的原因。这时我们可顺势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探究。第一组学生可分别用5%、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第二组可加长导气管(可使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充分冷却)后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上述两种原因均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改进实验:其一,是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加热时控制好温度,尽量减少水蒸气的产生,待生成大量气体时,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其二,是将导气管加长或在导气管中加入干燥剂(可选用生石灰或碱石灰),待有大量气体生成时,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结果,两种做法都获得成功。

三、适当补充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内容。例如,在“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的反应”中,我们可以让两组学生分别做稀硫酸、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再如,在“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中,补充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可分为二步:首先让硫在氧气中燃烧,让学生闻生成气体的气味,然后在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再次让学生闻气味。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一规律的理解,又能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开发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以先让学生做如下家庭小实验:将蛋壳浸入食醋中,会发现有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会使石灰水变混浊。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己的实验体会,再分析猜想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最后讲解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这样,同学们不仅很快掌握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还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以及食醋与稀盐酸相类似的化学性质,为进一步学习酸的性质作了铺垫。上述家庭小实验还可以进行拓展:如果把整个鸡蛋放入盛有食醋的杯子中,不仅鸡蛋表面会产生气泡,而且鸡蛋还会上下浮动。经过巧妙拓展,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还涉及到了物理学中的浮力知识,使物理和化学有了联系。开发家庭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来探究学习新知识,会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和兴趣。

上一篇:新课改中教师如何转变观念 下一篇:教育为本 德育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