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阅读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6-29 06:36:24

语文主题阅读的几点体会

摘要: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即通过"主题"整合阅读教学内容,零散的语言形式因为主题获得内在意义上的链接,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对主题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小学主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是对阅读教学语言形式孤立、学习内容零散的交际阅读教学法的改进。通过主题学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间接的获取了生活经验,从而获得了对生活的丰富的认识和体验。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有效阅读;人文性回归;优化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76-02

语文主题学习,已经以不可抵挡之势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它打破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来到了我们面前。为了进一步认识并开展好主题学习,我认真阅读了关于主题性阅读教学的一些资料,认识到主题学习是围绕一定的主题,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多角度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主题意义构建的一种开放的阅读教学。对于我们现在按照主题编排课本教材的教学非常实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确立相应的阅读主题,补充相关的文本或资料,在多个文本的阅读中丰盈与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得到精神上熏陶。

1.主题学习是生活的阅读

语文是一种工具,语文的工具性是客观性的,而工具是死的东西,不具有思想、感情,而语文却是一种具有复杂情感的东西,这种感情性是依托于什么存在的呢?是语言文字。语文主题学习应该立足于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提倡生活的学习,提倡生命的成长。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消遣,没有背诵和摘抄的良好习惯,也不太喜欢利用工具书查不懂的地方,虽然同样在阅读,但是没有语感的领会和知识的积累。

带孩子走进书海,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我鼓励引导孩子把零用钱攒起来自己购书或借书,孩子的心进入到书中去,和作者一起快乐。为此我在班内开展了"买让好书,读好书"活动,并为学生开列了一张图书清单,向学生推荐一批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作品,头一个月全班学生共买各类图书36册。这些图书由语文课代表统一登记,编订一份全班同学的图书目录,张贴在班级宣传栏内,鼓励同学们相互借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阅读空间。

2.主题学习是综合性的积累

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积累的是字、词、句,是语言,积累多了可以形成一种积淀,成为语文学习的厚实的保障。字词积累是没有色彩、味道、情感的,但可以帮助我们去进行阅读,我们必须通过阅读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命,所以阅读成为了学生接受语言,积累语言的必经的一个阶段,没有阅读,积累也根本就无从谈起,成为没有翅膀的鸟。我们要学生学说话,写作文,但是如果没有学生充分的阅读做基础,那么说话不生动无主题,作文也是一纸空话。

加强自主背书的基本功

面对学生写作文时的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我知道孩子们头脑中的词句匮乏。为此,我规定一周内得有两次家庭作业是背诵的(另两次摘抄)。背诵的内容自由选择,课内课外都行,前提是自己喜欢的,内容充实、精彩的、感人的,发人深省的。背诵数量上也自己决定,但要由家长检查、签条,回到学校组长抽查,老师抽查。摘抄的内容也全由自己做主,每次由老师批阅,老师根据学生摘抄的内容和认真态度得出等级。这样坚持了半年,孩子们已有所积累,写作文已开始洋洋洒洒。尽管还不那么得心应手,但已初见初见成效。

3.主题学习是个性化的阅读

主题学习应是个性化、民主化的学习,是心灵之间的平等对话。为了进一步推动主题学习实验,让每一个学生喜爱语文,喜欢语文课,爱读书,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可是,在学生的阅读中,我们老师往往不放心,语文主题的内涵应该是十分丰富的。对于我们语文学习来讲,我们不仅仅要探究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它还包括语言的积累、语言的品味揣摩、文章表现手法的赏析、字词的积累和归纳。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学习的主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过程中经常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一节课我们给学生阅读了,但是老师还是牵着学生走。"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先阅读第一篇文章",然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边读边强调,一会儿注意这个,一会儿注意那个,然后再读第二篇文章,期间也是不断的强调注意事项。我们思考一下:这样的阅读是不是有效,是不是充分的自主的阅读?这是不是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这能不能读出"一千个哈姆莱特"来?这值得思考。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当然学生的认知毕竟有限,老师给予指导是必要的,但这种指导绝对不能越俎代庖。

4.主题学习是探究的过程

探究是一种最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因年龄的原因,大都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他们有了自己的发现或经验后,都想急于展现,这是让学生交流是是最好的时机,用一个思想去交换更多的思想。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课,教师在课堂以多媒体方式展现春之美好的同时,若是恰逢春季,可组织学生一起郊游野外,感受春天的生机,感受春天的脉搏,让他们对春天保有鲜活的记忆,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同时还可以针对这篇文章进行角色扮演,这对小学生来说更是新鲜,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不仅能增加课堂趣味性,也对提炼文章主旨大有益处。在词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课文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就感兴趣多了。也能充分感受聋哑人创造的奇迹。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模拟扁鹊与蔡桓公相见的几幕场景,使得这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故事能展现在学生眼前,再去探究课文那些词句可以看出扁鹊是个名医?他劝了蔡桓公几次?眼看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作为一个医生,扁鹊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在一次次的探究中深入体会文章含意。

教学中,却使我感觉受益匪浅,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水平、写作能力都有了大的提高。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是比单篇教学站位更高的教学模式。它看到的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摸索。

上一篇:试析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下一篇: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