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6-29 06:13:28

语文教学模式分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语文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看,它是基础工具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工具,所以研究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即教学活动程序。它是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总结,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理论是系统化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模式的内蕴,而教学模式则是由教育理论转化而成的具体形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基本因素组成的,本身都有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因而它具有结构完整性的特点。对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操作体系,一般都用精炼的语言、象征的图象、明晰的符号来概括,使零散繁复的教学经验理论化而形成一个具体框架,所以它具有简明性的特点。教学模式是鸟瞰式地看待教学实践过程,它不仅提供设计课程,选择教材的框架,而且提供规范教师活动的框架,而这种框架是一个基本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框架。它可以在相宜的地区和范围内推广应用,有示范仿效功能,具有优效性和稳定性特征。而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理论向教学模式的转化就是为了便于教师的操作。它提供教师活动的基本框架,比较接近教学实际,因而易于教师理解和操作。

纵观国内外出现的各种语文教学模式,它们的主要特征是:①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②强调教学的多样化特色,仅我国国内就出现了“指导――自学式”“引导――发现式”“参与――活动式”等,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我们要吸取各种有益于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因素,构建适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新型教学模式。

语文课基本可以分三类:读文课(又叫阅读课)、听说课、写作课。这三种课的教学内容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和联系。

1.读文课的教学模式

读文课又可分为自读课与教读课(又叫讲读课)。教读课和自读课是有机的整体,由教读到自读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规律。

自读课的基本教学模式:①布置自读任务。②精心设计导读提纲。③及时点拨解难。④总结深化。当然,自读课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自读课文的内容不同,其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欧阳代娜的“四步阅读法”就是行之有效的自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2.听说课教学模式

听说课教学,包括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两个方面。听话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迅速接受的能力,又称听力,它包括:听知辨音,听知解义,听知体情,听知审美等几项能力。说话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根据不同场合、对象、心境和说话内容,在短时间内把思想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又称说话能力。它包括说话的定向能力、综合能力、讲述能力、调节能力和驾驶语言的技巧能力、巧用态式语言的能力。

3.作文课的教学模式

3.1魏书生的开放式自我写作训练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中心、自学辅导、多维开放。基本操作模式是: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

3.2统编综合型课文教材的作文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②以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为主;③训练的途径是螺旋式上升。其最大特点是读写结合。巴金说:“我是读了几百篇古文,能够背诵,才开始写起文章来。”

优点:突出学生个体,厚积薄发,后劲强大,利于后天发展。缺点:有时有盲目性和低效性。

3.3分科型语文实验教材的作文教学模式。主要特点:①阅读、作文和汉语分开,既互相配合,又有各自的体系;②作文教学以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为主,三者并进,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③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有学习作文知识、阅读例文、明确作文范围和进行作文指导四个阶段。优点:阅读和写作有一共同体系。缺点:读写不同步。

属于这种模式的有:①中央教科所编的阅读与写作各独立成册的教材;②欧阳代娜主编的阅读与写作分编的教材。

3.4高原、刘腓腓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的作文模式。特点:以学生作文心理发展规律为序、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目标。优点:能解决“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问题。缺点:阅读和训练不配套。

3.5目标教学作文模式。优点:把目标体系作为教学体系。以目标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及时反馈。缺点:作文教学目标体系不可能科学和完善,而本模式的目标体系必须与讲清教材同步。这便引发了作文理论体系同统编阅读教材序列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上一篇: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下一篇: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