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克服

时间:2022-06-29 01:59:40

浅谈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克服

【摘 要】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反应,其中消极情绪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它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列举了在体育教学中几种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器材不完备、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学生自身情况等,并针对上述几种消极情绪,提出了几种可行性的克服消极情绪产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兴趣,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消极情绪;学习兴趣

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的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各种情绪反应对其行为,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在他所著的《体育颂》中说:“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想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可见,体育可以调节精神,娱悦身心,陶冶情操,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露出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及时克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消极情绪的方法,就能更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1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

1.1器材不完备的原因

大多数学校体育器材不完备,是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之一。其在山区学校更为明显,由于学校资金短缺,场地狭窄,器材不足,领导又不重视,一个班40多位的学生只能围着四、五根绳子或二、三个篮球转,一节课每个学生的练习次数就屈指可数,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根本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平时体育课就只能单调枯燥的跑步、立定跳远、队列队形,很多项目就难以开展,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球类项目。

1.2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的原因

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和某些传统教学理念的偏差,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的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的现象,这和其它学科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也和学生对不断提高技能的要求不相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多少得到了缓解,但收效甚微。因此,在客观上显得体育教学内容更加枯燥乏味,从而学生产生情绪消极。体育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各年级所教的内容重复太多,水平相似;②注重单个技术,缺乏实战;③注重技术,缺乏给学生相关的理论。

1.3学生的原因

学生对体育课实际上并不陌生,在小学幼儿园时体育课主要是以游戏,基本体操为主,这些项目都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于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体育课是一种快乐的“玩”,这与初中体育教学中较“规范”的队列队形和较正规的动作技术学习,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之中,其主动性就会被消弱。如果此时体育教学再生硬、勉强就会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情绪更消极,有可能从此播下“厌学”的种子。同时体育运动技能的强弱与学生的身体形态密切相关,且在体育课中最明显。这容易造成一些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的一些尴尬,如矮学生做跳起摸篮板,胖学生钻圈等也有意无意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使少数学生的情绪消极而造成惧怕、厌倦、逃避体育课的形象。

1.4教师的原因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但课堂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体育教师与其它的教师有根本的区别,总是以“武人”且又有点“粗鲁”的形象面对学生,这样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师产生一定的恐怖感乃至反感心理,从而转移到体育课上来,使他们的情绪消极。做为一个体育教师应具有对偶发事件妥当处理的能力,如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教师处理不妥就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同时体育教师的教态、形态,课堂纪律等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消极情绪

2.1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

动机是促进人去进行行动的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人的一切行动总是以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只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才是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生动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体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生活、事业近期影响和终身影响,耐心引导他们,使他们真正懂得上好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卫生安全措施

学习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对每节课的场地布置、器材安放做到整洁有序,安全合理。场地上的各种标志线应整洁、清晰美观。不但让学生一上课,就能激起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弥补器材不完备,场地狭窄等不利因素。课堂气氛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直接因素之一,课堂气氛与材料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言行密切相关。教师应运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方法使课堂气氛保持紧张、严肃又轻松活泼,一堂课上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中结束,余兴未尽,更加盼望下节课的到来,同时做好体育课卫生与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时注意保护学生健康、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没有精神上的负担,轻轻松松、高高兴兴地上好每节体育课。

2.3教材组织安排要合理

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气候来安排走、跑、跳、投掷球类、体操等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进度时,对每一堂课几个单项教材的组合搭配都要精心合理地设计,防止因教材的单一乏味而影响学生的情绪,一般新教材和复杂教材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保证学生以饱满的精力去完成较复杂和难度大的内容,对于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一般应放在后面,以免学生过早兴奋,影响其他教材的教学成果。

2.4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完成一个教材的教学任务,其教学手段可以是多样的。教学手段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征而有所不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要贯穿于每一堂课,每一个教材(就是对同一个教材),其教学也要经常更换不断翻新,使学生有新鲜感。如走步练习枯燥,可以采用拍手走步、两臂如动作走步、前脚掌着地走、听音乐走步等各种形式来完成,要尽可能多地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方法,如小型竞赛、游戏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5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在体育课中可经常性地创设问题情况,从简着手,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精神状态,如同在文化课教学中的“解感”一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是运动技能的提高,其中包括对有关原理的新认识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略,这一技能的提高总是在低水平上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2.6师生感情互相沟通

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教与学双边活动,师生关系的融洽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源泉,作为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往沟通,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产生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要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并给予诚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赢得学生喜爱与信任,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消极情绪有时呈现单一性质表现,有时却是综合情绪反映,教师须未雨绸缪,对症下药,及时克服。要调节好教学节奏,变换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性情绪状况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毛振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2]《中国学校体育》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期

[3]《体育教学》首都体育学院主办,2002年第2、4期

[4]《荣高棠体育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0月

上一篇:谈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下一篇:任务驱动教学在职校电机拖动实训课中的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