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中的陷阱及防范对策

时间:2022-06-29 01:49:13

合同订立中的陷阱及防范对策

合成陷阱与合同风险无时不在,成为我们订立、履行合同、谋求合同利益的挥之不去的组成部分。作为合同的当事人,如何做好订立合同的前期准备工作,了解对方的履约能力及经济状况,防止有人设置陷阱而误入其中;如何在合同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预期的合同利益;如何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完善、不准确、不明确而导致合同纠纷等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合同陷阱应得到重视。

合同陷阱,是指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漏洞或缺陷,使另一方当事人陷入其中,并可能遭受合同利益损害或损失的情形。合同陷阱,是因为陷阱利益的驱使,它产生于合同的订立过程。

合同陷阱的成因

合同陷阱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麻痹大意,未能洞察对方真实用意。许多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轻信对方所宣称的实力、条件、优势,贸然与之订立合同。实践中许多合同欺诈者正是利用对方当事人的粗心,精心编织一套谎言,诱骗对方上当。

第二,疏于调查,轻信对方的吹嘘、炫耀。许多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前,都没有严格按照订立合同应遵循的步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而是轻信对方的吹嘘,草率地签订了合同,导致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第三、防范意识浅薄,无意中泄露商机。现代社会中,商业秘密是商战中克敌制胜的奇招,许多企业视其为企业法宝倍加珍视。如果作为商业秘密持有人的企业不重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为一纸合同遮住了眼,中了欺诈方的圈套,就会在商战中处于被动。

合同陷阱的防范

找到了合同陷阱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防范。

首先,谨慎、细心,了解对方真实用意。订立合同时一定要察言观色、仔细慎重,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关注的重点,旁敲侧击,了解对方订立合同的真正目的。

其次,腿勤、眼勤,百闻不如一见。在订立合同时,一定要多走动,多实地考察、了解,眼见为实,将对方隐瞒重要事实真相或虚构夸张事实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三,增强商业秘密防范意识,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应处理好保护商业秘密与向对方透露自身实力和优势之间的关系,既向对方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使对方感到与自己合作的广阔前景,又有效地防止了商业秘密的泄露。

防范合同陷阱的对策

合同签订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依法就合同的条款协商议订的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双方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步骤。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坚持:合法原则、意思表示真实原则、平等协商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做好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签约人员资格和履约能力的审查。

第一,对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审查。其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必须以法定程序设立,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

第二,对签约人员的资格审查。其内容包括:对法定代表人的审查,首先,审查法定代表人的证明书,确认其是否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次,审查其行为是否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法人的工作人员的审查,一是其职务是否属实;二是其签约行为是否符合该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三是签约行为是否与其职务相称等。对委托人的审查,是否有证书,是否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签订合同,是否以合同当事人的名义进行签订等。

第三,对合同当事人履约能力的审查。其内容包括:财产状况的审查,供贷能力的审查,人员、技术及设备条件的审查,履行信用的审查等。

上一篇:中国商帮之汉商 下一篇:民间借贷:让情面变金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