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经侦部门如何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时间:2022-06-29 01:41:59

浅谈公安经侦部门如何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浅谈公安经侦部门如何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没有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要依靠全社会共同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公安机关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障者、促进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安机关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支持。在公安机关所有业务工作中,经侦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经济活动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经侦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通过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经济犯罪,能够缓解经济领域深层次矛盾,消除已经暴露和激化的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公安经侦部门如何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经侦理论研究的范畴,而是摆在各级经侦部门和全体经侦民警面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履行职责的问题。笔者结合新时期经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几年来经侦工作实践,对此问题略表一二。

一、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打击职能。

打击经济犯罪是公安经侦工作的立足点,打击职能是公安经侦部门的根本职能。强化打击职能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遏制经济犯罪、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主要手段。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在履行打击职能过程中,应该做到:

(一)要牢固树立“情报导侦”理念。正如总理所指出,公安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主动发现、主动出击不够,威慑力不强”。各级经侦部门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因警力不足、工作能力水平所限、案件移送渠道不畅等因素,有相当多的经济犯罪案件没有被发现或没有进入侦查程序,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因此,经侦部门要切实增强情报观念,拓宽情报来源渠道,强化情报获取能力,掌握发现、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的主动权,力求在主动进攻、精确打击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要继续加大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秘密力量建设和阵地控制工作,充分发挥秘密力量和阵地控制在提供情报线索、侦查破案和缉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当前,要紧紧围绕重大经济热点、焦点问题,系列性、多发性经济犯罪,特别是涉众型经济犯罪,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研判和应用,提升经侦部门主动进攻能力和预警防范能力。

(二)要持续严打典型突出经济犯罪。当前,随着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仍然处于不断调整中。经济领域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增多,由此诱发和滋生经济犯罪活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各类经济犯罪活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消除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各级经侦部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以严重危害经济安全、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严重经济犯罪案件作为打击工作重点,实行挂牌督办,强化侦查措施,精心组织侦破工作;还要针对经济犯罪案件多发领域和重点地区,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开展区域性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要进一步加大对商业贿赂、制售假发票、非法证券、非法集资、洗钱犯罪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突出经济犯罪活动以及其他系列性、多发性经济犯罪问题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经济犯罪上升的势头。

(三)要着重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一个突出动向。不法分子利用群众投资需求,编造各种名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大肆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证券业务、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骗取群众资金,动辄涉及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受害群体,直接产生不和谐因素,危及社会和谐稳定。此类犯罪不但犯罪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涉案金额大,危害性也大,而且手法多样,极具欺骗性,极易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极易诱发。各级经侦部门要把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作为打击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主动发现和主动进攻能力,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努力减少和妥善处置,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切实加大追逃追赃工作力度。经济犯罪绝大多数系图财型犯罪,案发后犯罪分子往往携款潜逃。一起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可能使一个人倾家荡产,使一家企业出现资金困难甚至濒临倒闭,这些都极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各级经侦部门要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强化侦查破案的同时,始终把追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其作为提高打击效能和办案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综合运用各种专门手段,适时组织开展追逃专项行动,集中抓获一批境内、外负案在逃的经济犯罪分子。同时,要坚持打击与追赃并重,追求打击经济犯罪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及时有效地追缴赃款赃物,最大限度地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特别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经济犯罪嫌疑人要尽快抓获归案、坚决依法严惩,要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挽回经济损失、挽回社会影响,抚平受害群众的心灵创伤,防止发生群体性闹事事件。

二、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职能是打击职能的延伸。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鲍绍坤曾提出“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公安经侦部门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防范指导、法律宣传、信息咨询等各项及时有效的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在履行服务职能过程中,应该做到:

(一)要主动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各级经侦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打击经济犯罪与主动服务经济建设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努力通过日常执法办案活动,及时发现本地区经济领域出现的新手法、新特点、新动向,帮助公司企业查找在生产经营和风险防范工作中的疏漏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建议,及时堵塞漏洞,积极指导、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或防止经济犯罪活动的发生。特别是随着社会民众近年来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加,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众多不特定受害人为侵害对象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日益突出,我们要切实做好预警提示和防范宣传工作,提醒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规避风险。

(二)要不断创新经侦宣传工作。各级经侦部门要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宣传工作作为促进经侦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和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级经侦部门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领域,增强宣传实效,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媒体资源,运 用电视新闻、报纸专版、张贴宣传画、制作公益广告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通过自办刊物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警示信息等方式灵活有效地开展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犯罪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着力发挥经侦宣传工作“震慑犯罪、防范风险、教育公众、树立形象”等综合效能。

(三)要切实加强经侦工作。各级经侦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经侦工作,解决经侦问题,是经侦部门落实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直接体现,是履行经侦服务职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经侦工作新期待的重要途径。对涉及经侦部门的案件要认真按照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人不停访息诉不放过的“三不过”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好件的查办、反馈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老大难”的件要强化攻坚克难,全力做好化解工作,努力做到问题解决或停访息诉。积极推行工作责任制,建立事项首接责任制和承办责任制,落实案件核查落实反馈、问题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上级经侦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案件查处的督察力度,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解决群众困难、密切党群关系和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

三、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参谋作用。

参谋职能是打击职能的提升。公安经侦部门参谋职能就是为党委、政府指导经济建设,为有关部门和行业完善管理、堵塞漏洞、建言献策。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在履行参谋职能过程中,应该做到:

(一)要加强情报信息研判工作。各级经侦部门要大力加强经侦情报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和运用,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引导打击、指导防控、辅助决策”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情报信息搜集的领域和渠道,及时发现和分析因经济因素引发的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尤其对于涉及房地产、金融、财税、证券、商贸等领域可能出现的经济犯罪动态或可能引发的社会,要及时研究、提出对策,充分发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作用。并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化解矛盾,努力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牢牢掌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主动权。

(二)要加强经侦理论调研工作。各级经侦部门要高度重视经济犯罪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和总结现阶段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经济犯罪的规律特点、发展趋势与侦防对策,提高经侦工作的预见性与主动性。当前,各级经侦部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主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点对经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去思考和谋划经侦工作,为党委、政府指导经济建设,有关部门和行业完善管理、堵塞漏洞,立法、司法机关加强法制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四、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必须牢固树立辨证执法观。

辨证执法观,是和谐理念在经侦工作中的具体化。各级经侦部门和全体经侦民警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牢固树立辨证执法观理念,自觉地将经侦工作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通过经侦工作的开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公正、权威的法治环境。经侦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打击犯罪,主要内容就是执法办案。促进社会和谐,经侦部门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应该做到:

(一)既要提高执法效率又要保证办案质量。当前,经济犯罪态势严峻,经济犯罪案件多发,而经侦部门警力有限。全体经侦民警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拿出超常规的工作姿态,不断提高侦查办案的效率,严格按照立案审查期限和相关办案期限的规定,避免受而不立、立而不侦、保而不审,长期挂案、拖案的现象;同时要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认真落实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议案制度和案件执法质量层层把关制度,确保把每一起经济犯罪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考验和人民评判的铁案。

(二)既要维护法律权威又要考虑社会效果。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把握好法律和政策尺度,还要因案而异、讲求策略,力求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有的案件既要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还要尽最大努力挽回受害者的经济损失,避免当事人对嫌疑人的到案却又未能挽回经济损失,从而对经侦部门执法办案的效能产生消极心理。对有的案件既要严厉打击犯罪,尽可能挽回经济损失,有效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讲求策略,在办案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职工就业等因素,不轻易查封企业帐户、不轻易对企业法人代表采取强制措施,尽最大可能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确保不引发新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

(三)既要遵循实体正义又要保证程序合法。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既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又要强化依法收集证据和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意识,还要认真落实警务公开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经侦办案实际,严格落实案件情况回告制度,如,破案回告书、案件工作进展回告书等,让被害人及时了解案件的办理情况、犯罪嫌疑人的到案以及涉案财物的追缴情况,避免当事人因不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多方、投诉,产生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当前,我市各级经侦部门要以贯彻落实《江西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规范化执法指导手册》为契机,从强化程序意识、更新执法观念入手,进一步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注重“准确执法、严谨执法、精细执法、文明执法”良好执法习惯的养成,全面、扎实、深入推进经侦执法规范化建设。

(四)既要坚持严打方针又要力求人性化执法。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和社会影响恶劣的严重经济犯罪分子,要坚决从严从重打击,决不能手软。对那些主观恶性不大,危害性不大,或虽已涉嫌犯罪,但情节轻微、能够积极配合退赃、造成损失后果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的犯罪嫌疑人和一般参与者,要贯彻“可捕可不捕的不捕”方针;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的,适用取保候审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直接采取取保候审或及时变更为取保候审措施,尽可能消除嫌疑人的抵触、逆反心理,尽可能关照弱势群体中的嫌疑人的家庭困难问题(如孩子幼小无人抚养等),尽可能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打击处理与教育挽救相统一,彰显我国新时期“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背景下,各级经侦部门和全体经侦民警必须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经侦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用和谐理念指导经侦工作,充分发挥经侦部门职能优势,全面履行打击、服务、参谋“三大职能”,牢固树立和践行辨证执法观,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整个经侦工作的目的着眼于和谐,使整个经侦工作的任务致力于和谐。

上一篇:浅谈搞好少先队科技活动的做法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高效地理课堂中的利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