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类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6-29 12:12:02

浅谈机械类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 近年来,技工学校发展很快,但是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实操技能水平不高的情况突出。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会影响技工教育的发展。我们建议转变观念,合理安排理论和实习的课程和内容,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技校 理论 实习 课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人们的就业意识和企业的用工意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劳动部门有关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的规定,国发[35]号文件关于发展技工教育的政策指引,大大促进了技工学校的发展,不但在校生人数年年大幅增加,而且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虽然招生和就业都呈现良好的势头,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反映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实操技能水平不高,特别是机械、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等专业的情况尤其突出。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会影响技工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

(一)快速增加的学生人数与缓慢增长的实习岗位

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模具、数控、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技术工人成为争抢的人才,技工学校就读这些专业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如某技校,02年就读该三个专业的新生共三个班,03年共五个班,04年共八个班,05年共十三个班,06年计划有二十个班。而在实习岗位上,只是在04年增加了钳工工位50个,车床8台,铣床5台,数车2台,数铣2台。这和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是不成比例的。

(二)每况愈下的学生素质及理论和实习脱节的课程安排

众所周知,就读技校的学生普遍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失落感强,前路茫茫看不见目标。纪律散漫,上网成瘾,打架闹事等是技校常见的现象。因而,技校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学生纪律管理,其次才是教学。班主任常用“学生到教室已很难,专心听课是难上加难”来调侃学生的工作难做。

现在技校里普遍采用先上理论然后实习的课程安排模式。这样的排课模式造成理论和实习严重脱节。上理论课时,学生先是不懂,然后是不想学,最后是不学;上实习课时,学生先是不会做,然后是不想做,最后是不做。

(三)理论+技能型的学生和不合理的师资结构

企业要求技校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进入企业后即能上机操作,这样的学生本应由双师型教师来培养。但是,现在技校里理论授课教师普遍是没有实操经验的大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是理论欠缺的企业工人。这样的师资结构与技工教育模式相背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对策

如何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技校都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改变观念,适应学生水平

1.以培养初级技术工人为目标。我们应正视技校生源的现实,承认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的现状,抛弃培养技能精英的美好幻想。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初级操作技能的学生,并顺利就业才是技工教育的主要目标。

2.树立“够用就好”的教学理念。我们培养的是技术工人,不是研究人才。理论授课时注意联系实习操作,围绕实习讲理论。技校学生对理论普遍兴趣不高,因此理论切忌深奥,更不宜贪多,也无须面面俱到。例如,在《车工工艺学》中,车圆锥面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转动小滑板法、偏移尾座法、仿形法和宽刃车刀法,我们着重讲授转动小滑板法,其它方法让学生课后揣摩。实习用什么就讲什么,能理解多少就讲多少,重结论轻推理。实习内容的设计着重在机床操作、典型零件的加工等,最好能与企业需要相适应。

(二)合理安排实习课程,解决人数与岗位不足矛盾

1.实行实习倒班制,提高设备利用率。每天三班,每班五小时,这样每天可安排三个实习班级。

2.合理安排二年的实习课程,利用低成本的实习岗位缓解设备岗位的压力。如模具专业二年里需实习的课程有:钳工、车工、铣磨工、数控车床、数控铣和电火花、模具制造与维修。安排如下:

将钳工实习安排一年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钳工是模具专业的重要技能,而且加工费时;其次,钳工实习岗位易得,增加虎钳即可,建设成本低;再次,在机床少的情况下,能满足两人一台的需要。如一个班60人,则最少只需10台车床和40个钳台,即20人实习车床,40人实习钳工,每两天轮换。

(三)合理安排理论和实习时间,解决理论和实习脱节的矛盾

理论教学与实习采用轮流制。不再采用上完理论然后连续实习的方式,而是理论、实习、理论、实习……交替进行的方式。如05年有八个模具班,安排如下:

(四)针对学生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模块化。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成几个模块。例如《车工工艺学》,由以下模块构成:外圆与端面加工、锥面与成形面加工、孔加工、槽及螺纹加工、较复杂零件加工、中级技能加工。每一模块内均包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知识、相关知识链接等内容。如《车工工艺学》中的外圆与端面加工模块,专业知识有:车刀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操作技能知识有:车刀刃磨、车床简介、车削外圆与端面的步骤、常用量具和测量方法;相关知识链接有:常用夹具和工件安装、加工误差分析。

2.实习教学任务驱动式。根据理论教学的模块来安排实习内容,如车工实习的任务一是外圆轴的加工,任务二是操作手柄的加工等等。实习内容与理论内容相适应。

3.实习内容循序渐进。将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能操作机床、粗加工工件、精度加工和复杂工件加工。实习过程中,工件的技术要求是逐步提高的,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学生的技能在不经意中提高。

(五)采取措施,缓解师资结构的矛盾。

理论教师欠技能,实习指导教师欠理论,是技校师资的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期内解决,但可采取措施缓解。

1.将每次实习内容录像,制作成多媒体,实习前在教室播放、讲解,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知道本次实习做什么,怎么做,应用什么理论,有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等。这样,理论教师无须实操演示,实习指导教师不必理论讲解。

2.校内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考取技能证书,选派有潜质的教师到企业实习等,都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手段。如我校在近年利用假期,组织各专业的理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操训练,授课安排时采用以旧带新、实习理论交替的方式,使很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结论

我们的理论和实习课程安排方案实质上是半一体化教学方式,为多所学校采纳,学校、学生和企业都反映良好。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能满足企业要求,实现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该方案特别适合于资金实力不强,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小型技工学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如何编写安全培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