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一种天赋的自然权利

时间:2022-06-28 08:11:44

自由:一种天赋的自然权利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是对自由的争取。如果就现代公共生活的品质作评论,“自由”肯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衡量指标。而作为近代自由主义意义上的自由则是滥觞于英国,其后更是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传统,影响至深至远。

中国典籍中自由多为“任意”的意思,且含有一点贬义,如《后汉书》有“兄弟权要,威福自由”之语。在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母对焦仲卿之妻说:“次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这里的“自由”则是训斥之语,是违背礼法自作主张之意。在古希腊,自由就是在世界上的自主选择性,是对必然所安排的必定如此状况的超越。柏拉图认为,人在尘世中得到的自由是十分有限的,而这有限的自由也是要通过人对理念的认知和遵从,即对至善的必然律令的认知和遵从来实现。而德谟克利特则持原子论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必然性是命运,是法律,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物质的抗击、运动和撞击就是这个必然性的实体。”人在必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只能服从必然给定的宿命,不能超越必然的安排,而一切关于自由的言说都不过是受着感性世界诱惑后产生的想象。

自由主义的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和古希腊对自由的阐述各有不同,但是,这与今天政治学和伦理学探讨的自由概念却有不同。大多数研究自由主义的学者都认为,作为一种相对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自由主义的起源不能追溯到古代,而应该确定在17世纪,确切地讲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而英国是自由主义的故乡,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演进,对于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霍布斯(1588―1679年) 一向被视为君主专制主张的提倡者,有人甚至认为他的代表作《利维坦》中表达的是一种“极端的王党政见”,把“利维坦”亦作为对专制国家的代名词。然而有意思的是,寻找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资源,就绕不开霍布斯。

霍布斯设定了一个自然状态,在这一自然状态中,人们具有一种天赋的“自然权利”也即所谓的自由,而这份自由就是人们都能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以保全自己的自由。然而,人们在彼此拥有这种“自然权利”的同时也构成了对“自然权利”的否定。因为,处于这一状态之下的人们,由于猜疑、竞争、虚荣等情感因素的驱使,变得尤为野蛮、残暴。 他们之间相互欺诈、不信任,而且各自为战。霍布斯说:“人性竟然会使人们如此彼此互相离异、易于互相侵犯摧毁。”在这一自然状态下,每个人死于非命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犹如狼与狼之间的战争状态。因此,人们整天生活在对暴力死亡的恐惧之中。正是这种敌对的、战争的状态,霍布斯认为成立国家以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也就成了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根本的目的所在。

自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

霍布斯所处的年代正值英国近代历史上的战乱和动荡时期,他本人也经历了长期的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因此,安全和秩序成为其政治理论的最高价值诉求。在他看来,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忍受政府带来的种种不便是他唯一的选择,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他的这一思想虽然招致很多人的强烈反对,但后来的许多自由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在设计制度时,基本上都对人性做了霍布斯式的假设。比如汉密尔顿在为1787年美国宪法做宣传和辩护时就认为人是“野心勃勃,存心报仇而且贪得无厌”的,他说,用种种方法来控制政府的弊病,可能是“对人性的一种耻辱。但是政府本身若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呢?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以赛亚・柏林在其代表作 《两种自由概念》 中指出,自由概念有两种传统,一种是“消极的”自由,指个人能够免于外在干涉而径自行动的范围;一种是“积极的”自由,指个人实现自主行动的能力和程度。他进一步指出,消极自由是英美式自由主义的核心,而消极自由的概念即来源于霍布斯,霍布斯认为“自由这一语词,按照其确切的意义说来,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这种障碍往往会使人们失去一部分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力量,但却不能妨碍按照自己的判断和理性所指出的方式运用剩余的力量”。只要一个人能够不受外界的阻碍,按自己的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就是自由的。而如果阻碍是其内在原因引起的,则并不能说他不自由。就像水如果没有外在堤岸阻隔可以任意流淌时,我们可以说水是自由的,但若水不能从低处流向高处,这并不能说水不自由,因为阻碍来自水自身的原因。

契约的目的是保障自由

与霍布斯一样,洛克在演绎自己的政治自由理论时,也有一个自然状态假定。但与霍布斯不同的是,洛克的自然状态却是一个自然、和平、共享的状态。在洛克看来,在自然状态下,“无论是就自然理性”还是“就上帝的启示来说”,人都具有一种天赋的自然权利,即人类与生俱来地享有着生命、自由、平等和财产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他人是不能加以干涉和剥夺的。倘若有人侵犯了别人的权利,违犯了自然法,每一个人都有权按照自然法对其进行惩罚。

在霍布斯看来,每个人在签订契约时实际上已经做出了同意服从政治权力的承诺,者产生之后,个人就将毫无权利可言,而在这一点上,洛克表现出与霍布斯截然相反的态度。洛克认为,契约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正是个人的自由权利,只是为了避免可能不利于个人自由权利的种种缺陷,人们才组建政治国家,把惩罚权利让渡给一个共同的尊长――国家,由它来裁判人们之间的利益争执和冲突,而生命、自由和财产这些基本的权利依然由个人予以保留。国家、政府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政府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存在,即消极地维持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确保进入政治社会的个人积极而安全地享受着属于他的自然权利,这就是国家、政府唯一的也是最终极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而洛克提出的被统治者的同意也并非霍布斯所言的最终的同意,而是一种“持续的”同意,在政治国家中继续有效。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可以持续地表达自己的同意来维护权利,防止政府的专制。现代民主制度中定期地举行选举所依据的正是这一理论原则。

这样,洛克不仅排除了霍布斯理论中以个人理性选择导致专制统治的任何可能,而且还开创了关于政治权威合法性的自由主义理论传统。他被公认为近代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原则的思想家,自他之后,在西方,自由的价值日益彰显,而自由主义也最终成为社会的基本哲学。

(参考资料:王彩波、靳继东:《西方近代自由主义传统:从霍布斯到约翰・密尔》;宋定一:《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艾克文:《霍布斯与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兴起》等)

上一篇:徐克钟情《智取威虎山》故事:侠之大者,为国为... 下一篇: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