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句含义的揣摩

时间:2022-06-28 03:55:03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四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之一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也强调教学要注重方法指导和能力的培养。揣摩词句的含义,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旨”的原则,在整体把握文章脉络、主旨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联系背景、上下文和文章中心等方法,结合具体语境,在理解浅表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关键词 词句含义 揣摩 原则 方法与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096-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之2中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在第四学段(7~9年级)课程目标阅读部分第4点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词句含义的揣摩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非常重视把每篇课文中“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条“鱼”塞给学生,却不能授学生以“如何体味和推敲”这“得鱼”之“渔”,忽略了方法和过程的引导。结果,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阅读感悟能力难以提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从可操作性方面说说自己在教学“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方面的一些粗浅做法,以抛砖引玉。

一、确定揣摩的词句

含义方面值得揣摩推敲的词句主要有两种:一是饱含情蕴的,二是蕴含哲理的。

许多文章都蕴涵着人物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通过抒情性的句子直接表达出来,但更多的是蕴涵在或记叙或描写或议论的字里行间。如朱自清的《背影》,记述父亲的话,一共五处,都很简单。但这些话却流露出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担心儿子难过,加以安慰;“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自己放心……再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在记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时,也处处蕴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深情。“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表面是幽默的自我解嘲,暗含的却是作为弱国弱民的辛酸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不少文章,不仅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而且还揭示了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感悟。揣摩词句,更应深入体味语言中揭示的哲理。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第10段写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新的事业中去。再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通过追述植物飘散种子的场景对心灵的震撼,揭示了生命在传承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其中许多词句都很值得玩味。

二、揣摩原则、方法和过程

(一)原则与方法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的含义时,必须让他们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旨”的原则,在整体把握文章脉络主旨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联系背景、联系上下文和联系文章中心和作者思想感情等方法进行体会。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就阅读教学而言,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揣摩词句的含义时,要坚决摒弃那种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的做法,必须联系语境和文章主旨,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才能品出“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否则,许多词句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所以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中心准确理解词句,即在具体词境、语境、意境、文境中理解问题。

如要理解《藤野先生》第5段中“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句话的含义,只有充分联系下文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才能弄清作者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并不是“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也不是“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而是指作者认为日本职员优待自己这个外国留学生,是因为仙台少中国留学生。再联系作者强烈的爱国深情这一中心,才能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把受到的优待自嘲为“物以稀为贵”。许多学生觉得这句话不知所云,就是因为他们只盯着“这一句”,不会联系全段内容和文章的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体会不了作者作为弱国弱民的辛酸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二)过程:先理解浅表含义,再理解深层含义

第一步:联系上下文和背景,明确具体内容,把握特殊含义,理解词句的浅表含义

在表达中,为了行文的简洁,作者会省略一些词句,或使用代词替代一些内容。理解词句的含义,就得充分联系上下文,先弄明白词句的具体内容。如2002年升中题:紧扣“浸润”和“逼”这两个词语,简要分析“这温暖的感觉浸润我的心许久了,我常被它逼得扪心自问:你曾向迷路者伸出你的友谊之手了吗?你给了对你也许并不重要但却是别人所急需的一把力了吗?你能体谅、宽容那些无意中伤害了你的人吗?……”这段话中划线句子的含义。联系上文叙述的几件具体事:①一对陌生夫妇把迷路的“我”送回家;②一位老人帮“我”托粮上肩;③女儿为生病的“我”倒开水打碎了杯子。由此可以知道,“这温暖”是指他人帮助“我”给“我”带来的温暖。“浸润”在文中应指“温暖着”,“逼”是指“提醒”“鼓励”。联系下文的三个问句,可以弄清“问”的内容是:你是否帮助、关心了他人,给他人送了“温暖”。弄清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我们才能弄清这句话的含义:他人给予的温暖不仅温暖着我的心,而且时时提醒我、鼓励我给别人送温暖。

有些词语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要理解词句的语境含义就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要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3段中“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这句话,就得先弄清楚这句话说的是谁、“地”“物”指什么和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联系第1段“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可以弄清“地”“物”是指“地大物博”。这样才能明确这句话的具体意思:中国人相信过“地大物博”的事实,也相信过国联,但从没有相信过自己。

学生的知识层面、个性气质、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等主观因素及文本的年代久远、国度陌生的时空距离感都会影响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联系注释、历史背景或现实去体会。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末“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中的“脂粉”,则要联系当时的背景,才能明确“脂粉”是比喻的欺骗宣传。

第二步:在理解浅表含义的基础上,联系文章中心和人物思想感情,体会深层含义

一个好的写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因此,当我们剖析一个词句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句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想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例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一句话:“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这里的“傲然”就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我们知道,《白杨礼赞》是借歌颂白杨树歌颂北方的抗日军民,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而这里的“傲然”正是这种精神的形象体现。因此,若是仅仅回答“傲然”表现了“哨兵”挺立的姿态是远远不够的,要能够指出“傲然”一词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北方的抗日军民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抗战精神,才算是正确理解了这个词语在这里的含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理解标题的含义,更是不能忽略文章的中心思想。如《麦琪的礼物》这一标题的含义,就不能仅指德拉夫妇互送的表链和发梳,更是象征了他们为对方奉献的最高贵最心爱的东西——纯洁美丽的心灵,同时还饱含着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赞美之情。

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不仅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当我们分析词句在文中的含义时,就得考虑这个词句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又”是一个很普通的副词,“找”是一个很普通的动词,但用在这里,却有了深刻的含义。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在与儿子分别之际,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对儿子的浓浓的亲情,而这种亲情的自然流露,又在儿子“我”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而这里的“又”“找”正体现了这种感人至深的父子深情。“又”表现了“我”被父亲的背影深深感动,被父亲的背影所体现的亲情深深感动,由此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故而泪流难止,一流而再流。同样,“找”在这里也表现了“我”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从这个“找”,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依依难舍的目光,感到了“我”依依难舍的亲情。正是联系贯穿于全文的情感,我们才正确把握了这两个普通词语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理解深层含义这一步,其实是对“篇归一旨”原则的贯彻落实。阅读推敲时,学生由于思维深度不够,往往忽略这一步,因而体味不到词句的深层含义。因此,教学中应通过“示范”加强引导,运用练习强化训练,由扶到放,让学生真正掌握“如何体味和推敲”这“得鱼”之“渔”。

当然,理论化和程式化的语文教学,必然单调枯燥。所以,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加强方法指导,灵活有序地不断强化。切忌把语文教学当作机械操作,将方法与过程一股脑塞给学生。

仅以上述“断砖”,恳请行家巧手雕琢,以成“宝玉之美”。

参考文献:

[1]广德鸿.黄冈基础知识手册.初中语文[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特级老师谈怎样理解语境中词句的意义,新闻晚报[N].新浪网,2004.

上一篇:玩转体育课 下一篇:幼儿园素质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