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研究

时间:2022-06-28 03:41:45

小学教育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研究

【摘要】将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其衔接性更加成熟,是当前我国教育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发展小学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起跑线上占领制高点,从而可以更好的迎接高等教育的挑战,笔者认为,小学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教师的培养主要突出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格品质优异,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耐心;第二,知识构架完备,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第三,思维方式呈现半童化,能够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明白学生所思所想,从而将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小学教育 人才培养 教师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今后教育部门的最终选择。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具备一定的特色,应该了解我国教育框架,制定最优的小学教师教育计划,从而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关注对小学教师特制的研究。所谓特质,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是一种对人的行为较为抽象的描述,每个人的特质不同,从而导致每个人的做事方法和行为方式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学者曾对部分小学教师的特质进行了专门研究,其研究指标主要瞄准教师的整体素质,个人爱好,能力水平等。以前,我国的小学教师教育大多为中专水平,要想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底蕴,需要上升为本科层次。如果小学教师的文化水平过低,就会导致教育理论水平低下,对于教师而言,理论水平低意味着教师的教育研究将无法正常开展。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每个人受教育生涯的启蒙阶段,如果出现差错,将会导致学生一生的缺憾。因此,小学教育也可以说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传授知识向学生传达正面的、健康的、优质的、积极地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故而小学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更加严苛,特别是教师的性格是否存在缺陷,综合知识构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不良嗜好,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学者对于小学教师的特质提出以下要求:具备足够的耐心、爱心、热情;具备超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诊断能力;对于知识的整合;逻辑思维能力强,在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具有较高造诣。

对于我国教育界而言,关于小学教师特质问题的研究,将关系到我国未来教育走向,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以下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根据累积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教育经验,对小学教师的特质进行归纳。

一、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

众所周知,小学是人们正式开始汲取知识的的首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在六岁至十二岁之间,直接从幼儿园以玩耍为主的生活进入以学习为主的生活状态。在情感方面,小学生的情感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产生的对家庭的依赖感,儿童进入小学后,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的归属感,比如创建亲密的师生观念,让学生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提供的帮助,更好的容纳班级这个大圈子,从而将生物情感更快的上升到社会精神情感层面。小学教师和学生建立亲密关系应该依靠语言、肢体、笑容等,向学生传达亲切、友爱的信息,适时的对学生表达关系,可有有助于学生快速对教师产生依赖情感,帮助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关系。总之,学生的一切活动都以情感为主。没有情感,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探索知识的动力。

二、在知识构架上突出综合性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教育的起步阶段,教师和周围环境都有可能对学生的的发展造成影响。比如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个人习惯,做事风格,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知识储备等,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为了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一颗年轻的心,具备和儿童进行沟通的能力。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还应该紧抓时代的脉搏,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对于最新的社会动态和科学知识做到实时更新,不断掌握最新的文化知识。另外,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关心学生的情感、精神、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卫生做出正确诊断。总之,小学教师在学识、道德、情感等方面都应高具备超强的综合性。

三、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

教育教学的技能型和艺术化是强调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根据实践研究标明,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教育对象的年纪越小,对教师教学的工艺要求就越高。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着重讲明知识的重点内容,还是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要通过更加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现,便于学生的接纳和认可。简单来说,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转换,将课本上的学术知识转换成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小学教师教育技能体现在教学方式、指导过程、班级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除了掌握传统的教学形式外,小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科学的产物,建立多媒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体验感,激发学习热情。

四、养成思维模式的半童性

成人和儿童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大区别。儿童的思维模式趋向于形象、具体,考虑问题更加简单和直白,是向形象思维模式向逻辑思维模式的过渡阶段。而成人的思维模式更趋向于抽象,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半童化,才能掌握教学要点,和学生进行最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思维半童化也是小学教师的重要能力指标。

五、具有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

小学教师具有教育研究和反思能力,是衡量小学教师是否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唯一指标,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体系和中等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小学教师的区别。

参考文献:

[1]饶从满,等.当代日本小学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2]梁宁建.基础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吕守林.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

[4]王文静.关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更改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5]郑玉彬,郑午,马艳华.搞好教师教学的自我评价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2006,(S1).

上一篇:国内外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差异 下一篇:图像融合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