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改项目的作用

时间:2022-06-28 01:37:18

高职院校教改项目的作用

一、项目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推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是广西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大陆唯一重点支持的单位,学校秉承“创特色名校,育旅游能人”办学理念,根植旅游行业沃土,形成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以国际合作办学为平台、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内涵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模式。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学校完善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1)进一步完善以培养目标为准绳的人才规格设计;(2)进一步完善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课程设置;(3)进一步加强以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双师队伍建设;(4)进一步增强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实训基地配备;(5)进一步完善以过程管理为重心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6)进一步探索以深度融合为目标的校校、校所、校企、校地等国际国内协同创新模式构建。

(二)有助于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旅游专业集群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旅游由观光旅游逐步转向个性化旅游。《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办好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研发基地、旅游文化研究与展示中心和国家级旅游教育管理与信息中心。[2]”学校以此为契机,以教改项目为依托,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以旅游管理、装饰艺术设计(含旅游工艺品设计方向)、旅游艺术表演与策划等特色专业为关键节点,融汇导游、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等“需、特、优”专业的专业群建设框架,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旅游专业集群,确立国内旅游职业教育及研究的领军地位。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旅游专业技术技能提升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技能人才,为广西旅游业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相当一批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的骨干和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学校在业内享有盛名的杂志《酒店人》开展的“十大最受酒店业欢迎的国内旅游院校”评选中高居榜首;近五年,连续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在已举行的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上,获得12项个人一等奖、2项团体一等奖,获奖等级和人次名列旅游院校前列。与迪拜帆船酒店、阿布扎比皇宫酒店等著名酒店建立顶岗实习项目,近两年,220多名学生赴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阿联酋、泰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实习或就业。依托项目建设,学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学生技术技能:(1)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加强实训基地科技含量,拓展实训基地功能模块教学;(3)重视策划与设计创意能力培养,加强研发及创业平台的建设;(4)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专业技术技能;(5)继续推动与境外机构联合培养学生、联合开展科研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旅游行业现代管理理念和国际视野,提升学生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研发、旅游文化艺术策划等旅游专业技术技能及创业能力。

(四)有助于彰显国际合作办学特色

学校探索出了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亚洲开发银行、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旅游组织机构和世界名校合作,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旅游管理、装饰艺术设计等6个专业获得了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旅游质量教育认证。120多位教师在香港理工大学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全方位教学改革,多次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境外15所院校开展了联合办学和其它合作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平台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办学特色:(1)以国际旅游组织机构为平台,启动教学改革、教师培养、学生境外实习就业、科技服务等项目,融入国际旅游业产业链;(2)以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为平台,探索东盟国家旅游科技服务、旅游扶贫项目开发等合作形式,服务区域国际旅游业发展;(3)以国际院校合作为平台,扩大留学生双向交流规模,重点开拓东盟国家的旅游教育招生市场,拓宽面向欧美的留学生派遣市场,在海外建立合作办学分校。

(五)有助于发挥社会服务特色功能

学校已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广西旅游强区、桂林国家旅游改革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几年,为国家旅游局、自治区旅游局、桂林市旅游局、桂林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完成了“全国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试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研究”、“广西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编制”、桂林市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桂林旅游信息决策系统建设”等28项科技项目;学校为社会培训各类旅游人才5万余人次,培训涉及东盟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高级人员、中文领队,全国旅游企业总经理、经理,广西各级各类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国内部分省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培训人员和其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前培训人员。通过项目建设,围绕广西—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桂林国家旅游改革综合实验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依托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桂旅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天地人旅游商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发挥社会服务特色功能:(1)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研究与开发、北部湾旅游经济建设、旅游工艺品研发等特色社会服务;(2)承接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科技项目;(3)开拓科技信息咨询和企业诊断服务;(4)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咨询调研服务;(5)承接旅游院校对口支援项目;(6)面向全国开展旅游及相关行业的职业培训;(7)加强对广西旅游职业院校和专业的师资培训;(8)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六)有助于促进特色文化传承创新

学校紧贴专业,突出旅游特色,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展校园美食文化节、旅游礼宾礼仪风采大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风采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具有明显行业背景、浓厚职业色彩、独具旅专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着力于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以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为主线,与专业结合紧密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依托项目建设,学校将从以下方面加强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1)深化人文内涵建设:注重学生旅游职业道德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就业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献身旅游、服务社会等职业理想及文化价值理念的教育引导,营造课内外浓厚的职场文化氛围;(2)传承创新专业特色文化:①加强景观式文化校园建设,建设旅游文化博物馆展示景观、文化大道、艺术作品景观等;②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根植旅游文化,形成教、学、研系列旅游文化成果;③与桂林桂剧团、彩调团等团体合作,大力开发和研究桂剧、彩调、广西文场、桂林渔鼓等文化品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以满足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长远需要。

二、项目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互作用分析

(一)项目建设将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推动其科学、快速地发展

1.项目建设的条件保障将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积极进行桂林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打造国际旅游教育基地”。在前述战略目标指导下,学校实施教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学校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成立项目实施专家小组,由首席专家任组长,聘任国内旅游界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检查评估项目落实情况,根据进展进度和效果,充实调整人员、经费和其它配置;设立项目激励机制,按年度对项目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奖励,项目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组织、制度保障;教改项目建设所投入的财政资助经费、行业企业经费、学校自筹经费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项目建设提供的上述条件保障将确保和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2.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快速地发展教改项目遵循教育厅颁发《关于组织申报新世纪广西教育教改工程项目的通知》《关于编制和报送广西高等学校发展定位规划(2012-2020年)》等文件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教改项目建设方案,上述规划和方案能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指导,充分发挥着导向功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实施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的发展规划,根据经济社会需要开设新型专业,培育国内和地方亟需的特色、优势专业,建成鲜明行业特色的旅游专业群体;(2)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和创新。改进课程教学与学校培养目标的适应性,改进与企业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标准和内容设计,改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3)加大实训教学教改投入。增加教学实验室,完善实训教学设施,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校内适应生产技能、仿真教学、经营实践教学、产品研发的生产性和创业型实训基地;(4)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拓宽挂职锻炼培训渠道,形成培养锻炼教师的纵横两向规划布局;拓宽教师进修渠道,强化教师队伍专业特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暂行办法、教授博士培养工程、学术提升计划。

(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可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使其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1.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基础可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学校有着良好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第一,专业建设基础良好。学校有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6个专业获得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2个专业获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6个专业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一体化建设项目。第二,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有着较好基础。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5门。近几年,获自治区级教改立项共5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教育部教指委“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7项,其中2项结题验收获得优秀;学校有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7%。第三,实践教学基础良好。目前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8个。学校与桂林美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共同设计开发课程和教材、开展订单式培养、员工培训、参与企业管理、建设企中校等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构建了认知实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实训体系。良好的教改基础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推动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和按期保质完成。2.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其成果可发挥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教改建设项目的主要建设任务包括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建设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力量,社会服务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社会功能;项目建设的具体建设内容为:以旅游管理、装饰艺术设计(含旅游工艺品设计方向)、旅游艺术表演与策划等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在课程、实验教学、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由此,教育教学改革是项目建设内容的核心。

作者:陈贵超工作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上一篇:语文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分析 下一篇:农村寄宿生品德教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