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整体护理

时间:2022-06-28 12:50:56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整体护理方法,提高新生儿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新生儿室8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新生儿,针对静脉外渗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实施整体护理。观察护理48h后静脉外渗的治疗有效率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静脉外渗实施整体护理48h后治疗有效率为87.50%,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改善。结论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整体护理;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55-01静脉输液治疗是新生儿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新生儿静脉管腔小、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弹性差,分支多交错成网,血管易滑动,不易固定无主动配合能力等原因易致静脉输液外渗[1]。如不及时恰当地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我科对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采取整体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新生儿室8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新生儿,穿刺部位包括头部静脉51例,手部静脉17例,足部静脉12例。输液后若发现穿刺部位组织肿胀隆起、局部皮肤发红并硬结或穿刺点小渗血,则诊断为输液渗漏。8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肿胀直径3~6cm,大部分局部皮肤已发生苍白样改变。

1.2外渗原因 ①新生儿因素:新生儿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其皮肤敏感度低,对表皮痛感和外渗不适无明显反应;②药物因素:输液中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等刺激血管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血管通透性升高;③物理因素:输液速度过快、压力过大等;④护理因素:护理人员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操作技术生硬,固定不稳,消毒不合格等。

1.3方法 立即停止输液,拔除针头,局部用干棉签轻轻按压至无渗液,同时给予采用1%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4ml加酚妥拉明2mg进行局封。静脉输液外渗新生儿采用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3.1病情护理:停止输液抽出血管内残留药物,局部按压针眼5min以上,30min后采用硫酸镁局部湿敷,后改用局部湿热敷,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渗出液的吸收,以尽快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

1.3.2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新生儿室安静、温馨、舒适,温湿度适宜,墙壁上以壁画的形式布置儿童喜欢的卡通漫画和绘画,悬挂一些可爱的小动物,背景音乐播放儿歌等,给新生儿提供优美的环境。给予新生儿舒适,同时抬高输液部位,促进水肿吸收。

1.3.3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掌握新生儿生理特点和病情变化,重视静脉穿刺技术操作,妥善固定,细心护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确保操作过程心理沉着、稳定、冷静。

1.3.4加强心理护理:新生儿对外界刺激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够对声音、颜色、触觉等刺激发生相应的反应。因此,护理人员护理静脉输液外渗时应有意识地给予新生儿皮肤、目光接触、声音和颜色吸引,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发展。

1.4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48h后外渗治疗有效率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效果标准:有效:治疗48h内,破溃面积缩小。局部皮肤肿胀消退,皮肤颜色转为正常。无效:湿敷超过48h,破溃面积、红肿范同以及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善者。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2结果

80例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经治疗护理48h后,有效70例,无效10例,有效率87.50%,10例无效经继续治疗、护理3d后完全好转、痊愈。

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80例,无一例对护理人员服务不满意,满意度为100.00%。

3讨论

新生儿输液外渗是输液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可导致血管受肿胀组织挤压产生局部皮肤缺血、缺氧,表现为皮肤青紫、坏死等[2]。缺氧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分为可复性损伤和不可复性损伤,在可复性损伤阶段,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此时予以干预,可使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恢复正常。1%普鲁卡因、小剂量地塞米松或酚妥拉明,局部封闭,可以有效扩张血管,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降低因缺血而致的局部皮肤坏死。

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成为各种护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新生儿输液穿刺过程应加强心理安抚,保持新生儿情绪安静,输液期间加强护理[3]。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4]。临床研究显示,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家庭、社会负担,促进病人早日康复[5]。根据新生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对静脉输液外渗新生儿采用整体护理,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适应性等原则为新生儿提供连续性、整体性、协调的护理服务,不仅有效治疗外渗病情,而且加强新生儿的心理护理,提高了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采用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效治疗输液外渗症状,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金花.新生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9):108-109.

[2]周冠蓉.两种方法处理新生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效果比较[J].上海护理,2007,7 (6):37-38.

[2]陈晓瑜,陈伟霞.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护理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4(7):70-71.

[4]Roberts KT, Robinson KM, Stewart C,et al. An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clinical rotation[J]. J Nurs Educ,2009,48(8):454-9.

[5]江翠婵.应用整体护理理论实施新生儿肺炎合并腹泻病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7):1026-1028.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外来务工人员人工流产术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