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6-28 11:11:22

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33-01

初中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此学科开设的目的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专业人才,而是要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认识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也是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美术教师必须积极思考、努力实践,跟上时代的步伐。

1.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则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思路、知识体系与逻辑线索、学习要点与提示、学习材料与方法、学习过程与评价、范例等等。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

2.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此外,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3.增加课堂趣味性

那么,卡通漫画能否进入课堂,它的进入能否冲淡真正的美术教学呢?这是每个美术教师都会提出的问题,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恰恰需要接受有新事物学习,并使用新事物的胆识和魄力。卡通既然产生,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以大胆夸张、变形的手法描绘事物,这恰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把卡通引入课堂,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美术教学是切合实际的,如此,我专门亲自或让学生搜集卡通画,观察其独特的创意和手法,领略其造型变化之奇妙,努力掌握其绘画技巧,认真临摹或创作出几幅卡通作品,把它们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使学生怀着极大的惊喜和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这样,就进一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而后,每节课中,我既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使美术教学任务得以如期完成,又能拿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画卡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在自己喜爱的画种上自由耕耘,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也明显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4.丰富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手段,紧密联系实际

4.1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紧扣新课标,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重新审视,立足美术色彩冲击力、渲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4.2 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些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本人决定在画展厅上第一节课。色彩缤纷、风格各异的绘画及工艺作品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学生。教师在对这些作品一一讲解的同时,把书中的知识点巧妙地穿去。对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此外,在美术教学中要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全方位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4.3 然而艺术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这一点对中学美术教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如在讲图案设计时,可把它与民族服饰上的图案、家中的沙发靠垫图案、床单上的图案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穿插讲一些关于颜色的搭配、服装色彩与个人气质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当然,运用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制作课件、熟练操作,并需花费很多时间去搜集有关资料,较之平时教学是累了些,但这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我们的美术教学一定会开出更灿烂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上一篇: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下一篇:谈孩子们自信心的意义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