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在行动

时间:2022-06-28 03:03: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在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保存文脉,保护精神家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实现文化复兴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共同行动。

一、消除思想偏差,提高认识责任是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的地方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迫于生计的需要,这些地方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弱病残幼在家留守,出现文化断层;特别是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人们在更多地接受外来文化、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年轻一代大多不愿意按老一辈的方式生活,更愿意过城里人的生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传承的文化空间正在消亡。另外,有的是因为乡村苦于资金缺乏,无力进行有意识有计划地保护与传承。有些地方,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百姓,多人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简单地理解为能兴办产业、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意义。有的只重视重点代表性项目,而忽视一般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原汁原味地保护,不能有一点创新性开发。有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是文化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当前,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靠在当地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或文化局,工作人员也是由文化局(馆)内部人员兼任,经费也没有独立核算,普遍存在工作职责不明、工作团队不专、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业化和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当前,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大力破除这些认识偏差,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更是一种精神教育。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从事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单位和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更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让祖先留下的文脉与文化在我们的手中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

二、注重群众参与,形成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性是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属于广大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真正主体。近年来,像怀化市通道、靖州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有成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发动群众,注重让群众参与。如通道近年来就先后组织部级非遗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侗族芦笙”等活动,并参加了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韩国第四届首尔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全国少数民族非物文化遗产调演等国际国内大型节会活动,让侗锦、侗族芦笙等走出了湖南,走出了国门,提高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它形成产业,与提高百姓收入结合起来,在全县主要织锦乡镇的村寨设立侗锦传习所,邀请部级、省级侗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到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采取“分散生产,统一收购”的经营方式,让广大侗族妇女在家中编织侗锦,现全县织锦妇女多达3800余人,基本恢复了侗族妇女的织锦习俗。

由此可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重要的就是发动群众,让保护与传承成为群众的文化自觉行为。同时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苗族歌鼟大赛、民俗贺新春演出、炎帝原生态民俗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搭建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积极组织“侗锦织造技艺”、“苗族歌鼟”、“侗族芦笙”等非遗重点项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非物文化遗产调演等,扩大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和社会认同。要大力培育发展一些能承接政府职能部门的民间组织如侗锦传习所等,与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帮助群众自身致富结合起来,从而为政府自身减负,并为民众自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平台。

三、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要么年岁已高,要么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像怀化市共有市级以上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人,其中,9位部级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66.3岁,70岁以上4人(已故1人),50-69岁的4人(已故1人),最小的也已48岁。24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60岁以上的13人(已故1人),占54%,年龄最小的也有40岁了。115位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40岁以下的仅8人,占6.8%。老龄化,断层现象严重,随时有人亡艺绝、人走歌息、人去楼空的困境发生。当前,对传承人的保护,大多还只停留在给传承人颁发证书的阶段。重申报轻保护,重号召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传承人要么年事已高,对传承工作力不从心;要么难以凭借某种传统文化技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存,不愿意或无法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因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低下,学习技艺吃不起苦,而不愿意学。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发掘和保护工作,要突出文化传承人的价值,尊重其劳动成果并改善他们的生活,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改善他们生存和生活现状,帮助消除后顾之忧,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和社会荣誉感。同时,要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等,加强民间艺术团(队)建设等培养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又要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新晃县以天井寨老艺人为教师,以《中国侗族傩戏“咚咚推”》为教材,培训县级以上非遗项目后备人才800余人次。沅陵县以城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师为骨干进行民歌培训,学唱县内不同风格的山歌、号子等,就值得学习借鉴。要以民族文化进课堂为契机,突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人才培养。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示范学校”、“传统技艺课外实习基地”等形式,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族建筑、民族习俗等编印成册发放给学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深入学校授课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把教育与文化保护结合起来。

四、坚持整体性原则,以文化生态区进行保护是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礼仪 、节庆、手工艺技能、社会风俗等的产生和存在都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相联系。脱离了它所生存的环境,非遗就不再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基础,其生命力便不会持久。因此,在非遗保护中必须坚持整体性保护,不能人为割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生态平衡。以侗族大歌为例,它不仅仅是单一的演唱艺术,还涉及侗族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民俗风情、艺术传承等多方面,跨越整个侗族生存区域。还有像沅陵传统龙舟赛、会同竹编技艺,如果沅水河水没了,山上树木光了,竹林消失了,还谈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各地也都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像靖州县为保护苗侗语言和苗族歌鼟,在三锹乡地笋苗寨建立苗族歌鼟传承基地。会同县在高椅、连山、宝田等乡镇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沅陵县先后建立了傩文化、沅陵民歌传承保护基地等。我们要在各地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区力度。在乡镇和村寨中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特色突出,保持完整的区域,作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既注重保护侗寨、风雨桥等物化空间,又注重在当地组织开展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等文艺表演和展示,让这种文体娱乐活动融入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实现区域文化生态平衡,并以此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五、以生产性保护为切入点,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是保障。人力不足,财力紧张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目前,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主要是国家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市及市以下大多没有专项保护资金,那些没被列入保护目录的项目则基本上没经费投入,处于自生自灭状态。2009年,怀化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绝大多数县市区普查经费投入不足1.5万元。市本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预算工作经费为10万元,仅能维持基本运转,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保护。因此,拓展多元投入渠道,形成正常投入机制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中之重。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项资金,财政要独立核算,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做事。同时,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对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如溆浦花瑶挑花、靖州雕花蜜饯、中方斗笠、芷江明山石雕、洪江甜酱、沅陵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做大产业,形成特色品牌。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如沅陵龙舟赛、通道大戊梁歌会节、会同神龙裸祭、通道侗族芦笙节等。也可以把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商业繁华区、人员聚集地段进行整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街道)、侗苗民俗文化风情园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展示和保护。并给予政策与税收上的优惠,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现互助多赢,共同发展。

上一篇:洞庭湖水位变化对水质影响分析 下一篇:深入理解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