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探析

时间:2022-10-15 02:04:58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探析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成为国内热议话题,对其相关的保护也越来越多,翻译是其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对该领域加以探讨有利于翻译学科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根据该 公约规定,“被各个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传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体和客体,通过语言及非言语行为载体在人类社会代代相传,其文化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方式均需遵循固定的规律并在这一规律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创新。在人们约定俗成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保持国家统一的精神基础。通过达到文化认同和共同的历史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从而对社会的不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翻译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加以传播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翻译。良好的译作可以使原作发扬光大、永世流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屡现濒危甚至出现某种文化的彻底失传,正是缺少这样的一种有效途径。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过程中,佛经的翻译空前绝代。海外受众的欢迎令许多在印度本已失传的佛经在国外得以保存,以至于印度学者在研究本国的佛学史料时反而不得不远渡重洋前往异国他乡去寻求佐证。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西夏王朝的翻译活动保留了大量的汉学经典。这些经典例如吕惠卿注的孝经版本在国内多以失传,但通过西夏译本的保留,汉学家们仍然可以判断早期版本的正误。由此可见, 翻译在其中扮演的文化传播角色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翻译这一传播渠道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地宣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译者

中国地域辽阔,文化形态多种多样,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极大丰富。然而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皆具有以下共通的特点:

(一)活态性。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缔造者,因此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取决于人。言语、意识、实践等因素在同“人”有效结合后产生了各非物质文化。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构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储存于人的大脑,经由人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换言之,人本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缺少不了人的参与。 “人”的思想观点等意识变化以及言行举止的变化随时都会影响到非物质文化的文化体系。这也就为译者作为主体能动地对非物质文化加以灵活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生态性。

正如同中国的海派川菜、京派川菜、粤派川菜一样,文化呈现出了生态的多样性特征。相同的物种会有不同的类型。同一文化原型往往会在不同的民族中流传着不同的文本,反映不同的民族风情。比如梁祝传说就拥有汉、壮、苗、土等多个版本,这表明,非物质文化的创作只要符合不同地域和民族认知上的审美需求,就能够与原作一起相得益彰,发扬光大。 这种民族文化的交融,充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传播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译者在对读者的认知审美上有更高的把握。

(三)变异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以及其所蕴含的价值都会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突变。世界各个民族在或大或小范围内的迁移都会带来文化的变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会因为不同的传承者与不同受众交流后其意义得到新的阐释。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往往会产生偏差。不同受众会在原型基础上加以改动以适应自己的需求。这些改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的源泉。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偏差以及读者的偏差都不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理论侧重点

文化认知是当前一个鲜有人涉及的领域。但是随着翻译文化转向的层面多元化及认知语言学的崛起。文化认知必将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文化认知的富集对于翻译的一个显著作用就体现在译者身上。好的译者,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也颇为丰厚。通过对历代中外经典的诵读,可以使译者熟练掌握其文化的精华所在。富集作用为文化认知的积累提供了丰厚的言语素材。好的译作对文化认知也会产生一种富集作用。它会对文化赋予一种新的认知,开拓心智。历史上亦曾屡次起到过“开民之智”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对其加以认知并付诸翻译成果必然成为开后代之智的作用。这对翻译领域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都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四、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在近年来随着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重视而变得炙手可热。相关领域的翻译问题也随之层出不穷。 翻译能够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能够有效地避免问题的发生。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通过理论去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实践。文化认知无疑是有效指导翻译实践的优秀理论之一。值得人们重视和创新。

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xun-chx2011068

参考文献:

[1] Baker, M..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0.

[2]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王玉德.文化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开放电工电子实验室研究 下一篇:为学生插上梦想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