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设计

时间:2022-06-27 09:50:40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既熟悉酒店业务,又具备较高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正是酒店业所急需的资源。推进和完善酒店专业的英语课程设计,已成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以舟山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以下称我院)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方面,对基于岗位需求的酒店英语课程设计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岗位需求,酒店英语,课程设计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广阔的市场背景下,国内外许多酒店集团,尤其是排名前十位的星级酒店品牌纷纷进驻我国各个城市和旅游景点,以满足国内外旅客的需求。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要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求,就要开设酒店英语,才能适应时代对酒店人才的需求。笔者于2014年对舟山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以下称我院)200名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推进和完善酒店专业的英语课程设计,已成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以我院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方面,对基于岗位需求的酒店英语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 教学内容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酒店进行广泛调研,来了解酒店业人才需求情况及不同岗位应具备的英语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形成酒店不同岗位的员工应具备的英语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以行业为主导,以岗位为依据,与就业需求零距离,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的无缝对接。根据酒店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流程来设置真实的英语教学情境,通过任务引领,使学生掌握行业工作语言和操作技能。根据酒店典型的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酒店英语的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二、教学模式

在酒店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与应用岗位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根据酒店各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以真实的工作环节序化教学程序。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实训中心模拟酒店各岗位真实场景,把学生分成5到6人的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扮演某一工作任务里的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工作流程进行操练,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之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任务展示,教师归纳总结使用英语方面出现的问题。

根据各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记入平时成绩中,将教学过程转换为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辩论,小组表演,学生相互讲故事等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

三、 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能力,评价体系则应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上,以能力评价为主,评价时间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方法上,以学生自评,学校和企业共同评价为主。

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成长,动态反映学生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期末考试前,学生可以通过重新上交作业和重新展示模拟工作情景来刷新成绩,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期末测试包括口语和卷面测试,都围绕酒店英语的岗位工作工程和工作任务展开,以改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岗位需求的酒店英语课程设计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部分构成。以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为导向展开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基于典型的职业活动进行编排,以工作过程的时序性和顺序性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以教学项目为评价单元,评价体系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展开。这顺应工作岗位对酒店人才的需求,顺应动态变化的职业进程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Stern, H. 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上一篇: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研究 下一篇:企业参与型扶贫移民模式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