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辉南县水稻产量的几点技术措施

时间:2022-03-22 11:12:46

浅谈提高辉南县水稻产量的几点技术措施

摘 要:制约提高水稻产量的因素很多,在这里主要采取通过如何选择品种,育苗地的管理,肥料的施用及水分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水稻 技术 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46

提高水稻产量,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又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如气候、土壤、水资源、品种、栽培时间、栽培密度、施肥方式、病虫草害等诸多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如何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及灌溉方式,通过选种及合理的栽培措施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及品质,从而提高稻农的经济效益,促进稻农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我县粮食的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1 合理选择优良品种,为辉南县水稻产量的提高提供基础

1.1 要想提高产量,选择良好的品种是基础

不同的种植区积温与无霜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气温又是影响水稻发育的最主要的因素。辉南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105~134d,平均活动积温2200~2800℃。我县又分为3个气候区,一区为湿润半湿润区,5~9月积温大于2700℃,无霜期130d。二区为温凉湿润区,5~9月积温大于2600~2700℃,无霜期120~130d。三区为冷凉多雨区,大部分为山区,5~9月积温大于2500~2600℃,无霜期105~120d。因此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选择好合适的品种,尤为重要。选用的水稻品种是否适合当地种植,首选要根据当地的无霜期、活动积温来确定所选用的品种的熟期。每个熟期的品种大约相差5d左右。按照我省目前推广、审定的水稻品种可分为5个熟期。即早熟(生育期大约125d)、中早熟(生育期大约130d)、中熟(生育期大约135d)、中晚熟(生育期大约140d)和晚熟(生育期大约145d)。只有在确定安全出穗期与成熟期的基础上,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并能安全成熟的品种。

1.2 水稻产量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粒数和千粒重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还应考虑品种的穗型、株型,以便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增强水稻群体的通风透光性,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还有利于提高水稻下部籽粒的成熟度,提高产量。

1.3 在选用品种时我们还应重点考虑那些新审定的符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

有些品种因为种植的年限比较长,存在一定的品种退化,也会使稻田中的病菌增加,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在选择品种时还应考虑那种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新品种,特别是那种耐肥、耐密品种,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措施获得高产。

2 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为水稻高产提供保障

2.1.1 根据水稻的栽培模式、育苗方式,确定种子用量

以便减少因为播种量过大而导致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的发生。在种子处理过程中,如进行盐水选种,一定要在盐水选后的种子用清水清洗2~3次,洗掉种子表面的盐分,避免浸种液中盐的浓度过高而影响出芽率。在催芽时,应经常上下翻动种子,使种子的温度保持一致,以确保出芽一致。在催芽的过程中,如遇到不良天气而导致不能正常播种的,我们应在种子将出芽时,放在低温下保存,即不能使其受冻,也不能让芽继续生长。

2.1.2 整地、育苗

由于我县冬季较长,春季气温回升慢,土层化冻慢,土壤温度低,为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育苗顺利进行,我们应在上年作物收获完之后,将育苗土提前准备好。育苗土可选山皮土、菜园土、沟边土等等。以防来年3月末4月初天气不良,造成取土困难,而影响育苗进度;在选好的育苗地附上覆盖物,如稻草、玉米秆等等。减少土层冻层的厚度,以便使土壤回温快;提前扣棚,在3月中旬将选好的育苗地扣上塑料大棚。如果有积雪,应将积雪铲除,然后扣棚。通过以上几点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程度。

2.1.3 控制棚内温湿度,促进秧苗生长健壮

为了保持床土湿度,很多稻农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很薄的塑料布。然而有很多农户就是因为这层塑料布的看管不当,照成秧苗烤苗现象,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新育苗。因此我们要经常观察水稻在土中的生长情况。因为我们知道在晴天棚内温度与棚外温度成2倍的关系。当稻芽快出土时,又赶上晴天,这时我们就要注意了,应看情况及时将底膜撤出,以免高温将苗烤死。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

控制床土温湿度,促进根系活力。及时通风炼苗。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有低温长根、高温长叶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严格管理,坚持促根控叶的管理措施。根据秧苗的长势,尽量减少浇水的次数,浇水要浇透。避免因浇水次数增多导致床土温度下降,不利于秧苗生长的问题。在插秧前一周,育苗棚最好大通风,让秧苗适应外部环境。

3 施配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3.1 节本增效,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的倾向越来越大,测土配方项目的实施。要求我们对我县不同土壤的地力条件进行测量。由于近些年追求高产的同时,进行最大化的施肥,导致土壤再生能力下降,农家肥的减少,大量化肥的使用,致使土壤越来越板结,污染越来越重,土壤的活性、微生物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差。这就要求我们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提升用地养地的思想。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增强土壤的再利用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增强土壤的供肥能力,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3.2 氮肥具有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量等作用

磷肥具有增强水稻苗期抗低温和促进氮肥的吸收的作用,土壤中磷素有效率较低,常被土壤胶体和有机质形成的络合物所固定,要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要的磷元素,就要通过施用一定的磷肥来补充,钾肥对光合产物和养分运输有很大作用,并具有增加抗倒伏、抗病、提高籽粒成熟度的重要作用。因此,氮、磷、钾的合理配施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上一篇:草莓规范化栽培技术分析 下一篇:豆芽壳沼渣沼液对青菜品质产量及氮元素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