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本色语文教学探索

时间:2022-06-27 06:44:33

初中本色语文教学探索

摘 要:初中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与方法。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偏离了初中语文教学本色的现象。这一现状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回归本色。本色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本色之“读”、“写”、“说”,回归语文教学本色,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本色语文;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21-0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1]。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给初中语文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方法,给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出现了丢失课堂的中心目标,以个性替代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以学生的提问以及回答问题取代了教师在教学过程重大主导作用这些现象。既没有传统教学那样扎实地讲基础,也没有实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新课程改革一时批评四起,质疑不断,因而“回归本色语文”的呼声日高。该如何实践本色的语文?这些需要我们在深入的探索去求得答案。本色语文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本色语文之“读”

唐代的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初中语文教的课程绝大多数都是名篇佳作。这些佳作既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蕴含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精髓。初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主要的就来自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学作品阅读。文学是对人性和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文学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和作者的思想情感。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认识历史和人生,了解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因此,每篇课文我们都需要学生动情诵读。学习语言文字就是要通过读词语、句子、课文、朗读、默读、诵读等各种方式的读中理解我们的语言文字奥妙。很多文章中的语言本身就是无声的图画,例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用心去读就可以把文字转换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脑中看到的是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跑。我们的课文富含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同时也借作者之口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情感。例如,《沁园春·雪》表现了后来居上的英雄气概,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带上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读出画面来,优词佳句、精彩段落熟读成诵了,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

读书除了朗读课文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其阅读热情兴趣。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学阅读为主,老师加以引导。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努力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教导他们阅读的方法,通过激发他们自学阅读的兴趣,并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不断的阅读好书,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从而终身受益。

二、本色语文之“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读书与作文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语文的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写”是重要的表达自己的方式之一。茅盾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首先要学会模仿。我们的课文都是经典的可以模仿的范文。但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往往停留在具体感知的事物上,不善模仿,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如学习叙事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用三两句话写出故事的内容。学生读文后,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连贯的话写出来。细读课文后,让学生抓住那些自己心动的词、句,静下心来,思考这个词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写?并把感受写下来,这种写是一种理解和感悟,是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收获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自己个性色彩的语言和思想。然后,再通过布置相关的练习来加强对课文词、句的运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细心研读,鉴赏文中精彩的词句,课文中的语言、情感就会在学生心中沉淀,久而久之形成他们自己的基础文化、思想意识、人生观念。并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本色语文之“说”

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 “说”。学生对语文课堂中经典范文的质疑、解读、鉴赏、以及阅读课文后的模仿,都能使学生汲取语言养分,形成语感,掌握基本的表述方式,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其次,在阅读的时候留空白之处让学生补一补也是培养说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式。课文中的许多文章如同画一样,通过留白,给学生以遐想的空间,可以放飞学生思绪。例如,《西湖的绿》“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的烟雨,……,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了……”省略号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展开尽情想象着雨中西湖的样子、感受。都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说”要(下转第54页)

上一篇: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