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时间:2022-06-05 02:13:20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摘 要: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初中体育课程教改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14-01

在广大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据调查了解,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像李宁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由于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对此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认识与实践

过去的教学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不够,其结果是在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评价等方面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时代的特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倡创新教育

体育教学的环境是影响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现在的农村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教育资金的缺乏以及现代社会高考制度的压力和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造成农村大部分体育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体育课被视为可有可无,体育课任意的被挪用为劳动课,班会课等等,这些因素都大大的影响了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还有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不作为也是影响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

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倡兴趣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由于对于初中学生自身的年龄和心理成熟特征对学习知识都有着较高的兴趣浓度,所以在充分根据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特征不但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去假设、去探索、去创新,提倡兴趣教学,不断开发学生自身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广。

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身心发展,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从人类自身健康的基本要求,抓住学生潜在的体育兴趣,培养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的身体锻炼观为将来的身体健康成长修路铺石。错误的体育观会引导错误的体育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体育观,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在这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很大,所以在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的时候,教师的因素不可忽视。

四、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氛围,培养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也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具有教导的权威性。所以,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架子放下。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帮助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阶段的校园中悄然出现的一个个自发的体育活动群体。他们一般是由几个爱好某项体育活动的学生或者是某班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尤其是在体育课外活动中,这种体育活动的形式,以及活动效果深得学生的喜爱。这不正是体育课堂的延续和拓展吗?为此,要想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上,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的素质情况以及自身的天赋,不断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培养,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和缺点不断鼓励学生去更好的创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以便使学生在对体育的学习和实践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体育教学改革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

现阶段,我们一要提高新课程理论水平;二要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创造性设计课的能力;三要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一般能力;四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五要提高学科文化的跟踪能力;六要提高现代化媒体运用的能力;七要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的基本功是基础,基本功的提高关键在平常,它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去达到。

体育教学改革,一定会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也一定会使广大农村初中学生,在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中,获得身心的发展。也要逐步实现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途径和方法。把自身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基本独立操作能力,完成新时代下的教学指标、造就更优秀的体育人才。

上一篇:浅谈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跆拳道运动在我国成功推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