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

时间:2022-06-27 03:37:00

师徒制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

促成师徒制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可不可以?靠市场经济给知识产权定价,应不应该?锻造一些名牌职业技术学校,使之如北大、清华一样被社会认知,行不行?

钱学森先生晚年发出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研讨起来也是见仁见智。笔者以为其中原因多多,而对知识产权缺乏尊重,且教育模式单一,可能是重要原因。

记得上大三的时候,到工厂去实习,爷爷就谆谆嘱咐我,跟着师傅要有眼力见儿,早到半小时,把茶沏上,师傅一到,茶水已是不冷不热恰好能喝;中午要提前给师傅把饭热上;洗澡时记着给师傅搓背、拎拖鞋;厂里要是发包大米啥的要给师傅送家去。进厂了,俩学生跟一个师傅,到要学手艺的关键处,师傅一回头告诉我的同学“去把家伙事儿给我拿来”,等同学取了工具回来,活儿已干完了。师傅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小子,回去把活儿多琢磨几遍。”看来,师傅对我的眼力见儿心中有数。

至今,我爷爷的谆谆教导仍然铭记心间,尤其是其指导思想——要有眼力见儿,一直不敢忘。

回头想想,师傅那样做真没错儿。当然,可以说他不高尚。但拿高尚挑剔别人,多半是出于见不得人的心思。尊师,是敬老,也是尊重知识产权。要是师傅不管对谁都倾囊相授,谁还会长那个眼力见儿?那师傅不是忒缺心眼儿了?

中国的师徒传承由来已久。有哪个大思想家是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毕业的? 春秋战国那时就有了私塾。鬼谷子对孙膑、庞涓,荀子对韩非、李斯,都是口传心授,孔子弟子三千,也无非就是大一点儿的私塾而已。后来的白鹿、岳麓、应天府几大书院,也都是私塾。

从手艺到学术,中国几千年都是师徒制,比如相声当铺古玩店,住在师父家里,伺候师父、师娘,帮着买菜、做饭、洗衣、看孩子、倒马桶,多年学徒,出师之后的三五年,挣的钱还要给师父一半,之后虽然不用给钱了,但逢年过节还是要孝敬的。

说不公平也好,说迂腐也好。其实,这才是中国传统社会知识产权的传承模式。正因为出师后若干年的收入还有师傅的一部分,师傅才可能倾心教你,才严格要求你,才保证了心思手艺、经验教训的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才有了那么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流传至今,还能凭借着匾额、配方上市融资。

本质上说,师徒制就是师傅拿知识产权对徒弟做的增资入股。不仅仅是中国,你去考察一下意大利皮货业,也一样。

现代教育替代了师徒制,当然对知识技能的快速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只是,师徒制逐渐消失了,标准件多了,大师少了,能工巧匠少了。

有人感叹相声为什么不行了,有人质疑中医以后还行不行。我听了这些问题不禁哑然失笑,其实只要回溯到教育模式,就能明白个七七八八。拿相声来说,《报菜名》之类的贯儿,要每天早晨对着窗户纸练,窗户纸还不能湿,不然师傅上来就是一个嘴巴。学艺,都是打出来的。打,当然不好,但也体现了师徒传承的面面俱到和细致入微。能指望流水线生产出精品来吗?

这些都不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学本事,得手把手地教,指望一个班四五十人,老师一堂课就把本事教给你,这不现实。比如说学历史,老师挣钱养家,按照教学大纲把印刷出来的铅字儿给你说明白了,就蛮对得起工资条,至于告诉你历史书上没写的东西,历史书背面的东西,你不把老师当老爹老娘伺候,老师凭什么教你?

所以,师徒如父子,除了出师后的供养,师傅家的生日、嫁娶,一直到师傅去世之后披麻戴孝,得真尽儿子的孝道,才能得到师傅的真传。

师徒制,并不限于手艺。吴敬琏先生和顾准不是师徒吗?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也是经师父孙瀛洲介绍才进了故宫博物院,之后没少和王世襄、徐邦达等各位先生学。再看看巴菲特、施洛斯、卡恩,群星璀璨,都曾经在格雷厄姆的门下学过徒。

我猜,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研究也可能像私塾,师徒白天蹲在水稻田里用功,傍晚时分学生们陪着袁先生打篮球。师傅不缺钱,爱好也不多,打打篮球吧!

现在大学生多了,手艺人却少了,好手艺的人更罕见了。所以,干装修的好手能挣几倍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

当然,笔者并非说要恢复师徒制。

只要有5%的另类教育模式,效果就会比较明显。只是,好师傅在哪儿呢?记得三十年前的西点马蹄酥,香、甜、酥、润,入口即化,满口余香。看看现在的马蹄酥,跟北方的桃酥差不多了,能做当年马蹄酥的师傅和手艺还在吗?

上一篇:黄宏生案底成魔咒 创维机顶盒借壳上市计划折戟 下一篇:中国企业家为什么如此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