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6-27 06:40:25

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文言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文言诗文,由于其词汇、语法及其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汉语、现代生活差别较大,语言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和现代文相比,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其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言诗文距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我们应该看到,在如今以网络、影视为代表的电子传媒方兴未艾的信息时代,文言诗文在现代社会中已渐渐丧失了实用的价值,除了那些古文学专家们,大多数人很少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看、听、说、写文言诗文了。实用价值的缺失,也导致中学文言诗文教学举步维艰。

同时,缺乏文言知识积累也常常让初中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困境。笔者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教材上文言短文进行统计,发现五年级下册开始出现成篇的文言短文,至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教材共有4篇文言短文。而初中语文教材,共有44篇文言文。篇目剧增,篇幅也加长,难度加大。缺乏足够的文言积累不仅让学生望而生畏,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此外,长期以来教学模式的僵化和在新课改面前的无所适从,也让初中文言诗文教学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走进了教师照本宣科译课文、学生文白对照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教师基本上每篇文言文力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这种教法面面俱到,费时费力,极易使学生昏昏欲睡。新课改实施后,许多教师也在文言诗文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重言轻文,重视语言,只见言不见文,结果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丧失殆尽,文化精髓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熏陶作用丧失殆尽;另一种是重文轻言,离开言而谈文,只见文不见言,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但一碰到实际的文言文却怎么也看不明白,听得懂和学得会完全分家。

面对目前这样的现状,初中文言诗文教学该何去何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文言诗文教学目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如何改变传统文言诗文教学的模式,去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诗文教学,更好地在新课改理念下,加强文言诗文课堂教学,是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文言诗文学的价值取向

关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不管是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近期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都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课程中重要内容的文言诗文教学也必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那么,在初中文言诗文教学中如何平衡二者关系,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文言诗文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表明:“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守护者”――文言诗文,以其语言的含蓄、严谨和精致,在“保卫汉语、纯化语言”的建设中被委以重任,自然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一块必须坚守的阵地。而且初中语文新教材课本中文言诗文的选篇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历代的文化典籍精髓尽显其中,凝结了我国五千年来前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思考的结晶。通过文言诗文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走进文言诗文与古人“对话”,在精神的交流中受到熏陶与教育,从而将之继承并发扬光大。

初中文言诗文教学衔接着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和高中文言诗文教学。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严格地说是古代诗歌教学,文言文教学几乎是空白。高中现行教材所选的课文,无论从文言课文本身数量、篇幅、难易,还是从课时安排来看,客观上要求学生有较为扎实的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因此,“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就成为新课标对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文言几乎没有交际的使用价值,而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就排除了文言在听、说和写方面的要求,只有读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因此,文言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要浅尝辄止,也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初步的基础就可以了。

因此,初中文言诗文教学必须把“人文性”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文化本位,同时以“工具性”为重点,对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工具价值恰当定位,使之不仅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也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征。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策略选择

1.凸显诵读教学,培养语感

诵读是眼、口、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在诵读的过程中,多种感觉器官参与了活动,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领悟、把握文章的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增进语感的生成和发展。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好书不厌百回读,其中滋味子自知”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初中阶段的诵读教学,主要是“美读”。以经典文言语料为凭借,大量诵读,积累典范正宗的文言章句,积淀文言语感。动情的朗读能够渲染浓厚的气氛,能帮助学生真切地体验字里行间作者心声的流淌。创设“古典”情境,才能读出文言味道;尽量把握一个意群,才能得“意”忘“言”。这样,通过大量的诵读,通过常见字词的反复再现,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知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逐步增强,文言句式和表达习惯也会在不经意间了然于心。这是在用一种文言思维进行文言文阅读,同时也符合中学生模糊性的思维特点。

2.文言字词教学和发掘文言词语的文化意义结合起来

在语言的诸要素中, 词语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词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份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注重对词语文化意义的开掘,是使语文教育保持活泼生动、富有人文气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既可以增加教学情趣使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状态,又可以深化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社会制度和生活习俗等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文化的视角来进行文言词语教学, 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没有必要对一篇文言文中所有的文言词语进行文化涵义的分析, 否则只会漫无边际, 繁琐而不实用;二是要把词语的文化内涵与整部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化意蕴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 不可架空作品孤立、静止地去阐释词语的文化内涵。

3.文言诗文教学生活化

关于语文生活化,李海林先生认为,生活化不同于把语文课堂搬到社会,也不同于在社会开辟“第三课堂地”,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这种引入可以分为“事件性引入”和“功能性引入”。所谓事件性引入,就是直接将社会生活即时发生的事件与课堂内的语文教学事件联系起来,语文教学课堂成为社会环境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赋予语文教学课堂以社会真实环境的性质。所谓功能性引入,就是根据言语交际的功能要求,转变课堂教学事件的功能性质,使课堂教学事件变成言语交际事件,从而创造出一种言语交际环境。

文言诗文与现代生活差距比较大,与现代生活难以融合,这一特点给文言诗文教学生活化带来了一定难度。但只要我们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就可以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第一,将影视剧引入文言诗文课堂。例如,在进行《隆中对》和《出师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让学生对诸葛亮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价,并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相关片段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第二,将社会生活即时发生的事件与所学文言文结合起来,可以采用辩论赛和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将文言诗文与时代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文言诗文课堂异彩纷呈。第三,将课本剧引入文言诗文课堂。例如,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通过不同版本课本剧的比较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运用能力。

4.引入探究式学习,变革文言诗文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曾说:“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在文言诗文教学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体验阅读过程,培养一种主动思索、独立探究和建构文本意义及学科知识、掌握阅读技能的态度和精神,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观念等,这是探究性学习独特而又重要的价值取向,也符合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位。

将探究式学习运用在文言文教学中, 学生成为了主动的探究者, 那么他们就会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就会主动地探索文言文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和语法现象, 进而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学会分析和鉴赏。那么,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探究呢? 首先,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文言诗文的课堂变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舞台。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 它讲究师生的平等相处, 讲究课堂的自然和谐, 讲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 讲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这需要教师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好的问题情境, 能起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作用, 它能点燃学生发现问题的灵感和热情。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初中学生的探究将是无序的,并且效率低下。最后,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有机结合。合作探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 为其在社会性的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作准备。但合作探究必须和自主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以小组每个成员的自主探究为基础,否则合作探究将会流于形式。

上一篇:鱼 我所欲也 下一篇:飘在威尼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