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5:58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 科技传播;新闻传播;评价

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12-03

科技新闻是一种重要的新闻形式,有其鲜明特色,较其他类型新闻专业性更强、要求更高。本文拟基于现有研究基础,辨析科技新闻内涵以及科技新闻传播和科技传播的关系,并尝试从科技传播角度提出科技新闻传播的评价维度。

1 科技新闻定义与分类

鉴于科技在经济社会中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特性,对科技新闻难以全面概括,定义较为困难,学界就科技新闻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一些学者尝试对科技新闻进行定义:

辜晓进认为“科技新闻是对科学技术和自然现象及其人类相互关系中新鲜事实的报道”[1]。

孙宝寅认为“科技新闻是关于科技发明和自然奥秘的最新报道”[2]。

刘建明认为“科技新闻是指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的报道,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新近发生的、具有认识价值的事实”[3]。

程道才认为“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4]。

彭祝斌认为“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5]。

郭姜宁认为“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特色的科技事实的报道”[6]。

上述定义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报道对象是科技,二是时效上要求新,指新近发生或是最新报道。然而,只具备这两点尚不充分。正如科技全方位渗入经济社会,科技新闻与经济、社会等其他新闻也存在诸多交叉,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科技新闻只限于科技领域的新鲜事,则易将部分具有科技内涵的信息排除在科技新闻之外。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经济、社会发生的事件中,只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就应算为科技新闻,否则则是经济新闻或是社会新闻[7]。应该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科技新闻更加容易亦更为清晰。

笔者认为,明确科技新闻的分类比研究科技新闻的定义更具实际意义。但相对于后者,国内对科技新闻分类的研究更为缺乏,仅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亦不统一。胡钰将科技新闻分为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新闻三类[8]。赵炎龙则认为科技新闻包括政策类科技新闻、建设类科技新闻(指科技队伍、科技工作理论方面的建设)、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指对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等自然界发生的事件进行科学解释或观察性的报道)、批评类科技新闻(对科技系统的新闻监督)等六类[9]。赵炎龙的分类完全包含了胡钰的分类,不但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表述的内涵比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更宽,而且还区分出了建设类、自然事件类和批评类三类科技新闻,更为全面地反映了科技新闻的全貌。

然而,赵炎龙的分类仍存在明显的瑕疵。一是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过于狭窄。如2003年SARS疫情发生时,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涉及防治和诊疗技术研究进展的,无疑可以列入成果类科技新闻,但是更多的关于SARS发病原因、发病条件、疫情地区、防治要求等方面具有科技内涵的新闻,因不属自然事件,难以归类。其实,现实中后一类新闻越来越多。二是分类对象重叠。建设类科技新闻和批评类科技新闻的对象均为科技管理或是科技工作,而且我国批评类科技新闻数量很少,单独归类实际意义有限。

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新闻除了包括意义明确的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外,还应包括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和管理类科技新闻两类。其中,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指事件具有深厚的科技背景,如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情况等类的新闻,或是需要通过科技阐释事件发生背景、预测发展趋势,如2004年对印度洋发生海啸的报道等,以及揭示事件背后科技现状的,如《华盛顿邮报》2014年4月在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中指出“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技术实在太落伍,今天的航空业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落后技术”[10]等。这类新闻与成果类新闻区别明显,应单成一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科技角度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管理类科技新闻指反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举措或阶段性成果的新闻,包括科技工作进展、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等,如召开重大科技会议、科技规划、科技人才选聘等情况。

2 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

科技传播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同时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科技传播作为科技知识扩散的方式,对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传播在学界受到高度关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科技新闻一样,学界对于科技传播也是未形成公认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孙宝寅认为,“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2]。翟杰全认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11]即为科技传播。

需要说明的是,在科技传播研究中,一般有“科技传播”和“科学传播”两种表述。由于“在科学传播的语境下,科学被认为包括了纯科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技术、医学及相关领域”[12],实际研究中,此两种表述一般不加区分。

就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的关系而言,各种研究对其并不明确。从修辞上来说,不能确定“科技新闻传播”属于“科技传播”,就像“成人职业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而“工商行政管理”却与“工商管理”没有关系。从学术上来说,很多学者在对科技传播研究中没有涉及科技新闻传播。

对于科技传播的构成,学者们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吴国盛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科学界内部的交流包括学科同行间的交流与跨学科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是指科学与其它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对话与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是科学传播狭义的指称,既继承传统科普的科学向公众传播,又强调公众向科学传播[13]。

翟杰全认为科技传播既包括科学的传播,也包括技术的传播,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是科技传播的四个基本渠道,其中技术传播指的是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交流与共享活动[14]。

凌小萍、谢慎兰把科技传播分为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15]。

分析上述分类,总体而言,是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

学(技)术交流,指在科技专业人员之间传播、交流科技信息的过程和行为。开展学(技)术交流避免了科研活动中的重复劳动,使学术研究由个体劳动成为集体劳动,有利于肯定学术成就、纠正学术错误、拓展学术交流的范围,有助于学术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吴国盛的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翟杰全的专业交流、技术传播,凌小萍、谢慎兰的学术交流,都可归于此类。

科技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技知识、研究方法,传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来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教育培养了科技专业人员队伍,使得科技劳动成果的创造、传承与扩散得以延续,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科技传播方式。吴国盛的分类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此重要的科技教育,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即使他提出的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在广义方面似乎包括科技教育的一丝味道,那也颇为勉强。

科学普及,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一直被认为是科技传播最基本的含义。科学普及拉近了科技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正如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所说,“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变为生产力的。”吴国盛将科学普及拓展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强调了公众向科学传播和科普者与公众的平等关系[13]。

上述三个层次的分类,也不是没有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范畴已经比以往包含了更多的因素,由于科技信息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很多日常普通的信息(如新闻、广告等)或多或少含有科技传播成分[16]。因此,不能忽略科技新闻对科技传播的作用。

一些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刘华杰认为“科学传播”在中国有“科普”和“科技新闻”两大传统,很多科技新闻报道都是“标准的科普工作”[17]。吴国盛也强调了新闻媒体对科普的重要作用[13]。徐孝枫、李云娣则按照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将科技传播分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向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传播、教育机构内部面向学生的传播、科技公共传播等四个不同阶段,并认为科技新闻是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18]。尽管如此,刘华杰、吴国盛提及科技新闻是为了强调新闻媒体的科普功能。徐孝枫、李云娣虽将科技新闻作为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但所说的科技公共传播还是在科普意义上的扩展,其他三类还是没有脱出上述分类的

窠臼。

结合前文所述,科技新闻除大多有科普的作用外,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也常常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一些引人瞩目的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管理类科技新闻有时甚至并不具有直接的科普价值,如SARS疫区的划分、科技规划等。但是这些科技新闻由于可以满足人们希望了解科技的需求,吸引人们关注科技,讲述了科技事实,符合科技传播中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要求。科技新闻传播具备了科技传播的基本内涵,毫无疑义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由于科技新闻的科普作用并不能涵盖其在科技传播中的意义,因此,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新闻四个层次更为合理。

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有相对固定的传播对象、明确的传播内容、清晰的效果评价标准,分别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专利许可,以及专业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科学普及、科技新闻有共性也存差异。共性在于传播对象均为全体社会成员,都无明确的传播内容要求和效果评价标准,传播形式上需要依靠大众传媒,传播内容都具有“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差异在于,前者目的明确,不讲求时效,重复性、长期性特征突出,更多强调对人的观念的影响和素质的提高;后者时效性强,属一次性消费,目的是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知识的专业性依次降低,受众的范围依次扩大,社会的参与度依次提高,传播的社会性依次增强。广泛性多意味着基础性。科技新闻传播作为最广泛的社会科技传播活动,对其他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起着基础作用。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科技传播活动活跃的地方,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的地方,科技传播活动的水平亦高,效果显著。因此,实现科技新闻的高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 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在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建设高效的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是科技传播在新时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明确方向,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科技新闻传播作为面向大众的科技传播活动,对其效果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新闻传播,还需兼顾科技传播方面。因此,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具体来说,科技新闻高效传播评价应涉及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传播形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不但科技新闻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且一切经济新闻的背后也似乎总能找到科学技术的影子[19]。因此,科技新闻传播不仅是科技专业媒体的任务,其他主流媒体也要全面介入;科技新闻不仅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也应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科技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随着现代传播观念的深入,科技新闻报道不再仅是科学向公众的单向灌输,还要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20]。

二是传播速度。科技新闻能够快速响应、快速传播。从新闻线索的发现,到新闻产品的生产,再到新闻产品的扩散和接受,时间效率都要大幅度提升。科技新闻同其他社会关注的新闻一样,能够准确及时迅速公开,乃至实现实时化传播。如玉兔号月球车通过微博,拟人化实时了第二次月夜休眠前遇到故障的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各种社会新闻热点所蕴含的科技新闻点也应被迅速挖掘,满足公众的需要。

三是传播规模。科技新闻的受众不仅限于与科技活动有关的群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科技新闻如果总体上达不到较大的规模,即使传播的效率和效力再好,也难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对重大事件不能集中资源,形成足够密度的报道,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科技新闻实现高效传播需要自身上规模、成气候。如国内媒体对神舟飞船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组合式密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范例。

四是科技新闻价值。科技新闻报道不仅让公众知道科技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而且有责任保证所提供的科技信息客观、真实、准确。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除了科技自身产生的新闻事件外,还需扩展到其他新闻事件背后的科技内涵。这些科技新闻内容通过媒体的深入挖掘、精心呈现,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充分实现其新闻价值。

五是科技传播价值。科技新闻要有足够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传播价值。通过新闻工作者高超的“翻译”和“解释”技巧,把新闻中的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平民化”、通俗化,更好地传播给公众。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引导全社会对科技成就、科技知识、科技政策、科技人物等进行关注,对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发挥有益的潜移默化作用。通过拓展民生视角的科技报道,更加关注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更多融入道德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彰显人类创造科技、科技造福人类的科技伦理,并成为一切科技活动价值指向[21],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辜晓进.现代科技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刘建明.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126.

[4]程道才.专业新闻写作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彭祝斌.科技新闻传播效益论[J].求索,2004(4):30-32.

[6]郭姜宁.试论科技新闻的基本概念[J].甘肃科技,2008,3(5):69-70.

[7]刘建明.论科技新闻的特征[J].新闻爱好者,1996(5):13-15.

[8]胡钰.科技新闻传播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9]赵炎龙.谈谈科技新闻的分类[J].甘肃科技纵横,2003(3):103-104.

[10]马航失联事件暴露航空科技漏洞:仍使用70年代技术.凤凰网,http:///travel/news/airline/detail_2014_04/04/35469233_0.shtml.

[11]翟杰全.论科技传播[N].光明日报,1998-9-4(5).

[12]T.W.伯恩斯.D.J.奥康纳.S.M.斯托克迈耶,李曦译.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6):19-33.

[13]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J].科学中国人,2004(1):10-11.

[14]翟杰全.国内科技传播研究:三大方向与三大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8(8):68-71.

[15]凌小萍,谢慎兰.科技传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8(1):85-89.

[16]郑保章,杨理光.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现状及管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5):142-146.

[17]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02(10):15-20.

[18]徐孝枫,李云娣.以受众为核心提高科技公共传播效力[J].活力,2010(1):152.

[19]叶晓滨.纽约时报的科技报道评析[J].新闻知识,2009(1):49.

[20]姜昕.传媒科技传播活动的研究需要转换思路[J].新闻界,2006(6)::43.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2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一直是相对于普遍的新闻传播教育而言的,因其服务对象不同而有其特殊性和独特价值。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这一名称是否受到普遍认可,通过调研采访几位学者,结论有些不同。以中央民族大学赵丽芳老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存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因为广大的民族地区需要具备特殊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比如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掌握等。再者,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该重视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民族地区需要新闻传播辅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需要树立国家民族地区健康形象。

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是不必要的,西北民族大学刘俭云老师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其特殊的新闻传播。民族地区是有特殊性的,但是新闻传播本身不存在特殊性。他还从学生就业角度认为学习一般的新闻传播课程,有助于学生找工作。

对教育学的质疑主要来自学术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这些质疑导致了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①因而,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民族院校,要坚定立场,只有这样才能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角度找到教学的合理方式、课程安排、教学评估等内容。另外,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本身去谈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二者虽然有必然的联系,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和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是两个概念。新闻传播教育是可以根据内容和服务对象而有所差别的,比如教育培养科学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新闻传播人才,那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人才。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是在民族类报刊实践和普通的新闻教育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05年内蒙古的《婴报》被称为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报纸,1953年创建的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已设有新闻编辑科。②之后,民族新闻传播实践、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在不断发展。

目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根据学者对民族新闻概念的阐述来解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是以普通新闻传播教育内容为基础,学生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具备新闻传播基本能力;第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依托民族通识课程,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地区的了解,为在民族地区工作打基础;第三,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立足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国内形势的发展,更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应对国外关于我国民族地区的扭曲报道作有力的回应。同时还要对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是立足民族地区,以新闻传播知识、技能为基础,民族通识课程为依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教育。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是新闻传播教育和民族高等教育的交叉教育,中央民族大学赵丽芳老师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不仅包括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而且还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学习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研究范围总结如下:

首先,包括我国15所民族院校开设的新闻传播教育,民族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民族地区需要的人才、培养民族地区的学生、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些问题。其次,开办在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师生们都会受民族地区氛围的影响,对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耳濡目染,其研究课题也接近民族地区;第三,接受新闻传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民族地区。这类学生接受的新闻传播教育与其内在的民族血液融合,是服务民族地区比较可行的方式。

二、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第一份少数民族报纸的产生到如今新闻传播教育的15所民族院校,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其发展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渐趋于专业化和明晰化,比如我们今天所讲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就是新闻传播专业化的结果。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不断发展,研究基础不断积淀。根据知网数据显示,早在1996年,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就开始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大概有2000余篇相关论文,输入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大概有80多篇相关的文章。

另外,民族地区急需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人才,新闻传播理论也需要探索其本土化,建立民族新闻传播学科。一直以来,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理论是学习西方的理论,加之,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边疆,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近几年我国西藏和新疆相继发生314715事件,在用现有理论研究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现象是不够有说服力的,单单用此类方式归类,不利于后续问题解决。而民族新闻传播学科的建立可以有力地解决民族地区新闻传播问题。

(一)培养具有坚定国家意识的新闻传播人才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坚定国家意识的政治素质。从民族地区的战略位置考虑,目前学者们比较赞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强调国家意识、爱国情怀等内容。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人才具有坚定国家意识的政治素质,才能讲好民族地区和民族政策的中国故事,才能传播中国声音,引导新闻舆论。

坚定的国家意识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在多方面着手,其中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在这方面需要和政治学院联合,提供师资。课程设置上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目前这样的课程效果却不是很好,需要在教学评价上改变方式,比如通过上台讲课、做读书笔记等方式,灵活地考察学生的学习。在实践活动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红色旅游文化景区参观,增加感性认识。

(二)培养具有较强民族文化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以民族通识课程为依托,通过开设民族历史文化通识课程,使学生逐步对民族历史文化了解、热爱,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

在调研中发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都有开设民族通识课程。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必修课程,另一种是学生自己选修。除了通过课程设置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还可以通过去民族地区实习了解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比较鼓励学生去民族地区实习,以此加深对民族地区的了解,培养民族文化素质。另外,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的培养。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既能增强与当地百姓沟通的能力,又是了解其深层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央民族大学的藏新班就是通过和藏学院合作,对藏语和新闻学交叉学习,为民族地区培养急缺的少数民族语言传播人才。

(三)熟悉民族地区传播的特殊规律

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是有其特殊规律的,其报道内容的民族敏感性、影响的国际性、政治色彩的浓重性是其特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比如,西藏民族大学的学生,不管是论文写作还是实习都更容易接触西藏地区的新闻传播。实际上,在民族地区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是需要熟悉民族地区传播的特殊规律的。因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并且带领学生熟悉民族地区传播的特殊规律。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与民族地区有密切的联系,采访一线业界的工作人员,他们普遍认为民族地区传播具有特殊规律,对于新入行的从业者而言这也是重要的方面。民族地区传播的特殊规律包括对民族地区方针政策的掌握和对民族地区某些敏感话题的处理。

(四)培养对外传播人才

民族问题的国际化与宗教问题政治化以及经济问题的全球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一些民族新闻不仅民族地区的百姓会关注,国内、国外受众也会关注。比如西藏地区,尤其是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3.14,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些外国媒体还对此进行歪曲报道,破坏我国的形象。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除了要讲好民族政策的故事,还需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面对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报道,民族地区新闻传播者们如果能亲临一线,用事实说话,会更加有利于我国的形象。俄罗斯为了反击不利的负面国际舆论,打造了今日俄罗斯,可以第一时间、以当事人的身份向世界及时阐明和传播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形象。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3

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遍布说社会的各个角落,新闻传播更是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的一个知识面,更加深层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搞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来说,新闻传播既是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大好时机。对于现代的大学生的思想极其活跃,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也比较快。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上都还在成长期,缺乏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对他们的影响是极其大的,当然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有消极的也有积极向上的。为此,就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新闻传播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认识,通过新闻传播来做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的目的。

2、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新闻传播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始终坚持在规范中发展的基本立场,意思是要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之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和知识产权,还要保障新闻传播行业的健康秩序,并要在这些前提条件之下促进新闻传播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新闻传播,国家的一贯原则是积极利用、依法管理、科学发展和确保安全。在这些原则的监督下发展新闻传播,让它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作为新闻传播,是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传入到不同人的耳朵里,影响着不同人的思维。自然,它对人的影响是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更是影响极大。目前国家正在严控新闻传播的负面影响,用正面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让当代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在这样的新闻传播的影响之下,大学生才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才。

3、新闻传播和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都是通过思想影响,通过信息手段让思想得到认知,这也属于一种信息化手段。而新闻传播且是信息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个载体可以载着顺应时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3.1新闻传播是思想政治的载体新闻在传播的时候都携带上了传导思想政治的作用,现今已经成为了传导思想政治的主要载体。其实作为思想政治的载体一定要具备一些基本因素,那就是这个载体必须要被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掌控,而我过的新闻传播都是受到国家严格的控制,哪些该对外哪些不该对外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这一点是符合成为载体的因素。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的载体还必须具备成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纽带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将携带思想政治的新闻传播,让思想政治的客体当代大学生接受,这完全符合这个纽带关系。

3.2新闻传播自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通过信息传播的方式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其传播的形式也采用的手段和新闻传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这些可以看出,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一个传播载体,依靠它自身的特点,也在不断的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当代的大学生都喜欢从网络时间看新闻,也就会从中体会到真实感受从而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叹。由此可以看出,新闻传播自身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各方面可看出来,无论是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新闻传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还是和新闻传播的自身特征有关的,新闻传播主要是用信息的主题表现为物质的客观。因为新闻传播自身是不可能传播的,它必须借助电视机、网络等才能传播,同时其载体也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各种形式。

4、大学生接触信息的主要途径

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闻传播,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着自身的教育作用。只要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新闻传播的地方,就在接受着思想政治教育。

4.1通过新闻传播获取信息从各方面的调查显示可以看出来,当代的大学生通过新闻传播了解社会的动态和各方面问题,主要是通过新闻传播。从调查可知,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得到社会信息,而通过课堂、父母以及朋友了解的信息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学生对新闻传播的信任度也是十分高的,很多大学都相信来源于新闻传播的信息。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来,新闻传播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4.2大学生对新闻传播的依赖强在这个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新闻传播也是紧随在上面。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很少有人还看书读报,他们的首选就是上网博览网络上的知识。有一些大学生甚至是宁愿不吃饭也要上网,这种例子经常发生。虽然大学生对网络过于依赖,但他们还是有他们自己的独立思维,对于网络上那种虚假的事情他们还是有清醒的认识。大学生依赖网络却能够分辨其真假,这主要是有几个方面因素。首先是大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让他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很大,最新的信息需求也较大。其次是大学生具有了很强的逆反心态。

5,新闻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

因为大学生产生了依赖新闻传播,那么新闻传播所带的信息无形中就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选择。

5.1推动了思想政治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学习是养成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而现在的大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学习来提高在自身的品质,提高真假的社会道德要求。而新闻传播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闻传播这种形式,传播含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信息,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实现了政治教育的真正目标。

5.2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新环境过去大学生的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比较狭隘,主要是通过学校里面得到,从社会上了解一些,还有就是从家庭中得到一些,但是这些方面的知识点都是比较浅显,甚至还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上遇到性情极端的人,就会受到别人思想的影响也变的极端起来了。现在有了新闻传播之后,为大学生了解信息开拓了新的环境。这个不再是一个狭隘的环境,而是一个容纳了天文地理,人文社科的大环境。自从有了新闻传播之后,传播信息的速度惊人的快,眨眼之间就可以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同时,新闻传播采用提供娱乐和报道事实等多种手段,刺激着大学生的求知欲。加之新闻传播这种环境的道德素质培养十分强,加之大学生对新闻提供的东西比较信任,这就更加重了其影响的力度。无形之中,就影响到了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判断。

5.3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力过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大都采用学校课堂教学灌输,这种就属于封闭式的德育教育。对于这种方式,学生早就已经厌倦了,从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在这种情势之下,新闻传播出场弥补了老模式的不足之处。新闻传播主要是应用鼓励、教育、宣传、引导和批评等多种手段,刺激大学生的求知欲和道德观念。这样就增加了大学生内心的接受心态,也就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接受能力。

6,结束语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4

    一、网络新闻传播特质

    网络新闻传播从本质上说,仍然是新闻传播,只不过其载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再是报纸、广播、电视,而是新时代的计算机、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通过这些载体形成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变得模糊、不明确,传受关系不在是单向的,而是受众与传媒双向交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新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见,从而影响到他人,微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今网络传播发展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加以重视。它的传播速度快捷,并且传播便利,不受空间的限制。像世界瞩目的奥运会,无论在何地举行,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出来,实现新闻传播的全球性特征。并且传播的方式往往也并不单一,不像报纸只是通过纸质、文字和图片来进行传播,也不像广播通过声音来传播,更不同与电视单一的声像传播方式。而是融合了多种方式,多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是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种方式并存。

    传播的快捷,也直接带来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广泛、涉及生活、社会、人文、科普等等,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但同时也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的新的挑战,过多的信息量会使广大群众难以分辨是非,无法确定其真假,从而导致网络新闻传播混乱,影响网络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群众对其权威性有所保留。

    二、专业人才教育

    面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新方式,笔者认识到其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带来了挑战,边缘化了报纸、广播等传播方式,成为了主流传播主体,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迎接这种挑战呢?笔者认为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这种培养不在是单一的、传统的培养,而是要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与时俱进。

    1.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人才培养,都对其自身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在专业上,更应该表现在思想、生活等等方面。作为新闻传播者,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坚定的思想原则,忠诚的政治素养。在面对网络新闻传播复杂的情况下,这些条件必不可缺;试想在面对众多的新闻时,怎样正确的引导群众,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对传播者都是十分大的考验。新闻传播者要对新闻内容,有着正确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全球化的急遽发展下,英文也成为新闻传播者的必修课,想要获得传播第一手的信息,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并且要知法懂法,这种法律不仅仅是中国的法律,也要懂的国外的法律,只有知法懂法了,才能正确的判断出新闻内容的正误,从而正确的进行新闻传播工作。总之,只有新闻传播者自身素质上的去,才更有利于新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

    2.那究竟怎样才能使得网络新闻传播者具有高素质呢?这就对专业人才教育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新闻传播者不能像从前一样只注重人文,而不注重其他学科,当代的网络新闻传播不在单一的属于文类,而是一种文理交叉的学科。这种性质上的转换,让我们不得不对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网络新闻传播中,网络占有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对计算机的水平提出了要求,不在是你会写稿子便可以进行新闻传播,只有懂得网络技术,利用视频、动画、文字等等多媒体方式,才能更好的进行工作。这就要求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不能只看重文学素养,同时也要文理兼顾,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文理兼顾的基础上,还应该认识到网络新闻传播者也要对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等领域有着相应的理解,网络新闻传播不能只掌握专业内知识,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十分重要,只有凝聚各个领域的精华,融会贯通才能更的做好网络新闻传播工作。

    3.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关键就是要注重培养的方式。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但这种规律在实践中,向我们表现出来其缺点。传统的培养方式并不适合新生的网络新闻传播工作者的成长。纵观当下的各种学府,对于网络新闻传播的专业人才培养并没有明确的教学体系,有的只按照新闻传播者进行培养,有的也只不过加入了计算机教育,甚至对于这门学科,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在课程体系上也明显十分混乱,公共基础知识、专业课知识等包含的内容复杂、混乱。这都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也向我们揭示培养方式需要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并不适合“专业”培养,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进行培养,才更有利于网络新闻传播的专业人才培养。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现今许多大学生都感觉在大学上所学,和到岗位上所做,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是一无所用,空有一腔理论,却只能纸上谈兵,这种不能学以致用的现象并不少见,想要减少这种现象就只有加大对实践教学的力度,可见只有实践才能更好的进行培养,只有实践才能验证其成果。培养方式的创新才能产生更多网络新闻传播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三、结语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5

新闻 陆定一 事实 信息 媒介互动

陈响园,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新闻是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对象。关于新闻的定义,中西方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加起来上百种。如此多的新闻定义,主要是新闻的特性及衍生特性众多,下定义的学者研究的着眼点不同,而不同的研究视角造成了要抓住新闻客观本质特性定义比较困难。现有新闻的诸种定义,多是局限于传统纸媒平面新闻的概括,传播技术的变革使新闻传播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传播主体、时空关系、传播模式,还是传播效果都与传统纸媒新闻传播截然不同。

一、传统新闻定义的梳理和考察

(一)国内外的不同新闻定义

新闻活动的产生源于早期人类在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好地劳动生产和生存生活,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况。这种相互依存状态下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导致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产生,新闻这种特殊社会现象应运而生。由于人类自诞生后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生产生活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维系人类生活和这些社会关系的就是信息交流和传播。所以人类接触和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由来已久。

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信息交流需求也日渐增强,新闻传播活动成为一项社会事业。而对新闻理论的研究远远晚于新闻活动的实践,因此对新闻的定义早在实践中就产生了许多根据新闻传播直接体验做出的理解和界定。影响广泛的有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约翰・伯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的副主编爱德华・贺说:“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妈呀’的东西就是新闻。”还有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定义的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这三个W就是women(女人)、wapum(金钱)和wrongdoing(坏事)等等。尤其在西方的业界形成的新闻定义大多都来源于新闻内容的趣味性、猎奇性和反常性。英语词汇中“news”,源于希腊,在《牛津词典》里就解释为“新鲜报道”。 整体来看,国外的对于新闻的定义大多将其归为信息。西方社会的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是“时效性”、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认为这些是作为新闻的主要元素。这样认识新闻和西方新闻传播的环境分不开。近代西方新闻事业主要产生于商业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商品属性。商业化运作模式、受众市场主导新闻传播的环境下,大众化报刊对新闻的选择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广为流传和认可的定义。如此对新闻的认识也同西方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主义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国内,新闻的定义多源于学界,主要是新闻教学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们,根据他们对新闻传播研究的结果做出的界定。因此,国内的新闻定义往往较为宏观抽象,却又能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内涵。在表达上常以形式逻辑的肯定判断,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总体上,国内关于新闻的定义分为“事实型”“活动型”“功能型”“信息型”4种主要类型。

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开山鼻祖”的徐宝璜在他的著作《新闻学》中讲道:“新闻者,乃多数阅听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1]民国名记者《京报》总主笔邵飘萍定义:“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可见我国早期的新闻定义多是将新闻看做是事实。这多是受到晚清和民国时期传入的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在“事实型”的定义之中,不得不提到的是范长江先生1961年发表的《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提到的新闻的定义。“什么算是新闻呢?我觉得,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个说法不一定全面,但是,它贯穿了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精神。”[2]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徐宝璜先生还是范长江先生对新闻的定义,都强调新闻一定是事实,注重新闻最根本的真实性。新闻的本源就是事实,新闻就是提供关于某一事实的信息,没有事实依据,杜撰和凭空捏造的都不是新闻。同时,二者都是从受众的角度提出定义,都考虑到了受众对新闻的主动性。不过在范长江先生的定义中“欲知、应知而未知”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只是西方新闻思想中的受众客观信息需求,还有了传者主观传播导向的因素。在西方新闻理论中,新闻是客观中立的信息,而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中,新闻的引导教化功能一直被视为新闻重要的特性。

“活动型”的新闻定义是将新闻看做是一种报道或传播活动。这是针对信息传播形态的一种定义。的新闻定义:“新闻是现在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3]“写真”就是客观记录,就是反射现实。用一种活动来定义新闻更能表达出新闻与现实的区别,体现出新闻还原现实的本质。在这一类型的新闻定义之中,原复旦大学教授王中先生的定义最具价值,他引入传播学概念认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4]定义的中心落在“传布”二字上,实质强调公开性和公共性,不是秘密也不是私下。这一传播过程的定义相对而言是客观的,从技术层面、传播角度考察,避免了主观立场对定义的偏见,丰富了定义的内涵。当下,用“传布”也能较好诠释新闻在新媒介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新闻话语的策略性规则可谓多种多样,因为题材与体裁的不同,以及传播语境的不同,会侧重于其中几种策略性原则。

不过,记者运用此策略性规则而不是彼策略性规则,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即记者倾向于使用该策略性规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自觉不自觉的与记者所在报纸的风格相符因为记者不能直接发表其新闻话语的文本,而是通过所在媒体机构的编辑。记者、编辑等都是新闻传播者,因为“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同他所工作的媒体保持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且,即使不完全是,其风格也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闻话语的风格。

一、新闻话语的社会认知功能

(一)事实认知

提供信息是新闻最重要的功能。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把“信息功能,即提供有关世界上的事件和社会情况的信息”置于媒介五大功能的首位。报纸新闻也不例外。

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个人生活圈之外的世界都在不停地发生冲突和变化。个体无法到达每一个现场,亲眼见到或者亲耳听到事件发生的过程。但是,人们却很关心个体之外的世界,唯恐自己落后于个体之外的世界。

如此,人们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去了解外部的世界。新闻则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因为新闻注重时效性,其在第一时间,传播事件的最新情况因为新闻具有可信性,大多数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报道因为新闻的可接近性,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的、大批量地复制成为一种可能……这些都使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佳媒介之一。

(二)价值观认知

受众希望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关事实的信息,并对该事实作出判断,以实现观望周围的世界、并尽可能的使自身的行动能够适应周围世界变化的可能。但是受众又不满足于新闻只是信息的载体,特别是当媒体数量激增、受众越来越容易接近获得信息的媒介时,新闻信息繁芜而不易轻易作出评判。受众开始依赖于媒体显性的或隐性的观点,新闻也就不再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了。新闻开始向个性化发展或者提供独家报道或者提供独到见解。这两种形式都是实现价值观认知的最有效形式,价值观的认知即意味着对某一种观点的认同。

二、新闻话语的社会交往功能

(一)内部社会整合与互动

我们己经了解到,新闻话语能够实现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包括事实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认知。但是,新闻话语的社会功能并不止步于此,新闻话语的传播者还希望人们据社会认知而作出反应接受之。因为“告知和劝服是新闻话语传播的两个层次,前者要人们理解传播者对某个事件或情境的叙述,……期待受者建立与叙述者所预期的一模一样的文本再现情境模式后者则……期望将隐匿的言语行为获得受者的接受,从而实现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通过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地讲,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防止交际摩擦,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新闻话语通过不同形象的塑造,实现受众对对象国的认识。这种认识将影响并引导受众实际社会生活,或者以“竞争的态度”,或者以“敌对的态度”,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新闻话语的社会权力功能

(一)新闻话语是权力的象征

从新闻传播者个人来说,新闻话语对事实的传播具有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就一个国家来讲,新闻话语侧重于某一类事实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对受众的影响是,“多数情况下,报纸可能不会成功地影响人们怎么样考虑问题,却能有效地决定人们思考什么问题。”

当社会中某一集团或阶层掌握新闻这一媒介的时候,势必会侧重于报到有利于集团或阶层利益的新闻事实或是不利于其他阶级利益的新闻事实,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新闻因此而倾向于对一定层面意识形态的提升。这种提升作用,使新闻话语具有控制人的思想意识乃至行为规范的能力。

(二)“话语权”与“话语霸权”

新闻话语的权力功能是指就新闻话语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容易与其混淆的概念是本文第一章出现的“话语权”,也是当下日常生活中被大量应用的一个词。

作者的理解是,话语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发表意见、观点的权力。也就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现实生活中,言论自由的权力已被狭隘化在媒体上发表言论的权力。因为大众传媒以其广泛的受众和重大的影响力,成为发表意见或观点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成为争夺话语权的重要资源之一。

而在全球传播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话语霸权”,即“当传媒的话语权过度发挥时,其话语权就成为一种霸权”。这是因为一定的大众传媒代表着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利益,所以该“集团的话语权”构建起传媒的“话语统治权”,这种话语统治权使它有能力扭曲接近整体的传媒空间,并以其覆盖能力,消解其他集团的话语力度。根据大众传播学的“知沟理论”,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全球传播中,凭借其高科技手段,占有大量媒体资源,使新闻流通呈现单边性,并因此出现新的殖民行为—通过新闻话语等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中发现,“新闻话语”的研究,提供了认识新闻及新闻传播新的角度。作为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交汇点的新闻话语,必须遵守语言的构成性规则,如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须遵守英文的语法要求,中国新闻奖作品须遵守汉语的语法规则,否则新闻话语根本无法传播必须符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属性。一定社会文化下的新闻话语,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客观的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两种形式的新闻话语,才能促进文化上的心理认同,使新闻话语更好地建构一个文化上的自我,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功能。

除语言学、文化学外,新闻话语的研究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学科知识,故已吸引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着越来越多学科知识的融入,也将不断扩大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并提高其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姚里军《中西新闻写作比较》(第一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

[2]俞香顺《传媒 语言 社会》(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

[3]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学传播新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7

[摘要]: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学界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展开的一系列讨论,比如什么是新闻、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等等,无不是围绕着新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或延伸。信息论是否能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它的创始人香农原只打算将其定理应用于编码和信号传输的技术过程中,但这一概念引入到中国新闻学后,更被它的信奉者当作“新闻学研究的逻辑前提”。回顾中国新闻传播改革三十周年,从理念到实践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变化的缘起,则逃避不了信息概念的引入这一话题。

一、信息概念

1、信息的意义

在我国,“信息”一词有很悠久的历史,从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比如,南唐诗人李中曾在《暮春怀古人》中写下“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汉语中“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唐朝诗人许浑也在《寄远》中喟叹“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古人所说的“信息”是指消息、音讯,侧重于口头或书面传递的内容。

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本土的“信息”概念出现勃兴。清末中文报纸的新闻栏内,频繁出现“信息”一词,如“北京信息”、“杭州信息”。另如,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的《申报》14天后就直接列出栏目,标明“丝市信息”、“洋货信息”、“福建茶叶信息”、“陕西军情信息”等,至此,近代义的信息概念还是指向消息、音讯、情报。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信息”并非从我国本土文化中延续而来,而是西方思潮的舶来品。据说,现代信息概念最早是1928年哈特莱(Hartley)在《信息传输》一文中提出的,他第一次指出信息与消息的区别,并设想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1]此后,信息论的出现深化了对信息的认识,推动了信息概念的普及,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他的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计算信息量的公式,认为“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接收一方认知上的不确定性”[2],信息量等于消除不确定性的数量、选择的自由度的度量 (information is a measure of one's freedom of choice when one selects a message)。1950年代,随着信息论等信息科学译介到我国,“信息” 一词才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一种科学术语,被运用于电子学、工程学中。

从信息概念变迁的整个坐标体系来看,本土文化中的信息经过历时性变迁的同时,又交织在共时性的他文化体系中,使得信息概念的内涵不断扬弃和变迁,衍化到今天的信息概念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归纳发现,我们现在所接受的信息通常应用在三个领域:第一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普遍概念,也是约定俗成的等同于“消息”的概念;第二类是现代科学信息论里的专业术语,如信息学院、信息技术等;第三类则是哲学意义上的信息概念,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

2、新闻学引进信息概念及其意义偏转

1955年,在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热情支持下,数学家韦弗(Weaver)将信息论引入到传播学中,从此,信息成为统领传播学的核心概念。1984年,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的《“信息热”和新闻改革》一文,正式将信息论和传播学中的信息概念引入到了中国新闻学,这篇文章得出“新闻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的结论[3]。信息概念被引入到新闻学研究,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新闻观念,引发了国内对新闻定义的重新思考,而且促成了理论研究更大层面的变迁,成为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界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如什么是新闻、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等,无不是围绕着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或延伸: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新闻学怎样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从信息的角度认识新闻本体及其本质特征,最早提出“信息是新闻的属概念”这一观点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宁树藩教授,1984年他在《论新闻的特性》中提出“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 [4]。二十多年以来,不少新闻学科教材以信息定义新闻,1987年一本由国内20所大学联合编写的新闻学教材则称“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一条公理。[5]正如童兵教授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多的新闻学者认为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 [1]甚至有不少新闻学专著分出专章讨论“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以武汉大学李元授教授的专著《新闻信息概论》[7]为例,该书上编 “新闻与新闻信息”,首先就把“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分为三个章节进行专门论述。宁树藩先生也说过,“80 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新闻理论著作, 差不多都要对这个问题(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做出说明。” [8]

关键词是特定话语价值取向的凝结, 是语言实践过程中的纲目、骨骼。[9]在中国当代新闻学中,信息概念被作为“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10],建构新闻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李良荣教授评价,信息概念的引进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二次跨越”。[11]然而,“信息”从自然科学移植到人文学科,从通信工程学语境旅行到新闻学语境,这种跨学科、跨语境关键词的导入与接收,使得“信息”概念不自觉地发生了意义的偏转,某些方面被凸显或重构,另一些方面被过滤或遗忘。

在自然科学语境下,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学的概念,用来研究信道传输能力,正如韦弗(Warren Weaver)1949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近期成就》一文中所说,香农信息论所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不涉及意义问题和实效性问题。[12]换句话说,这里的“信息”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本土文化中侧重于消息、音讯意义的信息,更多地是一个指向内容的概念,相对于自然科学语境下冷冰冰的技术概念,它多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有着更多人文色彩的倾向。我国本土文化传统中信息的内涵,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新闻学对现代信息概念的理解。中国新闻学语境下的信息概念,其内涵接近于“事实”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新闻的定义中。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中国新闻学中的信息,凸显了传播的内容,指那些对人有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其原有的技术特征似乎被遮蔽了。即便如此,我国新闻学者仍旧回头关照“信息”存在的自然科学语境,并将此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条件假设,这就导致已经被我们接收过来的“信息”被视为一个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概念。与其说这一概念在中国语境下被误读,不如说是被重新赋予了意义。“当概念从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时,意义与其说发生了转型,不如说在后者的地域性环境中得到了( 再) 创造。” [13]

二、信息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

中国新闻学语境下的信息概念,部分地遗传了其先前语境下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的传承并不单纯是关键词本身的内涵因素,而是有着更加广阔而深刻的现实因素——扎根于社会环境的温床。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间,尤其是“文革”期间,新闻基本上充当了政治的宣传工具。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逐渐复苏,新闻学研究才逐步破解“新闻无学”的坚冰,处于“新闻无学”到“新闻有学”的艰难转型之中。新闻学者亟需为这个丧失了独立性的学科寻找合法性、合理性依据。正是从这种现实背景来讲,一方面,信息概念恰逢其时地导入中国新闻学,另一方面,新闻学研究需要主动寻找到一个科学的起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这是新闻学突破束缚的一次历史选择。

被重塑的信息概念解决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一是新闻的本质,信息才是新闻最基本的本质规定;二是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而对其发展着的多层次内涵逐步展开,或者说,可以因此而建立一个关于新闻的具有逻辑层次的定义体系;三是新闻学学科建构的合法性问题。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曾对此有过相关论述:从理论上看,确定新闻是一种信息,揭示了新闻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回答了新闻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把握、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理论框架,为研究新闻理论的其它问题,如新闻的本源、特征,新闻活动的主体、受众,新闻事业的性质及规律等奠定了基础。[14]信息观念在中国的确立.承认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新闻报道只有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舆论监督、社会教化、提供娱乐等附加功能。

具体来说,信息概念在以下几个层面起作用:

第一,确定“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我们过去说“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也能解决问题。[15]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一个是源,一个是流。明确这一观点,就是认清了新闻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即使不引进这个信息概念,传统新闻学中关于新闻本源的问题也依然能解决。但是,“信息才是新闻的本质规定”却能够修正“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一说,因为“作为新闻进行传播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中蕴含的某些属性的要件所构成的信息。” [16] “信息”显然要比“事实”更科学、更恰当,这个科学术语提升了“新闻”的本质。因此,不如让其分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而信息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第二,承认新闻学是科学,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宁树藩先生认为,只有以新闻及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才能建构起一个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信息概念反驳了过去存在的“新闻工具论”,以信息逻辑起点建构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新闻与宣传划分开,新闻本位的回归使新闻的本初功能得以彰显,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当确立新闻具有传递信息的本初功能时,就使新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过去强大的政治话语框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地位,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同时,信息概念使新闻作为报道或传播的内容而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因而也就具有了普遍意义。在全球传播的背景下,有利于缩小将新闻等同于宣传所导致的排斥感和距离感,有助于淡化多种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从而产生更多的接近性,取得更多认同和共鸣,也搭起了我国新闻学与国际视野的传播学对话的桥梁,因为传播学研究正是从信息传播的不同形态出发。

第三,90年代,“信息”关键词触发了新闻商品性的讨论。通过讨论,人们逐步认识到,新闻除了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成、传播、接收反馈过程还带有一种经济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有关新闻商品性讨论的深入,引起人们对新闻媒介性质的重新定位。既然媒介把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努力面向全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这一特性强调的是信息的服务性。[17]这一认识直接关联着我国走向“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经营”的传媒体制变革,为传媒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

总之,信息概念的引入带来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场哥白尼革命。[18]

三、信息与新闻学辩证看

1、“信息”概念与“事实”概念的关系

信息概念的引入造成了部分概念的混淆,最基本的一对关键词是“事实”和“信息”。不少人对这对关键词展开比较研究,如《新闻本体论——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19],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观点中,有人将新闻定义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六大类,即(1)事实说;(2)报道说;(3)传播说;(4)手段说;(5)信息说;(6)反常说[20],这就把事实说和信息说分门别类。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不对“事实”和“信息”作区分,把两者混合起来使用,如“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 [21],包括前面引用过的童兵教授的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

虽然信息与事实实际上所指的是同一对象,但毕竟是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不同。事实是从本体论出发,是物质的,独立于人的认识之外,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而信息是从认识论出发,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因素。

在新闻学语境下,不能脱离事实来谈信息。作为新闻的事实和构成新闻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事实是新闻的载体,而信息是特定事实构成新闻的某些要件和属性,信息蕴藏在事实中,而事实要通过信息来传播,也只有蕴涵重要信息的事实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成为新闻。此外,在新闻学语境下,信息比事实更科学的原因还在于:事实没法解决新闻商品性的问题。有学者认识到,对新闻传播业双重属性的认定( 既有事业性质,同时又具有产业属性) 这种理念的革命性突破,与新闻传播业同时属于“信息产业”不无关系。[22]丰富多彩的信息可以在市场环节中交换、流通、增殖,但是,事实是事物存在的胶着的状态,我们可以说信息具有商品性,却没法说事实具有商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概念比事实概念更能推动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的纵深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闻学中,信息与事实是高度统一的,不可生硬分割,但同时,也要审视两者不同的意义,而不是在学术中任意偷换、转换概念。

2、批判性地评估信息概念

80年代,信息概念刚引入中国新闻学时,有学者认为,信息论与新闻学科交叉,由此产生新的学科——“信息新闻学”,有人甚至提出信息新闻有八种写法[23], 在前文讨论过信息是新闻的本质规定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新闻学”是一种不确切乃至错误的提法,其实质的指向是新闻的信息量。这种错误一方面体现了特定时代及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信息概念的引入对学科思维的冲击。

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曾经出现过关于新闻的信息量的计算公式[24],凭此公式算出一张报纸究竟含有多大的信息量。这种做法运用香农的信息计量方法对新闻信息进行计量,是将新闻学中的信息参照了信息论中指向技术的信息,但这种做法在新闻学语境下究竟是否科学,恐怕值得商榷。这是因为信息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信息量的度量,并不关心信息的内容,因此并不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与信息处理的关系。新闻传播不同于机械的科技传播,而贯穿了更多的价值选择倾向和人文关怀,如果新闻学中的信息仍旧是一种冷冰冰的硬科学符号和技术指标,就会限制实践中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新闻人作为有思想、有责任的社会工作者的追求。新闻学的学术来源根植于人文科学或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有着深刻的人文学科基础和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新闻学中蕴涵着的这种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赋予新闻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净化人们心灵、唤醒人们思考的功能,因此,在人文精神关照下的新闻学,它所关注和研究的“新闻”应当是一种有灵有肉、有情有感、有人有物的东西,应当成为有益于公众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要防止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想、没有方向的纯粹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总之,我们要借助科学精神体现新闻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借助人文精神表达新闻学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体现新闻学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特征。

虽然我们并不认同运用信息论计量新闻信息,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却开创了另番局面,顺势生发了新闻的信息量的拓展,中国的新闻媒介都在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量上狠下功夫.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更进一步地满足了人们对周围和世界信息的欲求,信息时代到来,“地球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是,随着互联网等新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信息泛滥”的态势,一方面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充斥眼球,另一方面则是有价值、含金量高的信息被埋没不见,现实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内容,新闻学中的信息概念越来越鲜明地树立其内容指向的风标,而与自然科学中的信息概念越来越偏离,信息量大大拓展的弊端协同其优势愈加显现。在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耳目就会失聪。思想就会陷入僵化,行动就会失去目的性,甚至陷入盲目的、片面的主观臆断中去。现代人似乎是要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充满信息的环境中已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人们常常以为接受了信息( 大多数信息来自于媒介),就是了解了世界,从而陷入对信息的依赖之中。但是,层出不穷的媒介事件挫败了人们对媒介和社会的信任,头脑里充斥着信息的人最终和那些没有信息的人一样变得轻信和缺乏安全感。事实上,零星的信息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过度依赖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反而可能钝化人类感知世界、感受他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法国遗传学家雅卡尔认为, “借助技术、集中渠道和传播渠道所形成的信息, 取代了人人平等参与的平衡的集体行为, 即交流。”[25]

此外,前文谈到信息概念的引入促成了新闻商品性的认识,商品化的新闻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新闻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作用。社会“知”的需要催生了新闻,新闻信息满足的是全社会成员的公共消费需要,与公众利益有着重大、深远而天然的密切关系,担负着特殊而无可取代的社会道义和责任。新闻商品性的特性给新闻实践带来巨大推动力,也带来许多弊病,使新闻这个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被少部分人利用,从而减少了其公共利益的代表性,影响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正义。一段时间里,新闻商品性助长了有偿新闻现象的泛滥,甚至被指为是这种现象得以产生的理论根源。当前新闻实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证明,对于信息商品化的特性渗透到新闻这一点,要持有批判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称颂其功德。新闻商品性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当新闻纸进入市场流通,传播活动开始接受外部补偿时,新闻就难以避免地带有商品的特性,这种特性正是束缚新闻传播的枷锁,是一种附加性内容,否则新闻传播活动将无以为继。但同时,由于新闻自身具备准公共物品的信息特性的规定性,新闻传播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逐步摆脱商品性束缚的过程,新闻的发展方向,则是一个摆脱商品性、回归公共性的过程。

[注释]

[1]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8页。

[2]转引自陈定学:《究竟什么是信息》,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11月,第6期(总第156期),6页。

[3]见李良荣《“信息热”和新闻改革》,载于《新闻大学》,1984年第1期,第8-11页。

[4]宁树藩:《论新闻的特性》,载于《新闻大学》,1984年12月,第8期,5页,作者特别做了尾注:讯息,实即信息。因为信息的含义太广泛,有的不适用于新闻现象,所以暂用“讯息”二字,以示区别。

[5]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

[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6]童兵、林涵:《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405页。

[7]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项目。

[8]宁树藩:《信息观念与新闻学研究》,收录于《宁树藩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100 页。

[9]秦志希:《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及文化内含》,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4 卷,第3 期,2001 年5 月,365页。

[10]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 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 年版,绪论12 页。

[1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296 页。

[12]转引自蔡长年:《三十年来的信息论》,载于《通信学报》,1980年10月,第1期,2页。

[13]刘禾:《跨语际的实践:往来中西之间的个人主义话语》,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 上卷) ,东方出版中心,2000 年版,228~229 页。

[14]胡正荣:《新闻理论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23~24 页。

[15]参阅芮必峰:《新闻与新闻报道》,载于《新闻大学》2004 年第2 期,总第80 期,7~21 页。

[16]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5页。

[17]秦志希:《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及文化内含》,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4 卷,第3 期,2001 年5 月,367页。

[18]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 卷第2 期,31页。

[19]陈坚:《新闻本体论——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载于《新闻大学》,1993年第3期,16页。

[20]尹德刚等:《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21]陈谦:《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 新闻定义的再探讨》,载于《当代传播》,2001年第2期,15页。

[22]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 卷第2 期,31页。

[23]宋志耀:《怎样写“信息新闻”》,载于《新闻知识》,1986年第5期,8~10页。

[24]侯春翔:《信息论与新闻学》,载于《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6期,总第53起,62~65页。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传播效果 传播者 受众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即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①。媒介素养教育源于欧美国家并得到欧美各国普遍重视,在亚太地区媒介素养教育也开始引起媒体工作者与教育学者的关注。

媒介素养则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般公众对传播媒介及其传播信息的认知、解读、评判和利用的整体素养及实际能力,是大众对传播媒介所从事的信息传播这一社会现象的基本诉求及基本看法,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个人和社会传播机制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②。在媒介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只有通过媒介与社会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才能更好地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对传播者而言

国家广电总局黄勇曾表示,“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对传播者和受众两方面的教育。他认为,传播人才和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最终会影响受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取向,因此,加强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从整个传播活动的流程看,加强对新闻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和大众传播活动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在以下几方面提升传播者的素质。

1、提升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质

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质是一支新闻队伍社会影响力和战斗力的保障。通过对传播人员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策划等基本业务技能,包括如何敏锐地抓住有意义的新闻选题、如何进行深入采访、如何将素材加工成新闻作品、如何做出有吸引力的标题、如何组织策划栏目或节目、如何配置评论、如何整合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新闻传播者的基本功。该类素质检验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专业知识储备。从目前我国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的初始专业的调查情况来看,新闻队伍学科背景构成广泛。据统计,到2005年1月底,新闻专业占30.60%,其他文科专业占56.20%,外语专业占4.70%,理工农医专业占7.80%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专业仅占了30.60%,其余那些非新闻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尽管丰富了我国新闻传播者的构成结构,但是他们却可能在从事传播活动中由于没有接受过严格而系统的新闻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而导致新闻业务处在初级阶段无法突破。新闻传媒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要想在这一行业中做出成绩,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鉴于此,在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应该将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相结合。媒介素养教育正是提高新闻传播者业务素质的良好途径。

2、提高新闻传播者的媒介理性认识

作为新闻传播者,提高自身对媒介的理性认识至关重要。因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受众形成对大众媒体的正确认识,即能较为完整和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然而,在实现受众对媒介的正确认识之前,新闻传播者必须首先了解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新闻传播者才会对媒介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保持谨慎,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体真实和客观真实,对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保持客观态度,从而对参与媒介发展进程采取积极态度。

“杨丽娟事件”、“艳照门事件”都暴露出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些缺陷,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着不足。在“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中,少数媒体过分追求“眼球经济”,开专题、续追踪、发评论、配图片,把原本只是娱乐头条的新闻硬是做成了社会热点。

3、加强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培养和加强全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对新闻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教育最关键最重要。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教会新闻传播者如何更好地采、写、编、评,如何更有效地取得预期传播效果,而应当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努力使新闻传播者担当起倡导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气的职责,通过新闻传播者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二)对受众而言

今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媒介,就像摆脱不了空气一样。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受众正确使用媒介和抵御媒介不良影响的能力。具体而言,媒介素养教育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受众接收信息的能力。

1、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受众分析新闻的能力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者张开从提升公民个人素质的角度分析指出,媒介素养教育“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媒介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

当受众掌握了基本的媒介知识,懂得了基本的媒体运作程序时,他们才能有效把握新闻传播的信息。例如,通过媒介素养的教育我们可以让受众了解有关“拟态环境”的说法,引导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不妨再深入思考为何大众媒体要选择这一新闻事件而非另一事件加以报道,是新闻政策不允许吗,该报道是否是客观的等等一些相关的问题,减少盲从盲信出现的机率。其次,媒介素养的培养使受众了解媒介信息编写的基本方法、格式等知识,方便受众有效捕捉所需信息,减少阅读不必要信息的时间。假使受众对报纸排版技巧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他便能够很迅速地找到最重要的消息而省去那些注意力被广告占据的时间;假使受众了解有关新闻消息的写作格式,懂得“倒金字塔”结构,他便可以很快将注意力定位在消息的主要内容部分。因为具备了基本的媒介素养的受众都有这个能力找到自己需要的,避免对自身无用的信息。因此对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受众摆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被动的地位,增强受众的主动性。

2、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增强受众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增强受众选择积极媒介信息的能力

传播学者德弗勒告诉我们,新闻媒体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有选择的报道。这就是“议程设置”④。大众传媒能够人为地安排议程,确定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媒体并不是单纯地反映现实世界,媒体呈现给受众的不是现实世界的本身,是经过少数人制作而成的媒介信息环境,它或多或少地含有制作者的观点、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它深深地影响受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信息是通过各媒体特定的语言和美学形式表达出来的,所以受众只有懂得媒体的语言体系才能提高对传播内容的鉴赏能力和取舍能力。

当前,我国大众传媒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媒介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失衡。有些媒介单纯以商业的角度介入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而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媒介常识,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没有进行过滤。有的受众甚至将感性的娱乐文化当作精神养料加以吸收。因此,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受众选择积极的媒介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三、媒介素养教育对于传受双方沟通的意义

传播活动要顺利完成,首先传受双方要能够有效沟通。因此,单是传播者一方具备很好的媒介素养还不够,受传者这方应该具备领悟传者用意的基本素养,只有在两方都具备恰当的能力之后,传播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不至于产生沟通上的障碍。因此,媒介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提升媒介人员的编码素养,另一方面提升受众的解码素养,从而使两者在信息的传受中能相互沟通,彼此理解。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知觉的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⑤。媒介素养培养目的就在于,使受众面对各种媒介形式、遇到各种信息时,能在认知层面上有所递进,能在心理层面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在行动层面上做出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又是评价传播者、评价传播媒体业绩的重要依据。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他认为身外世界广阔而纷繁,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脑海图景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图像,而是媒介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映像,与真正的现实世界是有差异的。因此可以说,好的传播效果实际上就是让受众脑海中的图景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真实的现实世界。这里也存在一个沟通的过程,只有当双方都具备了关于媒介的知识,这个差距才有可能最小化。■

参考文献

①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国际新闻界》,2000.4

②王希华、林爱兵,《数字时代编辑的传播理念与媒介素养》[J].《中国出版》,2004.1

③许南欣,《传媒人才市场行情大放送》[J].《青年记者》,2006.2

④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35页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88页

(作者:均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 下一篇:创新意识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