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预制空心板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及防治

时间:2022-06-27 05:13:13

桥梁工程预制空心板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及防治

摘 要:由于板式桥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等优点,使其成为公路桥梁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型式,一般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两种结构,通过浇筑和预制都可以得到这两种结构,他们既可以制成空心也可以制成实心,其中预制空心板具有节约成本、施工方便等优点,便于工厂批量生产,能够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因此空心预制板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中,尤其是中小桥梁。然而,空心预制板也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这些问题及其成因,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预制空心板;公路桥梁;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预制空心板自重小,便于施工,可以提高吊装的安全性,而且自身的稳定性好,所以其广泛应用在中小桥梁工程中。但是预制空心板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结合实际,探讨预制空心板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 常见质量问题

预制空心板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主要包括:①顶板厚度不足,而底板过厚;②钢筋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标准厚度;③板的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标准,其中高度比设计高度要高;预埋件位置不准确,有的甚至漏设;④空心板的混凝土不密实,出现蜂窝、 麻面以及空洞,而且顶板出现裂缝,底板表面的混凝土不平整;⑤模板移位导致空心板变形。

2 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生产预制空心板时,先装入芯模,再一次性浇入混凝土,而且板的宽度较大,通常在1~1.3m左右,振捣不能够直接使底板的混凝土密实,而底板混凝土主要由两侧的混凝土挤压流动填充达到密实的效果,如果混凝土水灰比或石料规格过大,就会导致混凝土不密实或出现纵向收缩裂缝。 如不处理,底板钢筋易锈蚀,减少桥梁使用寿命。 所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采用先浇底板后装芯模再浇底板以上混凝土的工艺流程。

2.2混凝土振捣时,由于预制空心板芯模固定不够牢固,芯模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上浮,导致空心板顶板厚度不足,而底板过厚,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保证顶板厚度,人为加大了板高的尺寸,影响到桥面铺装层的厚度。采用充气胶囊作空心板芯模的空心板虽装脱模较方便,但胶囊固牢难度大,加之胶囊本身材质问题、 上浮和局部鼓包的现象更易发生,所以除特殊结构非用不可的情况下采用充气胶囊作芯模,一般采用的钢模板作芯模为佳。

2.3 预制空心板混凝土顶板出现横向裂缝,底板出现纵向裂缝。

2.3.1 顶板出现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一是水泥用量过大、 温差过大或养生不及时等易出现干缩裂缝,二是底座不牢,沉降不均匀造成的横向裂缝,三是吊装或堆码,受力支点不当造成的裂缝;

2.3.2 底板出现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到位的混凝土不密实,水泥砂浆或水泥聚集在一起,造成的干缩裂缝;

2.4 预制空心板几何尺寸与设计的几何尺寸不相符(主要是长度) 、 底座平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马虎,施工前、施工中、 施工后没有进行工序检测所致。

2.5 预埋件埋设位置不正确或漏设的原因:一是对桥梁设计图纸缺乏整体认识,二是设计图纸本身标注位置不明或预埋构件未设计在相应的图纸上。

3 如何做好质量控制

3.1 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坚持项目经理、 总工、 质检员、 工长及施工人员自上而下层层负责,在内部签订责任状。把各道工序施工、 自检内控及检测标准、 工序交接责任到人,层层把关。严格按施工规范、 技术标准做到精心组织、 精心施工、 严格自检自控,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

3.2 拌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为保证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用料准确,必须选用带有准确自动计量的拌和站。拌和站投入使用前,应调好砂、 石料及水的用量,并用标准秤核对是否准确,不准确应重新调试,直到准确为止。

3.3 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的要求

3.3.1 首先要保证其组成材料的质量,这是先决条件,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且经施工单位、 监理、 业主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钢筋及预应力钢材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 毛刺、机械损伤、 油污、 锈蚀、 死弯等缺陷。钢筋进场时,每批60t为一个取样单位,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及预应力钢材必须堆放在已经硬化的地面,且距地面高度大于 20cm,并用雨布严密覆盖,防止雨水和油污侵蚀。切割时严禁用电焊、 氧炔气,必须使用切割机切割。水泥按照配合比设计中使用的水泥品牌、标号使用。每批水泥进场时,须有出厂合格证,每400t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100t的要再一次取样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必须用仓库存放,且有防潮防水措施。砂、 石料进场后,必须堆放在已经硬化的地面上,不得直接置于土地上,使用前必须取样试验,不合格的砂、 石料不得使用。外加剂的使用,必须经过试验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后,才能使用,且外加剂掺量必须严格控制。外加剂须有专库存放,不直接放在施工现场。

3.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为了使混凝土密实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精心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使粗细集料组成的矿物质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混凝土拌和物达到配合比要求的水灰比、 坍落度, 28d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4 空心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4.1 空心板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混凝土整体性好,工作效率高。空心板施工工艺简易流程:浇注底座—— —定箍筋位置,绑底板钢筋——支模——— —浇注底板混凝土—— —铺放芯模—— —铺放、绑扎顶板钢筋—— —浇注腹板、 顶板混凝土—— —养生—— —拆模。

3.4.2 芯模采用橡胶气囊或采用可重复使用定型活动式组合型钢(木)模。芯模使用气囊极易上浮、偏位和变形,造成空心板顶部和侧腹板厚度不够。为保证空心板的几何尺寸,解决橡胶气囊易发生上浮偏位的问题:首先要使气囊的几何尺寸严格符合设计要求,且长度适宜。在使用前,先充气0.043~0.045MPa,放置4h,检查是否漏气,如果漏气,迅速修补。其次是保证气囊位置准确,气囊应采取加密定位钢筋的措施。采用定位钢筋固定(每1m一道,每隔2m设一道Φ18螺纹钢筋焊接于底面主筋上)。 如采用木芯模,为防上木芯模上浮,在其顶部每隔1~2m设置一道压杆,并用同标号混凝土预制块挤紧,严格控制浇筑的混凝土几何尺寸。内模防止漏浆,可用塑料布包裹并用钢丝扎紧,内模长度为每节 3~4m,拼接处可用油毡包裹。

3.4.3 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首先要钢筋制作、 安装位置控制准确,以保证每一层之间间距和确保钢筋骨架的刚度。注意绑扎顺序,绑扎工艺。

3.4.4 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空心板出现蜂窝、 麻面,甚至出现较大的空洞,其主要原因是侧腹板较薄,侧板又不好固定平板振捣器,施工中振捣器难以插入,振捣不均匀,模板漏浆造成的。为了控制空心板混凝土的质量,使空心板混凝土密实、 美观,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下列措施: 1)混凝土拌和物的配料必须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设备配料,由专人定时检查自动计量装置配料是否准确,材料用量偏差控制在:水泥±1%、 水±1%、 骨料±2%的范围;拌和时间必须满足要求。2)混凝土浇注的全过程都有专职的质检员进行现场质量控制,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使用;混凝土振捣采用了平板振捣,腹板用振捣棒振捣,保证混凝土不漏振,振捣密实。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的密实性,底板采用35型振捣棒插入底板振捣,振捣时要控制好时间和范围,避免过振或撞击钢筋,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底板混凝土密实,没有渗漏现象。每片板混凝土的浇注时间控制在3h以内。

3.4.5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达到初凝后即用湿麻袋覆盖,终凝后再洒水养护。洒水频率要求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并连续养生7d。混凝土养生期内,派专人进行养生,使空心板里外均保持潮湿状态,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形成过程中水化作用的需要和降低水化热,减少顶板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王新江.浅谈公路桥梁空心板的质量控制[Z].

[2] 黄文锋.浅谈桥梁工程预制空心板的质量问题与处治方法[Z].

上一篇:钢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探究 下一篇: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