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行政 多重监督宋朝官员任命书的制度密码

时间:2022-06-27 01:58:05

高效行政 多重监督宋朝官员任命书的制度密码

宋人说,“人主之职论一相,一相之职论百官。”那么宋朝君主任命一位宰相,或者说,宋朝宰相任命一位部长、州长、县长,需要走哪些程序呢?当然查阅文献记载,我们也能够了解一个大概,但文献的记载通常都比较简单,难以呈现详细的人事任免流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直接看到当时的官员任命书,就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粗略的缺陷了。

宋朝的官员任命书,叫作“告身”。根据授官形式的不同,宋朝告身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制授告身,通常由皇帝授命、翰林学士制词,用于对执政大臣的任命;一是敕授告身,由中书舍人草拟敕命、宰相机构直接除授,一般用于对中级官员的任命;一是奏授告身,由吏部注拟、尚书省具钞上奏,以御画奏钞授官,用于对中下层官员的程序性的转官。

但这三类告身目前都难得一见,因为入元之后,统治者曾“下令凡收藏宋告身者,悉投水火,有妄讦者,坐死”,导致许多宋朝告身都化为灰烬,存世量寥寥可数,保存下来的宋朝告身只有《司马光告身》、《范纯仁告身》等二三件,深藏于日本等地的博物馆。倒是2005年,从浙江武义的南宋墓中出土了一批文书,其中有墓主徐谓礼的告身录文十份;2015年匡时春季拍卖会上,也有两件南宋告身――《司马掣嫔怼贰《吕祖谦告身》公之于众。借此机会,我们终于有机会一睹宋朝告身的真容,见识宋朝政府任命一名官员的具体流程。

皇帝想封官 先过宰相关

现在,我们且以《司马掣嫔怼肺例,来重建宋朝宰相机构任命一位中级官员的全部流程。让我先将《司马掣嫔怼返娜文抄下来:

敕:右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司马:中户三家之赋,仅活一兵;步卒五人之粮,可赡一骑。此前史养兵之论,亦后人计费之言。悉仰给于度支,不伤于国力。然则统之民部,临以王官,庶乎其宜也。以尔性有通方,才无滞用,以大贤之后,为当世之称。前者占兰省之名郎,赞天官之武选,条理甚V,奸欺不生。式畴尔能,可司军赋。爰以国计之重,遂正版曹之名,委属盖优,钦对毋怠。可特授依前右朝散郎、尚书户部员外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兼提领措置屯田,赐如故。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乾道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侍中阙

中书令阙

参知政事(魏)杞

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蒋)芾

权给事中(陈)岩肖

中书舍人(王)

八月三十日午时

都事 时宗傅受

左司员外郎史正志

尚书令阙

尚书左仆射阙

尚书右仆射阙

参知政事(魏)杞

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蒋)芾

吏部尚书阙

礼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周)执羔

吏部侍郎阙

权工部侍郎兼权吏部侍郎

告:右朝散郎、尚书户部员外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兼提领措置屯田,赐绯鱼袋司马场7铍啡缬遥符到奉行。

主事杨安泽

权员外郎(李)彦颖

令史田允升

书令史陈士美

主管院(花押)

乾道二年八月三十日下

这是一份敕授告身。告身的第一段文字,为中书舍人起草的诰词,无非是一些程式化的文字,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核心意思就行了:三省(宰相机构)决定任命吏部员外郎司马澄“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兼提领措置屯田”。值得留意的是诰词后面那一列长长的署名,那里才隐藏着宋代人事任命制度的密码。

宋代在元丰改制后,以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为三省最高长官,但此三职一般都虚置,几乎从未任命过,遂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例兼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右仆射例兼中书侍郎,为中书省长官。所以,我们看《司马掣嫔怼飞系摹笆讨小庇搿爸惺榱睢鼻┟处,都填上“阙”字;作为副宰相的参知政事魏杞、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蒋芾二人,则代表相权在告身上签字(第一、二个签名),表明这次敕命的机构是宰相(而不是皇室)。依照宋制,尽管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但必须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用宋人的话来说,“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

那么皇帝能不能绕过宰相,直接下诏给某人封官呢?理论上皇帝是可以这么干的,这叫“御笔”、“手诏”,但宋朝皇帝的这类手诏往往会受到臣下抵制,甚至被宰相扣留下来,不予颁行。如宋仁宗耳根与心肠都比较软,时常听了身边人的一些软话,便发手诏要给他们升官。但宰相杜衍对皇帝私自发下的手诏,一概不予放行,“每积至十数,则连封而面还之”,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称赞他“助我多矣”。

《司马掣嫔怼飞系牡谌个签名“权给事中陈岩肖”,是这次敕命的审核人。宋朝的给事中拥有封驳敕书的法定权力,如果陈岩肖认为朝廷对司马车娜蚊极不合适,他完全可以拒绝在敕书上签字,封还敕书。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南宋建炎年间,宋高宗欲将御医王继先封为“武功大夫”,旨下,被给事中富直柔驳了回去。富直柔说,以伎术官换前班,法所不许,恕我不予通过。高宗吩咐宰相说,“此为特例,继先诊视之功实非他人可比。可特令书读行下,仍谕以朕意。”但富直柔再次拒绝在敕书上“书读”,即签字通过。最后高宗只好收回成命:“直柔能抗论不挠,朕当屈意从之。所有已降指挥可更不施行。”

中书舍人可拒绝皇帝和宰相

第四个签名“中书舍人王蟆保则是任命司马车碾肥樾行人。依宋朝体制,中书舍人如果不同意此次任命,也有权拒绝宣行;而如果中书舍人不宣行,敕书便不能取得法律效力。当然,也就不会有我们看到的这份《司马掣嫔怼妨恕

王笠埠芸赡苁钦獯坞访的起草人。中书舍人起草敕命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君主或宰相先向值日的中书舍人授命:小王,拟提拔司马澄“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你起草一份敕书吧。然后,中书舍人根据君主或宰相的意思起草敕书。如果中书舍人不赞同对司马车娜蚊呢?他可以拒不起草,这叫作“封还词头”。熙宁年间,宋神宗与王安石欲将秀州判官李定(这是个小人)提拔进中央担任监察御史里行,但中书舍人宋敏求坚决拒绝草诏,并提出辞职;神宗命第二位中书舍人苏颂来起草敕书,但苏颂也封还词头;神宗还是坚持要任用李定,但第三位中书舍人李大临还是拒绝起草任命状。最后皇帝与王安石将中书舍人全换了人,才顺利完成对李定的任命。然而,李定屁股尚未坐热,又给台谏官弹劾下台了。

任命司马车碾肥槭悄纤吻道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起草的,在完成了审核、宣行的程序后,于“八月三十日午时”送达负责执行的尚书省。第五个签名“都事时宗傅”就是接收这份敕书的尚书省行政助理,然后他将敕书送到上司“左司员外郎史正志”处,史正志也留下了签名,即告身上的第六个签名。

前面说了,尚书省首长尚书令通常虚置,当时尚书左、右仆射也是阙员,因此告身上的“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处,均注明“阙”字。作为副宰相的魏杞与蒋芾此时又代表尚书省,再次在敕书上书衔署名――第七与第八个签名。

尚书省长官签字后,这份对司马车娜蚊敕书又下发到吏部。由于当时吏部尚书与吏部侍郎均阙员,便由“礼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周执羔”与“权工部侍郎兼权吏部侍郎”(此处名字辨识不清)签字(第九与第十个签名)。

台谏官可追缴敕书

至此,任命司马车碾肥樽咄炅巳部的行政程序,正式生效。――但是,且慢。如果这个时候还有人反对对司马橙蚊,有没有合法的途径阻止司马匙呗砩先危坑小Mü台谏官追缴敕书。宋朝特别是宋仁宗朝的台谏,是特别牛的,仁宗皇帝曾说,“台谏官见(诏令)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仁宗朝初期,因皇帝年幼,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刘后的姻亲钱惟演“图入相”,监察御史鞠咏极力反对,说“今若遂以(惟演)为相,必大失天下望。”钱惟演仍不死心。鞠咏便跟谏官刘随说:“若相惟演,当取白麻廷毁之。”意思是说,如果太后真的任命钱惟演为宰相,那咱们就将除拜宰相的制书(白麻)当廷撕毁。惟演闻知,只好灰溜溜走掉。

不过,似乎并没有人抗议朝廷对司马车娜蚊。因此,在敕书走完行政程序之后,很快就进入将敕书制成告身的技术性流程。宋朝的告身一般以绫锦书写,盛以锦囊,由官告院制作、授给。《司马掣嫔怼飞厦娴淖詈蠹父銮┟:“主事杨安泽”、“权员外郎李彦颖”、“令史田允升”、“书令史陈士美”,都是制作这份告身的官告院官吏。文末押印的“主管院”,其实就是官告院。

《司马掣嫔怼分谱鞒隼吹氖奔湮“乾道二年八月三十日”,距中书舍人起草任命状之时,不过两三天。可以看出来,尽管宋政府对一位官员的任命需要走非常繁复的程序,但工作效率看来并不算低,三天下来,便将全部程序走完了。

上一篇:安徽博物院藏《太平山水图》赏析 下一篇:田瑛 提灯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