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感的英语教与学

时间:2022-06-26 10:55:22

有情感的英语教与学

摘 要:情感化英语教学也就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与学 情感化 教学途径 教学原则

每个人都有情感。所谓情感,就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特定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人便会产生相应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喜悦、快乐、热爱等;特定的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相应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悲伤、憎恨等。肯定的情感体验能驱使人去积极地行动,相反,否定的情感体验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这两种性质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情感化英语教学也就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一、情感化英语教学的起因

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我们能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思想、进行日常的情感交流,而作为外语的英语,它的语言功能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被大大地削弱了。长期的正规教育,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严格细致甚至有点钻牛角尖的题海把学生和教师都搞糊涂了。英语长期以来只被作为一门学科。一门没有感性的学科而存在于教学中,它作为语言所具有的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功能以及语言本身所特有的美都在题海战术中渐渐地被弱化了,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所教语言这一工具与学生进行有效地双向交流,而是把语法、语言点揉碎了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单纯地把它们作为知识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知识传授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你灌我输的单向活动,而不是师生间活跃、充满感性的互动式活动。

二、情感化英语教学的途径

1.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就是情感交流的主阵地。英语教材的改革,为课堂情感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文的丰富的教材内容为师生情感交流提供了多样化的载体。英语课堂活动大部分是在一个特定情境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生动的情境设置若能加上英语教师感情丰富的语言,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单一、呆板的教学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厌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亲切感、兴奋感、成就感、受关注感。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这些情感呢?一篇篇形式相连的教学材料经过教师的指导,可转变成短剧表演、看图说话、连锁操练、角色对话、采访、辩论、讨论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教学情境更易让学生进入。适当补充一些由教学内容延伸开来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阅读材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不仅能对人物有一定的理解,同时也能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爱憎,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上唱主角的是学生,语言练习的操作者也是学生,教师应该起到一个串导的作用,并且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激发他积极的情感。

2.课余英语活动的适当开展能进一步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课余英语活动,是对课堂45分钟的进一步跟进,如果能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有趣的课余活动,能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脑筋急转弯、猜谜、表演、猜字、游戏等都是学生喜爱的英语活动。对于一些名家名著和明星,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介绍一些英语阅读材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Jordan's Statements帮助学生了解著名球星乔丹的心声;Country Singer使学生看到用简单英语描写情感的细腻笔触。同时,我也会尽可能教学生一些英文金曲,指导学生背诵一些英文诗歌和散文,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好学生之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你会更了解学生,更贴近学生,感情近了,你说的话学生会容易接受。课余的进一步交流也为课堂融洽的气氛作了良好的铺垫。

3.作业批改是教师对学生认知目标审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进行纸上交流的一个过程。以往的作业批改,都是教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最多也只是在后面写上个不冷不热程式化的Good,机械地打上A、B、C、D和日期,完全是一种流水作业,学生拿到了批改后的作业也只不过是看一眼分数就将本子扔在一边了,并不能起到作业应起到的作用。现在,我在作业批改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情味儿,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善意的玩笑,或者画一张简笔画,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在纸上跟我进行交流。对有的学生会写"No pains,no gains";有的我会写“If you find three mistakes in your work,you will get a small present,"。对学生的作业满意,我会画一张笑脸,若是学生犯了不该犯的错误,笑脸就变成了哭丧的脸,不要以为简笔画是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的专利,紧张而有点枯燥的高中生活更需要适时地轻松一下。当学生紧张的神经被你这种善意的玩笑触动时,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就逐渐缩短了,学生会觉得你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原来教师也有一份童心。这种亲切的情感毫无疑问会促进你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化英语教学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这也是情感化教学最重要的原则。过去的以师为尊的课堂往往导致学生有话也不敢说。情感化英语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跟学生站在同一线上,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愁学生之所愁,走近学生,你才会更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更了解影响他们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凋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多地表现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甚至“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儿童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当作学习的机器,就不断面临分数的裁决,他们的自由和愉快从学校的课堂上一点点地流失。现代化教育呼唤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有可能进行顺利的情感交流,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2.主体性原则。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同样也应遵守学生为主的原则。情感体验的主体者应该是学生,情感交流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的情感因素只有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时,才会对教学起到调节作用。

3.欣赏性原则。情感因素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才会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如成就感、自信心等。而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欣赏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学生,不管他的成绩是好是坏,做教师的都虚该努力去挖掘连学生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的闪光点,加强他的自信心,促进他的成就感。

上一篇: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下一篇:语文教学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