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拓展与延伸

时间:2022-06-26 10:35:37

语文课堂上的拓展与延伸

前几天听了几节语文课,对于课堂的结尾感受颇深。

几节语文课几乎全是按照我们学校的“三步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的。课堂上先是“激趣定标,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用新颖多样的方式导入课程;再根据课程要求出示本节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简单的自主学习指导;然后学生们根据目标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之后,是师生互动,主要是由教师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全班交流,共享学习成果。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是一些浅显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自主解决。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合作质疑,问题探究”,教师让学生分组完成教学目标当中稍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并在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果及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解决。老师给学生班内质疑的时间,师生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个环节是“反馈检测,拓展延伸”,这一过程实际也是课堂检测的过程,是针对学生这一节课的收获所进行的检测评价。先是由老师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试卷测验、实践操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然后生生互评,当堂反馈。在最后的环节中,教师布置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运用、由语文到生活的拓展延伸性课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纵观三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尤其是前两个环节更彰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热烈氛围,课堂效果也很不错。

但在最后的 “反馈检测,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上,却略有瑕疵。几节课的共同做法不外乎两点,一是发给学生一张试卷,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二是布置一个跟课文内容相关联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当堂作文。

两种做法我觉得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一种做法名义上是反馈检测,实际还是离不开当堂考试的嫌疑,而且,考试题目都是在课堂上经过了师生辨析,已经达成了统一意见的,再次出现在试卷上,一有重复教学内容之嫌,二有鼓励学生机械记忆之嫌。所以并不是可取的做法。

第二种做法实际是在完成由“听、说、读”到“写”的升华,初衷很好。但从老师布置的写作课题看,很不恰切,比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就让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真正的叔叔回来了》;学了《敬畏自然》就让学生写《挑战自然》,前者任务太大,当堂完成是不可能的;后者完全违背了课文的主旨,背离了课文的人文教育思想,没有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那么,怎样准确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呢?如何开放语文课堂教学,把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向生活靠拢,向实践延伸”的大语文教学观呢?本人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要体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就是语言和文字,人文就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的文化内涵。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不能离开语言文字,不能离开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素养的的培养。

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不要一味只是注重“写”的练习,而“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运用得最多的表达手段,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强调在课堂上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比如,学了《背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是什么?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可以给学生一个假设,真的于勒回来后,各色人物都会说出怎样的话来。

二、要灵活地组织运用好综合性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将课内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还要注意搜集整理,组织课外活动,去拓展语文课程。

比如,学了《周庄水韵》,我就让学生给家乡的景点写导游词,每学期总是要组织几次周末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一定完成每单元后边的综合性学习任务,绝不含糊。

至于课堂上的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不妨就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程序、活动效果等等。

三、要合情合理地把握课文主题

我认为,要想使一节课中的“拓展延伸”恰倒好处,合情合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吃透课文,把握好文意,深刻领会课文的人文思想。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一篇邵燕祥的诗歌《致空气》,我跟学生第一次学习这首诗歌时,在拓展延伸中,想当然的根据题目,让学生去读舒婷的《致橡树》,结果学生读了几遍,也没有读懂。当我说明这是一首爱情诗时,学生倒是非常的活跃,但却有悖于《致空气》的主题,学生根本就拐不过弯来,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将本文的写作特点也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当做学习的重点,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比如向日葵、蜡烛、太阳等一些事物的象征意义,效果就比较好。

四、在内容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主题的挖掘就不能太深奥,不能超越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所以,建立在课文主题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就更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九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废墟的召唤》,主题是通过凭吊历史遗迹,抒发作者内心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这一主题,我觉得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明显的有点拔高。在跟学生第一次学习该文的时候,课堂最后的拓展延伸,我设计了一场辩论:对于圆明园,你觉得有没有必要修复起来?还借用了人家的答案去引导学生(复建派:重现圆明园的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圆明园所无法比拟的。)可是,初中学生显然对这一话题还很感陌生,我所精心设计的辩论会,演变成了一连串的课堂疑问。

第二次学习该文的时,我在设计拓展延伸的内容时,只注意了本文独到而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就让学生依据“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什么样的景就会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布置一个写作小片段:男女生分别写被老师表扬和被老师批评后,放学回家时的路边景物,既是一种合作学习,又切合本文的写作特点,学习了景物描写的方法。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并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延伸拓展”,更不是随意的教学环节,它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切合课文的主题内容,更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高质量的“拓展延伸”既要深刻体现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又要灵活地使用多种方法,还要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文的主题合情合理地结合起来,和综合性学习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精心锻造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不仅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为学生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浅析文化影响下的英汉习语翻译 下一篇: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教育及其改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