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包装的趣味性

时间:2022-06-26 08:08:52

谈儿童包装的趣味性

摘 要:儿童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儿童产品作为现代商品的一个重要分支, 和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包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儿童包装引发儿童好奇心理的增长,其造型对儿童有着强烈的亲和力和趣味性。

关键词:儿童商品;包装设计;心理需求;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96-01

我国儿童用品的包装设计在造型、色彩、功能等方面大多借鉴国外的设计,原创因素较少难以提升品牌形象。很多企业在设计儿童产品包装时,因把握不住商品包装的基本特性,设计出的包装缺乏童趣,影响了商品的销售。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儿童包装趣味性设计的肤浅看法。

一、当前儿童包装存在的弊端

(一)造型单一,缺乏创意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和喜好主要由直观刺激引起,对商品的注意和兴趣主要来自于商品外观因素的影响,趣味、独特的造型是吸引其注意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儿童产品包装形式单一,多用盒式、袋式或桶式包装,在结构造型形态上缺乏趣味性,单一的结构难以满足儿童好奇的消费心理。儿童的认知能力形成较晚,但儿童对于产品的包装最为敏感。单纯的以卡通形象来作为吸引儿童的手段已经不起作用了,平面的卡通形象不及立体的卡通造型来得抢眼、直接。

(二)色彩凌乱,缺乏童趣

儿童食品包装色彩大多都会采用比较饱和的色彩进行简单的拼凑,色彩比较鲜艳,不太符合儿童对于色彩的审美偏好。过多的颜色将使装饰设计色彩显得凌乱无序,即人们常说的“花”了。图案雷同、图形随意摆放且粗制滥造、色彩凌乱,丝毫没有新意与生气,完全忽略了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爱好,缺乏针对性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二、儿童包装趣味性设计方法

(一)仿生物色彩,吸引童趣

儿童包装用品的点缀色彩要求视觉冲击力相对较大,在设计上应尽量选择一些明度较高、色彩鲜艳的色彩,如白色、黄色、鲜红色、玫瑰红色、橙色、蓝色、群青色、绿色等。仿生物色彩设计是通过对生物体的模拟和演变来进行的,生物色彩采用色素成色原理进行包装色彩设计可以真实地反映食品的自然特征。以儿童为主,充分考虑儿童的视觉认知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进行个性化和系列化设计,使基于视觉认知的儿童用品包装既有实用性也有艺术性。如:儿童桔子软糖包装设计,可以采用生物成色原理仿生设计,使橙色对软糖产品成色,用透明包装纸设计的小包装,精致美观,把桔子软糖清晰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桔子的特征更加生动。整个色彩反映真实的桔子实物的特征,设计非常的深动,鲜活,把桔子的内部结构特征展现得一览无余,个性化的包装形式和绚丽色彩的诱惑吸引儿童消费。高纯度的色相相对比较热烈、视觉感受更鲜明,自然使画面欢快活跃、冲击力强、感召力大。尽量避免用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

(二)玩偶造型,回味童趣

玩偶造型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将“玩偶”概念借用在儿童糖果中,制作成适合于儿童的“玩偶”形象,把“玩”的度与“食”的量相互结合起来。儿童包装设计图形造型,运用夸张的手法非常重要,要在突出图形的特征上下功夫,夸张要合乎情理,达到形神兼备,创造出形式美和趣味性。图案设计要考虑到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要表达的商品信息直接、清晰的用图案设计的形式传达出来。如:以十二生肖的动物偶型做儿童玩偶糖果,可以其亲和力增强“玩”与“食”的趣味性,以各种儿童糖果“玩”的乐趣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在外包装的大盒上设计成牙齿形状,辅以文字,小心蛀牙。可以教育儿童的预防龋齿,保护牙齿。这种以观看、赏玩为主的玩偶包装,促使儿童以“玩”为主、以“食”为辅的过程,显然有效地控制了儿童对糖果的食用量。

(三)创意开启,张扬童趣

儿童会因为包装的开启方式的简易性和趣味性,从而产生购买欲望最终导致购买行为的发生。儿童好动且注意力易涣散的特点,从儿童自娱自乐的绘画中不难看出儿童喜欢把画面画得满满的,不留空隙地涂鸦各种“稀奇古怪”的图形。采用拟态纸盒造型,反映出了三角形、梯形、圆形、柱形等多种灵巧、新颖、美观的包装结构,对儿童消费者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突出商品品牌特点,提升商品的知名度,符合儿童的审美倾向和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儿童食品包装开启一般只需抽开包装的折叠面盖即可展现包装的内容,易开易闭,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张扬了孩子的童趣。

总之,儿童包装中的图形设计很重要,应追求文化、流行、自然、童趣、时尚、简洁、绿色环保,设计的活泼生动、内涵丰富,使人印象深刻,令人一看就会觉得很美,进而购买商品,符合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玲玉.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人性化特征[J].现代装饰(理论). 2011(05):49-50.

[2]李茜.论儿童食品包装的趣味性[D].四川大学,2005(02):1-34.

上一篇:探讨现代服装设计中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应用 下一篇:当设计“爱上”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