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6-26 06:24:07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河北省泊头市寺门村中学)

摘 要:初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所以初中物理教育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用创新的教育模式代替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和策略,与各位同仁交流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思维

初中是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开始,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大学的兴趣培养打下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学是一门讲究物理学空间性、物理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在初中属于一门新的学科,其教学活动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考验。所以,必须正视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做出改进,将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接受物理,爱上物理,这是我等初中物理教育者当仁不让的责任。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

物理与其他需要背的语文、英语等科目不一样,学习物理需要物理思维,而物理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在理解和掌握之后进行不断练习和不断探索才能实现。而现在教师需要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就不得不加快讲课进度,减少和学生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把物理当做一门记忆性的学科,无法理解物理的真正奥妙,也就无从提起学习兴趣。

2.实验性教学被弱化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所有的公式、定理都是在大量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支撑下总结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实验部分的物理课是不完整的。但是现在许多学校不重视物理实验,没有符合标准的物理实验室,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做简单的演示。一些资金充足的重点学校,面对中考的压力,物理排课也很少,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喜爱只能“望梅止渴”。

3.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现在许多物理教师还采用老一套的教学理念,认为只要把自己该讲的讲了就行了,这种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教学了。学生喜欢的是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的氛围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以后的物理思维的养成。

二、初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1.改善方法,转变思路

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渴求也很强,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思路,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许多知识在生活中都有体现。教师在上n时应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讲“浮力”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放几组图片,比如:鸭子浮在水面,气球升上天空,船在水面上航行等。通过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出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这种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在生活中有多种具体的表现。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提出的,也可以讲讲阿基米德的故事,由“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这句名言,可以引出著名的杠杆定律。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2.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将实验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上课时应充分用实验现象来证明定理,向学生展现物理是科学的,严谨的。

比如,在学习“惯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一个硬纸板盖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在上面放一个鸡蛋,当快速抽掉硬纸板时,学生看到的现象是鸡蛋径直掉进了水中,而没有随硬纸板滑落。可以先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归纳引出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这样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惯性及其所诱发的现象,加深了对惯性的领悟。

3.抽象问题具体化

物理教学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比较抽象的,比如“磁场”,在生活中没有人能看见磁场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它并不像我们在纸上画的磁场那么简单。但生活中又处处受到磁场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磁悬浮列车的原理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磁场的巨大魅力和带给我们生活的巨大改变,对物理充满崇敬就会让学生更加上进。比如在讲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内容时,可以找一个鼓面,敲击让其发出声响,再用手按住鼓面,让其停止振动,学生就会发现声音立刻就停止了。这种直观的感受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是发展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培养物理思维的重要阶段。初中物理教师要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改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銮芹.浅析初中物理教学问题与策略[J].卷宗,2016(6).

[2]吴迎利.分析教学问题,探寻授课策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旬),2015(5).

上一篇:探究如何合理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下一篇:浅谈培养高中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