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评测指标体系的研究

时间:2022-06-25 11:06:57

高职校园文化评测指标体系的研究

【摘 要】为客观地评测高职校园文化健康水平以及所处阶段,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出发针对高职校园文化建立含有9个二级和42个三级指标的评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工具对指标体系分别进行动态和静态的量化分析,根据动态量化分析得倒的综合值可以判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得到进一步完善,而根据静态量化分析得到的综合值可以判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所处的阶段。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 评测体系 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89-03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想建设良好的高职校园文化,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样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处于健康状态的,也就是要对高职校园文化进行科学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为此,应建立高职校园文化评测指标体系。

一、高职校园文化一级指标

在充分了解高职校园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为体现高职校园文化系统的层次性、科学合理性以及全面综合性,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采用AHP层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研究需要,建立三级指标体系。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便,将各级指标加以编号。

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所有的组织文化都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因此可以将这四个层次划分作为高职校园文化评测一级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Ⅰ.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作用的印记反映,具体表现为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Ⅱ.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内建筑物、道路、景观、服饰、标语等。

Ⅲ.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形成社会凝聚力,从而深刻影响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产物和物质文化的工具,一方面构成了人类行为的习惯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或主导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变迁。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类规章制度。

Ⅳ.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指群体中个体行为延伸出来的文化和渊源,是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校园行为文化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工作作风、工作目标、师生文化素质、师生精神面貌等文化特征,直接影响教育及教学的开展和成效。

一级指标具有普适性,还不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二、高职校园文化的二、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用R加以编号,为方便计算统计R后带上1、2、3…序号以示区别。高职校园文化三级指标是反映其对上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所以用Rij来编码(具体内容见表1)。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层下属的二、三级指标

R1.高职校园精神。这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谋求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反映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高职校园精神下属的三级指标有:学校凝聚力、职业精神的选择、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相容性、师生对学校愿景描述的相似性、师生主人翁责任感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高职教育价值观。

R2.高职教育哲学。高职教育哲学下属的三级指标有:创新观念、民主观念、求真观念、社会观念。

(二)高职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层下属的二、三级指标

R3.组织结构。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下属三级指标有组织机构合理度、组织整体运行效率、信息沟通畅通率。

R4.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下属三级指标有规章制度完善度、规章制度执行度、规章制度人本度、管理层学习与创新能力、薪酬制度合理性与公平性、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层下属的二、三级指标

R5.校园环境面貌。高职院校校园环境的下属指标有与上级主管部门关系、校际之间的关系、校企合作的深度、企业环境仿真度、校园建筑及道路人文气息、卫生安全设施设备健全程度、标示系统完善程度、校园整体形象社会认可度。

R6.学生综合素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下属的三级指标包括在校学生遵纪守法情况、在校学生团体活跃度、双证制通过率及毕业率、社会对毕业学生认可度。

(四)高职校园文化的行为文化层下属的二、三级指标

R7.教研行为。高职院校教育行为下属的三级指标有课题授课行为、实验实训行为、公开课及其他教育行为、技能大赛行为、承担课题情况、情况。

R8.招生就业行为。高职院校招生就业行为下属三级指标有第一志愿填报率、招生报到率、就业率。

R9.公益行为。高职院校公益行为下属指标有青年志愿者行为、捐赠资助行为。

表1 高职校园文化健康度评测体系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精神文化 高职校园精神R1 R11.学校凝聚力

R12.职业精神的选择

R13.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相容性

R14.师生对学校愿景描述的相似性

R15.师生主人翁责任感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R16.高职教育价值观

高职教育哲学R2 R21.创新观念

R22.民主观念

R23.求真观念

R24.社会观念

制度文化 组织结构R3 R31.组织机构合理度

R32.组织整体运行效率

R33.信息沟通畅通率

管理制度R4 R41.规章制度完善度

R42.规章制度执行度

R53.规章制度人本度

R44.管理层学习与创新能力

R45.薪酬制度合理性与公平性

R46.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物质文化 校园环境面貌R5 R51.与上级主管部门关系

R52.校际之间的关系

R53.校企合作的深度

R54.企业环境仿真度

R55.校园建筑及道路人文气息

R56.卫生安全设施设备健全程度

R57.标示系统完善程度

R58.校园整体形象社会认可度

学生综合素质R6 R61.在校学生遵纪守法情况

R62.在校学生团体活跃度

R63.双证制通过率及毕业率

R64.社会对毕业学生认可度

行为文化 教研行为R7 R71.课题授课行为

R72.实验实训行为

R73.公开课、讲座及其他教育行为

R74.技能大赛行为

R75.承担课题情况

R76.情况

招生就业行为R8 R81.第一志愿填报率

R82.招生报到率

R83.就业率

公益行为R9 R91.青年志愿者行为

R92.捐赠资助行为

三、高职校园文化健康度评测指标的处理

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动态发展性,对其评价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弱化这种影响,需要对上述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高职校园文化的健康状况,并知晓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通过进一步改善提高高职校园文化水平,提高校园文化在师生们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按照处理此类问题的通用办法,我们可以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确立。具体权重确立有两种选择,即根据的重要程度采用1~9标度法。

(一)高职校园文化健康度评测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需要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这是人的认识多样性和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公式CI计算一致性指标;

2.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中查找RI;

3.根据公式计算一致性比例CR。

当CR

(二)高职校园文化健康水平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测算高职校园文化健康综合水平。

1.计算高职校园文化动态的综合水平。这需要完成如下两种数据的计算,即将各位专家或参与调查者的评估值的平均数作为参考值,以及计算年度综合评价值。首先,我们确定单个指标值,其中:X――评价指标的序数;n――评价时间(年)。若是正向定量指标,采用公式={}/,其中y为年数;若是负向定量指标,采用公式={}/;对于适中的指标,先确定y年内的适中值=(1/y),再将当年发生数与之比较,若≤,则有=/;若≥;则有=/;对于定性指标,就通过德尔菲法估算出,可取各位专家评估值的平均数作为参考值。其次,我们设该高职校园文化健康水平年度综合评价值为Ht,各个指标的权重为Fi,y=42,则有:Ht=100×。采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高职校园文化的健康水平可以得到一个从0到100的值。值得提醒的是所得到的Ht并不表示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健康水平是否已经达到某种阶段,而只能判断高职校园文化的健康水平是进步还是退步,所以此数据是用于纵向比较的。

2.计算高职校园文化静态的综合水平。对高职校园文化健康水平作静态的评价分析,可以判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处于哪个阶段。具体方法是:首先,成立咨询专家组,每一个专家都为42个指标确定一个值Mi,再取所有专家所定值的平均数为标准值Ri,即Ri=,其中n为专家数。其次,采用公式计算单指标的静态评价值,其中l≤i≤42。最后采用公式Hi=100×来获得总体评价值Hi,其中F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总权重。Hi的值在0到100之间,该综合值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高职校园文化健康水平。

根据我们测算,当0≤Ht≤40时,该高职校园文化处于混沌期,在这一阶段高职校园文化的很多指标值为零,如没有设立高职校园文化机构,没有安排文化建设专员,没有学校内部刊物,更没有高职校园文化专项资金投入,没有自己的SCI系统,没有自己的内部网站及OA系统,更谈不上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当41≤Ht≤50时,该高职校园文化处于初建期。在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开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始有了零星的资金投入,注重校园行为规范建设,开始建设本校SCI,但并没有形成系统性,尽管综合分值超过40分,却仍然偏低。

当51≤Ei≤70时,我们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处于发展期,这一阶段学院重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设立了专门的校园文化机构,组织校园文化建设专职员工,创办包括学报在内的校园刊物,系统地且有规划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各部门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沟通网络畅通,校园气氛融洽,开始形成达成共识的价值观体系。

当7l≤Ht≤90时,说明该高职校园文化处于成熟期,这个阶段,高职校园文化已经融入师生的血液,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环节都体现出校园文化,师生的行为基本可以体现校纪校规,学校的价值观深入师生内心,社会美誉度迅速提升,学生报考率及报到率都较高,教师以在该校工作为自豪,学生为在该校上学为自豪。

当9l≤Ht≤100,我们认为该高职校园文化处于夕阳期。由于高职院校的建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过25年的,所以调查中还没有高职院校综合值Ht超过90分的。参照企业我们认为,处于此阶段的高职院校师生过于满足校园文化的现状,沉醉于学校的办学成功,认为本校的校园文化即为标准文化……此时,尽管综合分值很高,却说明一些文化理念已经过于强势,反而束缚了师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

本文初步构建了高职校园文化健康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借用AHP分析工具确立了评价方法,为高职学院相对准确地评估高职校园文化健康水平提供了一个参考工具。其中,纵向比较综合评价值可以判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比以前的进步程度;静态综合评价值则可以判断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大致处于哪一个阶段。而且,通过此方法,可以发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为完善和发展校园文化找出着力点。

【参考文献】

[1]何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满意度测评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2(4)

[2]张婷.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研究――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夏立明,李晓倩.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

[4]王莲芬.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曾昊,马力,王南. 企业文化测量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作者简介】范后生(1971- ),男,安徽怀宁人,硕士,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企业文化。

(责编 卢 雯)

上一篇:课改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广西节庆旅游课程开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