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问题的判断及对策

时间:2022-06-25 08:49:21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问题的判断及对策

【摘要】盈利质量是公司盈利水平的内在揭示,是在盈利能力评价的水准上,以收付实现制为计算基础,以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基本依据,通过一系列现金流量指标的计算,对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修正和检验,对公司盈利状况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综合分析,从而反映公司获取的利润品质的一种评价结果。

【关键词】影响盈利因素 判断方法 对策

一、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因素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是决定盈利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有稳健(或保守)和不稳健(或乐观)之分。稳健的选择所产生的盈利与乐观的选择所产生的盈利相比,前者通常不会高估现实和未来的业绩,因此通常被认为是高质量的。例如在物价上涨时,存货核算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应收账款核算中计提较充分的坏账准备等,都是稳健主义的做法,对其盈利的质量通常给予较高的评价。此外,还应关注会计政策的持续性、是否过度稳健、是否存在会计政策的不当使用问题。

(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

盈利的持续稳定性表现在收益的水平是稳定的或收益增长趋势是稳定的,没有剧烈的上下波动。持续稳定的收益流所产生的盈利的质量较高,反之,则较低。在分析评价盈利的持续稳定性对盈利质量的影响时,应关注主营业务收益是否稳定、是否为经常性项目、内部交易的范围,是否与管理者的意愿相关,避免管理当局调节收益。

(三)现金流量的匹配度

现金流量是决定盈利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盈利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现金流。这就要求:

1.会计上反映的销售应能迅速转化为现金。

2.公司在业务稳定发展阶段,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当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四)其他因素影响

除了以上因素,还包括:资产质量、税收政策、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均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二、盈利质量的判断方法

(一)直接阅读法

仔细阅读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项目,尤其注意与经营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同时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有关项目对照分析。比如: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高于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表明公司获现能力强。

(二)结构分析法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

1.流入结构分析。在现金总收入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绝对比例,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税)占100%,这充分说明了主营业务收入是公司现金流入的最重要来源,该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突出、主要依靠自身创造的现金流入量生存和发展的公司。

2.流出结构分析。在现金总支出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占绝对比例,说明公司现金流出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3.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于1,表明公司1元的流出可换回大于1元的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值为小于1,则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比值大。我们还可以将流入和流出结构进行历史比较或同业比较,将会得到更有意义的信息。

(三)指标分析法

1.分析盈利现金比率。该指标计算公式为: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大,公司盈利质量就越高。如果该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的销售收入,可能发生现金短缺。

2.分析销售收现率。该指标计算公式为:

销售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00%

该指标比值越大,表明主营业务收入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就越强,以应收账款形式存在的销售收入就相对较小。

3.分析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该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公司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创造现金的能力,同时也反映公司最大的分派股利的能力。

4.分析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该指标计算公式为: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该指标反映公司每元资产创造现金的能力,用来评价公司全部资产的质量及其运营效果。它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资产报酬率,即总资产运营效率。

(四)投资者分析和运用现金流量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只有这样才能综合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质量。

2.要与公司及其主导产品所处阶段结合起来。如在筹建、投产初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往往是流出量大于流入量,这是正常现象;而在运营的成熟期或大生产期,现金流入的能力应相对大些。

3.应和同行业同一时期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同一行业现金流量连续几年都是负数,可能是该行业处于发展期或衰退期,对处于衰退期的公司进行投资要慎重。

三、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对策

提高盈利质量的关键是要规避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行为,以及提高公司内在的盈利能力。要解决盈利质量问题,应加强两个方面:外部治理及内部控制。

(一)继续完善外部治理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外部监管对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从根本上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1.完善相应的会计规范

从2007年执行的新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公司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法制还不健全,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允价值的正确使用。

2.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注册会计师应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切实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确保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降低审计风险;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券商、交易所等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发现问题的查处力度,增加上市公司和证券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

上一篇:关于我国证券市场证券交易税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温州民间借贷之风过后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