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EC投资顾问业务最新规定及启示

时间:2022-02-24 06:04:50

美国SEC投资顾问业务最新规定及启示

【摘要】SEC了新的投资顾问规则,文章论述了该规则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中国投资顾问法律法规的现状,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SEC 投资顾问 佣金合同 投资者保护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月15日了一项对投资顾问业务的最终规则文件No.S7-17-11,该文件于2012年5月22日生效。该文件调整了原1940年的投资顾问法案中有关限制投资顾问和客户签订以业绩为基础的佣金合同的规定,以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

一、文件No.S7-17-11的背景

1940年的投资顾问法案限制投资顾问以任何方式和客户签订以资本收益或资本增值为基础的佣金合同,防止投资顾问鼓励客户从事高风险投资。美国国会于1985年修正了该法案:当投资客户的提供给顾问管理的金额至少有50万美元或者投资顾问有理由相信客户的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时投资顾问可以和客户签订以业绩为基础的佣金合同。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SEC于1998年将上述美元账户阈值从50万美元提高到75万美元,净资产从100万美元提高到150万美元。

2010年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修正了投资顾问法案,要求SEC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将美元账户阈值调整到100万美元,同时要求在计算净资产时将个人住宅排除在外。2011年7月SEC了一项规则将美元账户阈值调整到1000万美元,净资产标准调整到200万美元。

二、文件No.S7-17-11的主要内容

文件No.S7-17-11主要有以下3项修正案:

(一)调整通货膨胀对美元账户阈值和净资产标准的影响

第一,调整美元账户阈值使之适用于当前的投资顾问,即在2011年7月规则将美元账户阈值调整到1000万美元,净资产标准调整到200万美元。

第二,SEC会每5年调整一次美元账户阈值和净资产标准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三,新修正的规则明确以后期间调整通货膨胀影响应参照美国商务部发行的个人消费支出索引,并以1998年调整的标准为计算基础。

(二)评估“合格客户”净资产时将个人住房排除在外

SEC认为私人住宅的价值与个人的财务经历和能力的相关度很小,但房屋的现行市场价值与需要偿还的住房贷款的相关度很大,而不是作为投资的资本。另外,流动性差也导致私人住宅承受风险的能力不佳。因此,私人住宅评估“合格客户”净资产时将个人住房排除在外。该规则与SEC其他规则相一致。

(三)修改该规则的某些过渡条款

过渡条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已存在合同关系破裂的损失,具体包括两点:

第一,如果在SEC注册的投资顾问在法案生效前签订了以业绩为基础的佣金合同,并且签订时符合当时的条件,那么合同仍有效,但对于新加入的合同方,应适用于新的修正案。

第二,对于现在在SEC注册的投资顾问在没有被要求注册的时签订了符合当时标准的以业绩为基础的佣金合同,合同仍有效。

三、文件No. S7-17-11对我国证券投资咨询行业规范的启示

(一)完善投资顾问佣金合同的规范

我国有关投资顾问佣金合同的规定有:1997年12月25日国务院、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不得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2011年1月1日施行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与客户协商并书面约定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的安排。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有关投资顾问佣金合同的规定含糊不清,仅仅是禁止投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得分享投资收益或分担投资损失,而未明确分享投资收益的方式。如果投资顾问与投资人约定根据投资收益的高低来确定服务费用的高低,这种行为不属于分享投资收益,不违背上述规定。如此一来,投资顾问更容易鼓励客户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特别是财务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投资者,也不利于投资咨询机构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我国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风险承受能力弱、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足等,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的投资咨询行业近年来发展特别迅速,与之相关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却没有跟上,佣金合同只是其一。证券投资顾问对投资者信息披露义务、投资者民事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些欠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进一步细化证券咨询机构对投资客户的基本义务。如:增加披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投资顾问与客户之间是否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信心;明确对投资客户的诚信义务;加强适当性义务的可操作性;完善“风险准备金”制度;明确投资顾问的法律责任,并免其通过免责条款侵害投资者利益。

四、结语

我国证券咨询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如盈利能力不佳、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证券投资咨询行业的制度不合理、不完善。我国证券咨询行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规范法律制度,切实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参考文献

[1] 李延振,徐茂龙.关于推进证券投资咨询制度变革的若干思考[J].证券市场导报,2010(1).

[2] 侯外林.关于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咨询法规制度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0(5).

作者简介:李睿(1990-),女,汉,江苏省徐州市人,就读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江威(1990-),男,汉,安徽歙县人,就读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浅议保险资金与地方融资平台 下一篇:大宗橡胶贸易运营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