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2-06-25 04:13:07

中小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摘要:宿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中小城市,处于长三角城市群和乡村的联节点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本文主要阐述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并结合宿迁实践,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宿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宿迁;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95-02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宿迁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实现“洼地崛起”,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一、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

1.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涉及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渐变过程。党的十报告提出城镇化发展的新理念,赋予城镇化新的要求和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国家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具备以下内涵:(1)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立足于人的需求,追求改善民生。(2)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3)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产业支撑,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二、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1)城镇化率提升显著。城镇化率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宿迁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得到显著提升。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31.0%提高到52.37%,年均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2003年的154.95万人增加到252.38万人,年均增加9.74万人。(2)城市规模扩张快速。宿迁中心城市由1996年的13平方公里扩展到85平方公里,人口由14万人增加到70万人,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一般乡镇、中心村层次分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城镇格局。(3)产业城镇化推进迅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宿迁日益扩大的经济总量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有效支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2014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1930.68亿元,是1996年的15.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47.7:30.8:21.5调整为13.0:48.4:38.6。可见,二三产业的总量扩张,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商业生产转化,从而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4)工业能耗降低明显。2014年,宿迁高耗能行业中,化工行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业等四大行业均实现工业用电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宿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4吨标准煤/万元,比2013年下降12.8%,反映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宿迁林木覆盖率28.18%,中心城市绿地面积252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3平方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连续6年超过小康社会标准。宿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实现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2.宿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宿迁建市时间短,经济社会发展快,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高速度必然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1)综合实力薄弱。宿迁的发展是低基数的高增长、低基础的快发展,仍是经济基础薄弱的新建市。从江苏省来看,2005年,江苏省城镇化率为50.5%,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92.1%。2014年,宿迁城镇化率为52.37%,但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为87%,占比相对较低,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2)土地依赖严重。城镇化盲目追求土地要素的简单投入,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宿迁市建成区面积和市区城镇人口分别为建市初的6.54倍和5倍。同时,有些工业项目存在盲目圈地或征而少用的现象,导致土地集约化水平不高。这些都将成为今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制约瓶颈。(3)人口城镇化滞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宿迁农业转移人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很低、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很多市民,只是简单的“上楼”。(4)城乡差距凸显。宿迁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从面上看,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差距,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能适应人的流动需求。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来看,隶属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造成城乡社会保障不易相互兼容。从城乡收入来看,2014年,宿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7元,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1)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资源,占用大量的土地,让人口大量集中在城镇居住。宿迁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发达城市相比,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市竞争力相对不足,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吸附能力较弱,城镇化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制约。(2)人口城镇化成本较高。宿迁现有人口570万人,城镇化率为52.37%,说明仅有一半人口是城镇人口。但是城镇人口中,还有一部分人员并未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短期内难以有效转移,人口城镇化面临成本高,需要筹集巨额的资金,这是城镇化高速推进的突出难题。(3)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城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均超过60%,而宿迁不到40%,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城市集聚效应的动力不足。(4)城乡二元制度制约。近年来,宿迁尽管在众多领域进行改革,但是没有完全消除城乡差距。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和市民享有平等地位,很多进城农民无法定居成为市民,有些甚至被迫返回农村,大量农村富余劳力难以彻底转移到城镇。

2.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1)叠加式的区位优势。宿迁地处江苏北部,属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沿海地区开发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宿迁产生战略叠加效应,发展契机显而易见。(2)外向型的战略优势。从东向战略到“四海”战略,宿迁一直主动追求融入沿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宿迁作为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的大后方,其优惠的政策、壮大的产业、良好的生态、外向型的战略等内在优势,有条件对接、融入大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3)经济发展的阶段优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决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宿迁处于工业化中期,高速的工业化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为推动城镇化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将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和劳动力。(4)改革创新的动力优势。十以后,宿迁政府主导开展系列改革。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质资格去行政化等系列配套改革,有效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为宿迁工业化、城镇化注入新的动力。

四、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综上,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具备优越条件,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拟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1.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应着力于破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建设。注重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机制来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

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释放城镇化红利,关系着城镇化质量。一是树立包容性城市发展理念。宿迁城市规划、发展战略等,以常住人口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市民化诉求。二是营造平等公正的氛围。宣传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搭建他们与市民沟通的渠道,增进文化认同,减少隔阂。三是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推进统一的社保信息平台,避免因流动丧失社会保障权益,促使他们实现完全城镇化。

3.夯实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夯实的经济基础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保障。一是强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宿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为51.1%,工业经济领头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通过招商选资、控制用地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开发区集约化程度。二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与城镇化相配套的服务业体系的建设,吸引各种要素向城镇集聚,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大户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转移富余的劳力,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撑。

4.主动融入大城市和城市群。利用宿迁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大力提升宿迁“外向度”。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14年宿迁外贸依存度为11.9%,远低于江苏省的52.3%,说明宿迁开放程度很低,外向型经济薄弱,外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快速推进宿迁综合保税区申创、仓储物流发展等工作,搭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平台。二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引导和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进一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夯实城镇化经济基础。三是注重保护生态文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渐凸显,通过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做好大城市的“花园”和“氧吧”,利用生态名片提高宿迁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新玉言.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3]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上一篇:关于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 下一篇: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