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时间:2022-10-26 04:20:49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摘 要】 时代在变,建筑在变,环境在变,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变。这无疑要求东阳木雕也要有一个变化,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也对东阳木雕建筑装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首先讲述了东阳木雕的历史,然后着重探讨了东阳木雕应该要注重创新和从传统到神奇的转变。

【关键词】 东阳木雕;历史;创新

一、东阳木雕的历史

浙江东阳地区盛产樟木等适于雕刻的木材,其木雕行业的兴起可追溯至唐代。到了宋代,东阳木雕技艺较之唐代有了很大发展。从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南寺塔(位于东阳县城南郊西岘峰卜)倒塌后发现的菩萨像建筑残件和另一尊北宋时期的善财童子像看,均使用手法颇为成熟的圆雕刀法,线条洗练流畅,元代木雕版画不甚发达,但由于元曲兴起,东阳艺人还是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元曲木板插画作品。明代的东阳建筑木雕遗存不到40处,主要有景泰年间的卢宅肃雍堂、永乐年问的郭宅永贞堂、万历年间的寿塔头村新厅第一院宅等。其中,花工最多、雕刻工艺最好的是雀替(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起支撑与加固作用)。其他部位如粱架、撑拱、门窗等处也多有雕花。雀替图案有奔马、荷鹤、人物等,多为雕式熟练而遒劲的深雕,所雕物象神态逼真,动感强烈。明代建成的由9座厅堂、l2座牌坊组成的“肃雍堂”建筑群至今保存。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东阳木雕的成就。其建筑气势恢弘,装饰题材极为广泛,涉及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历史传说、吉祥图案等。肃雍堂大宅正门堂正面的捷报门楣上雕刻的是寓意“一品当朝,加官进禄”的图案,琴枋上则雕刻有“渭河水”的故事,反映出历史题材在木雕画面内容中开始受到重视。再看寿塔村的两幢宅院,门窗绦环板多为博古,或是凤穿牡丹之类吉祥图案。其中一堂门的门绦环板雕刻有类似汉画中常见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灵”图,为深浮雕作品。这类绦环板雕刻常见有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锯空雕、圆雕、透雕等技法,图案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刀工圆熟锋利,就连青龙的两条腮形梁须也雕得简洁而有力。

东阳木雕发展至清代,有木雕装饰的清代住宅据统计尚存160余处。从夏厉市的厉姓大厅瑞霭堂(嘉庆年间建)、白坦村的吴姓花厅务本堂(道光年间建)、马上桥村吕姓花厅一经堂(道光年间建)、巍山镇五分头、中图江村张姓花厅致和堂等建筑的雕饰看,东阳木雕艺术至清代已经有了全面的突破和提高。其题材内容更为丰富,带有故事情节的题材大为增加,有的取材于唐诗宋词和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有的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有的取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题材,还有的取材于名胜古迹、东阳地方景物风俗和市井人物形象。这些雕饰内容反映的地方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重,令人回味无穷。雕饰画面以人物为主,衬以山水林木和亭台楼阁,人景交融;即便是雕刻的传统翎毛花卉题材,也比明代的丰富了很多。

到现代,东阳木雕装饰一直不绝于后,东阳木雕建筑装饰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除了修建和恢复的寺庙仍然保持许多东阳木雕的结构性装饰外,现代的厅堂馆楼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东阳木雕建筑装饰也摇身一变,变成了分割空间和唯美的环境布置装饰,于是导致了屏风、壁挂、挂落、藻井、隔断和木雕家具陈设的大量出现,这无疑是东阳木雕建筑装饰艺术的新特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与审美情趣的提高,使得东阳木雕建筑装饰的制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东阳木雕应注重创新和从传统到神奇的转变

1、创新是势在必然

无论是观念、技艺、内容、形式到手法,东阳木雕建筑装饰要创新是势在必然。东阳木雕走向现代就是继承传统和发展传统,没有适应现代形势的东阳木雕建筑装饰就会衰落或慢慢地湮灭。

今天的东阳木雕建筑装饰的观念就是要有时代气息,要有崭新的视觉效果,要符合时代精神对于东阳木雕的要求。这就要求东阳木雕建筑装饰的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大的改观。装饰的内容应该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四大名著故事,还有“百寿图”、“封神榜”、“八仙过海”、“五子登科”等等里面跳出来,因为那些东西装饰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协调和谐的,而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偶作一处也无不可,但都是这些东西就显得泥古不化,与现代建筑难以协调甚至格格不入。每个时代的东西都会留下那个时代的痕迹,东阳木雕建筑装饰也是如此。

在这一方面,老一辈东阳木雕艺人早已在创新上下过功夫,作过尝试。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楼水明,曾为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屏风装饰雕刻了西湖之春系列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代风格,受到了美术界专家们的赞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的《归航》,是在香港回归之际表达全国人民心愿的一幅作品。该作品技艺高超,构思缜密,刀法娴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的作品西双版纳《泼水节》,也是创新的一幅,雕刻细腻,形象逼真,再现了少数民族美好生活中的狂欢一刻,讴歌了时代,讴歌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浓厚魅力。

以当地的景观融入东阳木雕建筑装饰,是创新的重大一笔。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的昆明翠湖宾馆建筑装饰,全套采用当地亚热带风物溶入东阳木雕画面,他不但用六十二块两米高的木条拼雕出整个翠湖全貌,而且在大型落地屏风《情归自然》中尽显了彩云之南热带雨林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中古树茂密苍劲,藤罗缭绕、绿荫蔽天、象群追逐戏闹,大自然气息十分浓厚,地域特点十分鲜明。再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先生的作品,杭州雷锋塔《白蛇传》是东阳木雕建筑装饰的精品之作,因地制宜,情景交融,装饰在雷锋塔中,物尽其美,塔尽其美。深浮雕、浅浮雕、锯空雕三雕结合,天衣无缝,主体感强。融当地风物入东阳木雕建筑装饰,是东阳木雕艺人们如今已经颇会运用的一项创新活动,这份工作往往即时考察,即时制图,限期施工。有时时间紧迫,因此要求业务精熟,功夫到家制图定稿。快捷且深思熟虚,心手不凡的艺人才能胜任。这对东阳木雕艺人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2、创新势所必“化”

创新势所必“化”就是指从传统到神奇的转变。许多东阳木雕建筑装饰的艺人,把功夫用在了“化”字上,以求化陈出新,出神入化,使传统的木雕建筑装饰渐入佳境。

许多人不但在内容进“化” ,而且在形式、手法、取材上都进行了“化” 。如东阳木雕总厂早年在北戴河建造的碧螺塔工程。一只倒置的碧螺,说它是一座建筑也可以,说它是一件公园内的东阳木雕建筑装饰也未尝不可,天、地、海融为一体,它装饰了北戴河,北戴河也装饰了它。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的沙家浜酒家东阳木雕建筑装饰,在取材上, “化”出了木头之外,蓝花布、竹编灯笼、杉木柱,各种材料统一和谐地入图,互相烘托,相得益彰。93年李强大师设计制作的大型壁挂《春的施律》(10.8米×1.38米),是现代风格,具有现代气息。图中跳现代舞的女郎形态各异狂热奔放风韵流动,尽显现代年青一代的风流。另外,我还在制作《夏日之恋》和《人欢鱼跳》两块屏风时,采用装饰画入东阳木雕的手法,制作出一种特殊的观赏效果。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的杭州雷峰塔八块壁挂,用诗配画的手法,以竹简的形式,雕刻或翠嵌历代赞雷峰塔的诗词名篇,这种以大幅文字为木雕的壁挂作品,是一种尝试。黄小明小幅的木雕作品,与木雕书法安排得错落有致,韵味别具,画意阳雕,诗意阴雕,阴阳结合,不能不说是东阳木雕建筑装饰的一项新收获。

近几年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东阳木雕建筑装饰他途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徐经彬,则以创作《农家乐》系列引起木雕工艺界的关注。他雕刻的内容全是农村题材的风俗画,其中不乏老屋、风车、牛水车、犁耙、水井及蓑衣、笠帽、锄头等等。他的构图和谐自然,很有亲切感,让农民回首脱贫前的日子,历历在目。有人说他是“泥古”,是在雕刻旧时留下的痕迹,其实在木雕界,把木雕刀伸向这个领域的人几乎没有,因此也可以说是东阳木雕的一种画民俗尝试。他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且作品销路也很好,这也可以说是他的成功。与古代东阳木雕建筑装饰沉湎于拜将入相英雄好汉相比,雕刻农民题材也是种创新和从传统到神奇的转变。

三、总结

经过传统的积淀,中国木雕工艺到明清时期达到一个兴盛期,形成风格殊异、自成系统的木雕流派,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当今木雕收藏市场上,持续维持高价位的基本上是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金漆木雕、龙眼木雕等“四大木雕”。其中唯一以冠邑名而闻名的东阳木雕,市场增值态势稳定,投资前景向好。因此,东阳木雕要注重创新和从传统到神奇的转变,才能使东阳木雕工艺绽放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金柏松.东阳木雕的文化历史渊源[J].上海工艺美术.2009(2)

[2] 瞿启蒙.走进东阳[J].上海工艺美术.2009(2)

[3] 张淞.浅谈东阳木雕艺术[J].作家.2010(4)

上一篇:工程建设中地形控制测绘的实际作业方法 下一篇:简述外墙外保温板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