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性听力损失及其防护

时间:2022-06-25 09:44: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83-02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职业病人群正逐步增加,有关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听力损伤的关系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许多工作场所中,噪声就是其中影响听力损失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引起听力损失的情况,对前来我院就诊的长期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进行了纯音听阈检测结果统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前来我院就诊的长期接触噪声的病人64名,年龄(25~45岁),工龄(5~25年)。

1.2 内容与方法 受检者排除原有的耳部疾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异常,脱离作业环境48h以上,采用丹麦产622型听力计,按照GB7583―87《声学纯音气导骨导听阀测定听力保护的操作标准》,在基础噪音≤30dB(A)的隔音室对受检者进行听力检查,测定接触噪音病人左、右耳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与8000Hz纯音气导听阈。使用GN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附录表A中的数据对每名受检病人的听阈作年龄、性别的校正,分别计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和左右耳语频听阈,对250Hz、500Hz、1000Hz和2000Hz经校正的平均纯音听阈,左、右耳听力损失均>25dB者诊断为语频听力损失,计算双耳高频4000 Hz和8000 Hz经校正的平均纯音听阈>25dB者为高频听力损失。

3 讨论

3.1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在我国是最普遍的一类职业危害。噪声可以导致语频听力和高频听力的损失,随着接触水平的增加,听力损伤的危险性增加,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率也增加[1]。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职工认为使用耳塞影响对现场异常情况的判断,因此职工不习惯于配戴耳塞;有的认为戴耳塞难受,所以不戴;有的是因为有些职工是以巡检的方式接触噪声,因此单位没有配备有耳塞,以上各种原因使噪声对听力损失造成影响现象的增多。本次通过对来诊64名噪声接触病人的统计显示,语频听阈损失发生率为81.25%,高频听阈损失发生率为92.18%,高频和语频听阈损失的发生率随工龄的增大而增大,且年龄越大听力损害率也越大。如不注意防护,一旦发生严重的高频听阈下降,往往是不可逆的。

3.2 建议

职业噪声严重影响着作业工人的听觉系统,很多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薄弱,已成为职业病高发人群。因此,①应该对他们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的教育。②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听力及全身的健康检查,轻度、中度及重度听力损失者均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语频平均听力损失≥56dB(HL)者应佩戴助听器;对噪声敏感者(即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3000、4000、6000任一频率,任一听阈达到64 dB(HL))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2]。新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有感音性耳聋及明显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噪声作业。③加强对作业工人的管理。要求每个作业人员在工作时都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品,更好的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④在职业听力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可以的话也要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对产生严重噪声危害的车间进行卫生监督,促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以符合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3]。并加强建立安全卫生的操作制度。⑤建立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如实现工间休息,尽量缩短在高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

参考文献

[1] 王玲,吴晓江,等.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1):45.

[2] 纯听力测试技术与评价2009,6:37―39.

[3] 于杰,张晶.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噪声的影响[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8(1):193.转

上一篇: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尿酸清除的影... 下一篇:环枢关节轻度移位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