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变化

时间:2022-06-25 03:43:53

浅谈我国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变化

摘要:自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提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以来,该理论对我国民族文化和社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笔者通过对竹海镇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该地区新的经济文化类型,并且以该地区为例提出应对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的重新定义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文化类型 竹海镇 发展 新定义

一、经济文化类型的基本概念

20世纪50年代,苏联民族学家切博克萨罗夫、托尔斯托夫等提出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通过对民族生存居住环境的分析,参考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民族文化的趋同比对和趋异比对。此理论的基本定义是:“居住在有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经济文化类型是经济和文化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综合体;第二,经济文化类型具有超地区的特征;第三,每个类型的文化特征首先取决于该类型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方向;第四,经济文化类型是历史过程的产物,含产生更替或进化现象;第五,各种经济文化类型均有各自的历史年龄。”

20世纪60年代苏联民族学家切博克萨罗夫与我国著名民族学者林耀华共同撰写的《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则是将该理论具体应用于对中国民族的研究。此后许多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经济文化类型概念,并对其内容和应用方法进行了扩展和规范。中国学者给经济文化类型定义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有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在我国,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类型是农耕型经济文化类型组。

下面,笔者将以我国四川省竹海镇为例来探讨我国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与变化。

二、竹海镇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变化

1.竹海镇的生态基础

竹海镇位于四川省长宁县境中部,东起蜀南竹海,西至井江、铜锣乡界,南与龙头镇毗邻,北与长宁镇接壤。其总人口为2.65万人,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85亩。该镇地势南高北低,大多为浅丘地,四面山形环绕;育江河贯穿全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水稻和喜热果树等作物地生长。该地区的蜀南竹海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竹资源,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除盛产常见的楠竹、水竹、慈竹外,还有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等珍稀竹种。在茫茫的竹海中,还零星地生长着桫椤、兰花、楠木、蕨树等珍稀植物;栖息着竹鼠、竹蛙、箐鸡、琴蛙、竹叶青等竹海特有的动物;林中除了产竹笋,还有许多名贵的菌类:竹荪、猴头菇、灵芝、山塔菌等。据统计,竹海所产的中草药不下200种,堪称一个天然的大药园。

2.竹海镇居民的生计方式

由于竹海镇的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和气候因素等原因,该地区形成了以平原集约农耕型为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少数苗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定居于此。竹海镇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等农业活动为生。由于该地区有丰富的竹资源,该地区形成了以采集竹笋、竹荪等特色植物为辅的农业活动。

随着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该地区外出打工的人数增多,外出打工者多为16―50周岁的男性,留守在竹海镇继续从事农业活动的多为妇女以及50周岁以上的男性。此时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

竹海镇与我国著名风景区蜀南竹海毗邻,自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来,蜀南竹海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当地旅游业的兴起使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竹海镇居民开始以旅游服务业为主要职业,为来此旅游的游客提供住宿、特色小吃及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笔者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当前所从事旅游职业的调查,调查居民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62.1%和37.9%,其原因与部分男性外出打工有关;被调查者中大部分是33到48岁的中年人,占总数的38.2%;受教育程度半数以上为初中水平,占59.1%; 超过半数的人全职从事旅游工作,所占比例为52.3%;大多数人喜欢从事旅游工作,比例占到69.7%。由此调查结果可见,该地区居民已经从传统的以种植农业为主的农业活动转为了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商业活动。

3.竹海镇居民的意识形态

该地区居民在改变其职业的同时,对待旅游服务这一行业也有着相当高的积极性。旅游服务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收入是过去种植农作物收入的数倍,该地区居民多年来依靠旅游的饭碗致富起来,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这一行业中来。自四川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借助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春风,蜀南竹海景区的基础设施改造焕然一新,不仅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给居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这就更加坚定了居民对旅游服务这一行业的肯定与坚持。该地区居民已经从从前“要致富,多种树”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成了“旅游致富”的新观念。此时,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收入已经占其全年收入的90%以上,这个数据表示,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已经从以农业为主转变成了以旅游产业为支柱的新结构。

三、我国传统经济文化类型正在悄然改变

竹海镇的经济结构类型的变化预示着传统的平原集约农耕型经济文化类型已逐渐转变为旅游―农耕复合型的经济文化类型,该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转变也表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正在从原生态型逐渐转变为市场型。

经济文化类型包含的生态基础、生计方式、意识形态、社会组织形式及各类典章制度等几个重要因素,在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或多或少地发生着改变。以竹海镇为例不难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在我国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工业和第三产业也正快速发展起来,这就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变化、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谋生手段逐渐被其他行业所代替。人们谋生手段的改变也就导致了其所在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整个意识形态的改变。当经济文化类型的几个重要因素发生改变后,我们就需要对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重新作出定义和判断,以适应对该地区的居民与社区的研究与了解。

参考文献:

[1]杨国涛等.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2009

[2]时少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进展评析[J].北方论丛,2009

[3]史继忠.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J].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珠宝首饰在商业摄影中的表现 下一篇:新装饰主义的造型手法在舞台美术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