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实施必要性

时间:2022-06-25 02:32:24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实施必要性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今大型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但在煤炭企业中,由于受以前技术手段和管理思路的局限,无法真正做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逾显迫切。

关键词: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必要性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西方国家不仅政府部门和非盈利组织普遍采用,而且成为盈利组织最重要的管理制度、管理惯例和管理理念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尤其是近年以来,由于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的大力推动,预算管理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相继在2001年4月28日及2002年4月10日实施《企业国家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企业的预算管理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制度指南。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预算管理必将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还只能说是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需要梳理。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开展预算管理的企业中,大部分做的并不到位,预算失败的个案也不在少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认为可以从预算管理的现状开始进行剖析。

一、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也走过了其独特的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时期,基于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由上级行政主管机关下达,所需的大部分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利润实行财政统收统支,企业没有自,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只管生产,重视产量、产值,不问需要、不问经营、不问经济效益。企业的预算只是附属于国家财政预算而成为国家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自己的预算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企业开始重视市场需要,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作出经营决策,注意产品适销对路,并努力开发新产品,谋求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部分企业推行了内部银行、内部经济核算、经营调度、内部承包“四位一体”管理机制以及全面质量管理、市场预测、目标管理等企业管理方法。这些管理方法对强化企业管理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完善。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积极推动下,全面预算管理受到了煤炭企业的广泛关注,一些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目前煤炭行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所面临的局面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煤炭企业只是少数;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内涵、地位和内容等基本理论缺乏必要的、深入的理解;在为数不多的企业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仍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总之,煤炭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的发展,煤炭企业要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必然。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迫切要求

现代企业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求得煤炭企业生存、盈利和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职能管理的界限,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在战略目标及战略计划的指导下,注重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强化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职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子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趋同。这种管理格局无疑需要企业管理有一条主线,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贯穿起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这条主线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如今,预算控制已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司都动作这一方法。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适应财务活动性质变化的有效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与企业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必须逐渐地按照市场规律与等价交换的原则运行。企业的财务活动已成为连接市场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活动,而是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随着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的转变,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的财务管埋,不仅要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还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筹措资金,以及对资金的日常运用进行管理。企业能否正确地预算所需资金的金额,是否能合理地筹集资金,并将其有效地配置在适当的地方等,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煤炭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全面预算正是编制紧紧围绕资金收支两条线,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将产供销、人财物全部纳入预算范围,每个环节疏而不漏的一种管理系统。它实现了财务部门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控,加强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是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适应的管理机制。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资本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需要

引入“资本”概念,开展资本经营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最有意义的进步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和投资者得到最大限度的财富,即满足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要求。要使资本真正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功能,就必须建立和完善资本经营机制,必须促使企业按照资本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进行运作,广泛有效地进行资本经营。

资本经营机制就是对资金有效管理、控制和运行的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与规划,使生产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与规划进行流转和活动,以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与资本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本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需要,煤炭企业进行资本经营,必然要引入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四)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促进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龙头,以产定销的财务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企业在实现理财目标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把市场需求与企业内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合理配置煤炭企业内部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上持续地获得最大收益。

其次,在市场销售规模和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在对外扩大销售的基础上,企业应始终坚持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从而为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全面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制定预算目标并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落到实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其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心从经营成果(目标利润)延伸到经营过程(销售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扩展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资源类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制度体系也比较健全,因此具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条件。尽快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会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浅谈军队财务全程监控的法制建设 下一篇:浅析民事诉讼中法官对证据证明力判断的自由裁...